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午后突然传出两大利空 真正血腥大跌或才刚开始[摘要转贴]
多头散户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2521
精华: 34
发帖: 1942
在线时间: 11(时)
注册时间: 2007-04-20
最后登录: 2009-07-29
楼主  发表于: 2007-06-02   

午后突然传出两大利空 真正血腥大跌或才刚开始[摘要转贴]

午后突然传出两大利空 真正血腥大跌或才刚开始[摘要转贴]


2007年06月02日 08:05:45 中财网

  管理层重拳降温股市 覆巢之下绝无完卵!

  风险的不断积累,市场依然屡创新高,资金与政策的博弈,终于引发了管理层更严厉的调控。在释放了部分风险后,昨日大盘仍跌去108点,仍有高达675只股票跌停。全周最大跌幅11%,数百股票连续暴跌,跌幅都在30%左右,投资者遭遇今年以来最严厉的风险教育。
  本周市场先扬后抑,周内最大跌幅11%,创2005年牛市以来最大跌幅纪录。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极度郁闷的一周。
  周一、周二,在上周末没有任何利空消息出台的鼓舞下,两市走出连续跳空上涨行情,两个交易日沪指累计上涨3.68%,连克4200点和4300点关口。周三财政部突然宣布提高印花税令市场措手不及,当日沪指低开247点,低开5.71%,开盘时盘中受到逢低买盘的支撑而快速回暖,两市跌幅一度收窄至1%左右;不过,市场的恐慌性抛售情绪显然非往日可比,空头抛压汹涌而至,令建立在上涨基础上的多头信心一击即溃,股指再度一泻千里,上证综指盘中大跌达319点,深证成指盘中大跌1031点,均创下单日最大跌幅的历史纪录。两市跌停股票接近900家,创A股跌停之最。
  周四开盘后,空头情绪继续宣泄,股指继续惯性下跌,沪指盘中最多跌去近200点。午盘后在银行、大盘股及二线蓝筹崛起的带动下,市场绝地反击,指数从跌200点到反涨56点。中国石化以涨停收盘,然而两市仍有两百多只股票跌停,市场热点似乎在从题材转向蓝筹。
  然而,蓝筹股并没有就此接过领导者的旗帜。昨日两市股指小幅高开,在大盘蓝筹以及绩优成长股的推动下一度出现强劲上扬,但是午后随着以中国石化、招商银行等为代表的指标股冲高回落,两市股指再度出现较大幅度调整,收盘时两市仍有675多只股票跌停,其中不乏澄星股份、新希望等二线蓝筹股。总体来说,在系统性风险加大的时候,覆巢之下没有完卵,尤其前期题材性股票连续暴跌。

黑色三天 真正的血腥大跌才开始

  本周的股市是黑色的,投资者尝到了两年来从未有过的苦涩。
  变脸来得很突然,就发生在星期三的开盘,当时间划过9:25,一切都变了,幸运之神远离我们,看到满眼的绿色,暴跌,跌停,接着是连续跌停。
  几乎没有反弹,空方在肆虐,而多方的抵抗是那样的势单力薄,股价无情地下跌,股民的资产静静地缩水。
  统计显示,三天之中,虽然上证指数只下跌了334点,调整幅度为7.7%,但却有接近一半的股票跌幅超过20%,其中的280只股票更是连续三天跌停。
  牛市完了吗?如何看待这次的调整?下周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梦醒时分本报请你快进避风港
  走势回顾
  本周一、本周二,沪深股市连续上涨,上证指数新高不断,并创出4335.96点历史新高。但同时,市场分化明显,ST股集体回落,而蓝筹股在中国石化等带领下,电力、钢铁等板块出现启动迹象。
  本周三,尽管上证指数暴跌6.5%,尽管有近千只个股跌停,但蓝筹股成为最抗跌的品种。
  本周四,在蓝筹股大涨的带领下,大盘出现小幅反弹,但仍有超过400家个股以跌停报收。
  昨日,大盘再度暴跌109点,沪指收于4000点。近800家个股跌停,但本报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的龙头酒类蓝筹股,以及龙头地产股均是市场抗跌品种。
  毫无疑问,蓝筹股正是本轮暴跌行情的避风港,而本报对行情进入"中期调整阶段"的判断也得到了市场的印证。
  曲终人散中期调整拉开大幕
  行情判断
  暴跌之后,应该如何判断目前的行情?回顾近期的市场脉络,仔细梳理行情的演变过程,对我们认清市场所处的阶段很有帮助。
  极度疯狂的全民炒股
  如果说,去年的大牛市行情,来源于股改后,带来的A股价值重估,那么今年以来的行情,已经彻彻底底演变成为资金推动型的牛市。今年以来,由于散户资金被股市的赚钱效应吸引,蜂拥入市,每天开户数高达20~30万户,大家似乎都不知道什么是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场外资金成为市场的主要推动力,低价股、垃圾股也被大幅炒高。据统计,今年以来累计涨幅排名靠前的个股,几乎全是题材炒作的典型。相反,同期相比,蓝筹股反而被市场遗忘,工商银行不涨反跌,蓝筹股涨幅大幅落后于大盘。
  今年以来,上证指数涨幅超过60%,指数点位突破4000点,而深圳成指更是突破13000点。而在今年的上涨过程中,多数个股股价的涨幅显然已经透支了业绩的增长,泡沫不断累积。不论管理层如何提示风险,采取调控政策,市场似乎完全视而不见,几乎没有出现过像样的调整。
  然而,无论是哪里