登录注册
主题 : “达耳曼”资金陷阱的背后《四》
y1y3y2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99
精华: 18
发帖: 3493
在线时间: 1637(时)
注册时间: 2006-12-12
最后登录: 2022-04-07
楼主  发表于: 2007-05-31   

“达耳曼”资金陷阱的背后《四》

“达耳曼”资金陷阱的背后《四》
作者:未知

·去九寨沟拍婚纱照


   银行无奈:与达尔曼的巨额贷款相比,从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来的钱只是一个小数。记者从陕西省银行同业协会处了解到?熏据2004年年初统计,西安市共有9家银行对达尔曼及其相关企业提供了总计12.98亿元的贷款和担保?熏其中达尔曼贷款为60226万元,关联企业贷款59850万元,银行承兑汇票垫款998.8万元,担保金额6840万元。经过连月追讨?熏各银行总计追回的款项约有6亿元左右?熏其余的部分公司已无力清偿。
4月11日被悄然取消拍卖的达尔曼大酒店和达尔曼钻石加工中心产权,是达尔曼为数不多的可执行资产。一位知情者透露,去年证监会曾在全国范围巡查了一遍,“还剩下都江堰市都江堰大道侧的40亩土地和地上建筑物,其他地方从大面上已经看不出达尔曼还有资产可供执行。”一位银行业人士无奈地向记者表示?熏如果达尔曼破产清偿?熏其固定资产还不够几家银行分的。

企业有泪:其实,等待被执行的资产分配的又何止9家银行!还有与达尔曼及其所属企业有业务关系及提供担保的众多企业同样等待着资金偿还。记者了解到,达尔曼拖欠众多企业的各类款项总计已达数亿元。被法院判决执行的款项,仅西安深建公司一家就达1.5亿元之巨,其中拖欠该公司对达尔曼大酒店和达尔曼钻石加工中心的建筑工程款3700余万元。根据《合同法》第286条规定,建筑工程款是法定第一受偿款项。依照法律,等待偿债的几家银行需待建筑工程款偿清后,才能按抵押权等受偿顺序分配余额。
由于达尔曼长期拖欠深建公司巨额资金,该公司早已无法正常经营。因为无钱支付工资,深建公司曾雇佣为达尔曼大酒店和达尔曼钻石加工中心进行建筑工作的数百名农民工工资至今已被拖欠了5年之久。据该公司员工说,其实达尔曼及其所属公司给深建公司欠下债务的远不止这些,如果全部计算,应该在两亿元以上。“只要公司起诉肯定赢,可是已被法院判决的这些都执行不回来,再去申请判决那些,不是白交诉讼费吗?”

股民绝望:“1993年,达尔曼发行原始股,××银行职工每人只准购买500股,那时侯我们都弄不到,可眼红了。1996年股票一上市就卖到19块钱一股,涨到20多块钱的时候,好多人都抛了。可谁知道上市不到4个月就涨到了50多块钱,那些人都后悔了。”西安的杨女士对当*****情记忆犹新,“2002年7月达尔曼股价在17块钱,一个银行工作的朋友告诉我‘内部消息’,我买了1万块钱6手达尔曼股票。结果一直跌下去,跌到5块多的时候,我就再也不看它了。现在倒好,一把废纸了,那是我心中的痛。”杨女士半开玩笑地说。听说达尔曼资产要拍卖的消息,她又开玩笑地说:“真想搬个板凳坐在拍卖现场,能赔我一毛算一毛。”
虽然是玩笑,但这样的心态却代表着众多股民的愿望。
  曾有这样一则新闻事件,2004年4月30日,达尔曼公布2003年年报后,武汉股民韩喜玲女士颇为为气愤,她2002年7月初介入“达尔曼”,购买达尔曼股票77000股,当时已亏损30多万元资金。韩女士立即赶到西安,对达尔曼在近两年期间并未就重大违规担保事项作出风险提示公告,直到2004被扣上“st”的帽子才发布年报的做法提出质疑。欲向许宗林递交“致达尔曼公司董事长函”,却被拒之门外。当时韩女士得到达尔曼有关负责人的说法是:“随便告到哪里都无所谓!”
2005年3月25日起达尔曼被终止上市,广大股民的利益如何补偿?一位律师告诉记者,从程序上讲应该是由股民提出进行赔偿的诉讼申请,由法院审定,如果诉讼成立,再进行赔偿数额的核定。“但就达尔曼来说,基本没有执行的可能,银行、企业的款项都没有能力偿还,何况排在偿还顺序最后的股民呢?”


股市罪恶?荩?荩?荩
前仆后继的尴尬
在“达尔曼”的历史上,无论是它的辉煌期,还是它的凋落期,它从未给公众股股东分红派息过。有人说“达尔曼”的历史,除了圈钱,还是圈钱,整个儿一部“圈钱史”。
有人说,中国股市近年来一直低迷,投资环境不好是最主要的原因,仅今年元旦至2月3日一个月间?熏就有18家公司的25名高因管侵吞巨款或犯罪落马。虽然与“监管风暴”有关,但也充分说明了许多上市公司问题重重,根本就是居心不良的套取资金,许宗林就是典型的例子。众多上市公司同样存在相同问题,虽然不是与许宗林的达尔曼一样在上市之初就已经设好了圈钱骗局,但同样没有对股东负责的责任感。中国股市在源头上存在着极大的问题。有股民曾在网上发表言论;“丑行如此的上市公司、圈钱不止的上市公司,绝不止“达尔曼”一家。这样的上市公司在中国股市比比皆是。我们该不该就此事作一点反省?”
有研究资料表明,目前上市公司的信用缺失的问题极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1.财务数据虚伪,如虚增销售收入、虚增利润、报表重组等;2.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及时、不完整;3.重大决策未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如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利润,为大股东违规提供担保,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等;4.内控制度不健全,如重大决策未按“三会”运作规则进行,重大财务决策由大股东审批等;5.随意变更募集资金投向,利用募集资金委托理财;6.重大承诺不兑现,如预测利润不兑现,整改措施不兑现等;7.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等。

体制之痛?荩?荩?荩
监督和责任的缺位
西安银行界在达尔曼退市事件中损失惨重,问题出在哪里?“9家银行近13亿元不良贷款,银行贷款当事人难辞其咎!”一位金融业人士说。该人士认为,达尔曼经营情况出现恶化,显然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上亿元的贷款,银行放贷当事人应按制度时时关注,银行对贷款的管理和跟踪太欠缺。“如果能做到不吃不拿贷款人的,那情况也会好得多。”
另有银行内部人士认为,陕西本地的好企业偏少,各家银行为争夺优质客户竞争非常激烈,达尔曼上市后,一下便成为各行争夺的焦点。“当时各家银行争着向我们贷款,仅是银行利息我们每年都支付几千万元。”达尔曼一内部员工回忆说。
西安某银行一位员工说:“银行对几十万或百万元的贷款审查、放贷较为严格,可对于几千万、上亿的大项目贷款就松得多,尤其是对当时达尔曼那样知名的上市公司进行贷款。根据其公开披露的资料,业绩出色,银行认为它具有还款能力。”这一切都建立在达尔曼是一个上市公司的基础上。而如果只是一家普通的民营企业的话,银行就不一定会贷款。
“有的银行是自己把自己套住的。”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说,“达尔曼先在银行存入巨额资金,然后再用这个存单做抵押,在这家银行贷款。前期银行是受益的,既完成了存款任务,又完成了贷款任务。但随着后期贷款额度逐渐加大,企业采用信誉担保,银行就被套住了。”
“对于大型企业,银行存在‘过度授信’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法人的道德风险。”一位金融界人士说,“我们现在力推‘诚信’,但不能只是提倡,要有相关的制度措施来实施。银行、工商、税务、房产部门、土地部门、相关交易所、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各个监察部门应该紧密配合,起到有效的的监督作用,形成配套措施保证资金安全。这就像西安城市道路建设,不能只修一段,太华路立交修好了,堵到东五路,东五路地下通道修好了,又堵到小东门了,这应该是整体配套的设计。监管部门及时监督可以避免企业用虚假信息蒙蔽银行套取资金。体制上还需要健全。”
某银行业资深人士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信用体系不健全。一方面企业与银行的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银行之间也没有横向的信息联系和共享,“每家银行都认为自己放贷的数额对于上市公司并不是大数目,但问题就在于各家互相不了解对方的放贷情况。”
就达尔曼现象,一位企业负责人认为:“这不是一两家企业的问题,这牵扯到一个社会层面的问题。这需要建立起一个长久的、监督的信用机制,真正与国际接轨的机制。实际上许宗林正是钻了这样一个空子,从中可以看出监督机制不到位,网上公布的数字和财务报表上的数字都非常优良,企业怎么会不相信?连国家都相信他。”
  曾有专业人士评论“股市困局已经明显地开始拖累经济运行”。从达尔曼整个事件中,就足以透视出国内股市以及经济运行中的的重重问题。虽然董事长携款外逃,公司所剩财产多用于偿还债务,但达尔曼至今依然没有宣告破产。有消息称,目前有关部门和有兴趣的公司正在进行对达尔曼的重组工作。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3466
精华: 1
发帖: 438
在线时间: 244(时)
注册时间: 2007-05-08
最后登录: 2010-10-05
沙发  发表于: 2007-05-31   
ding
戴梦得入赘达尔曼@达尔曼嫁给戴梦得,我是经纪人.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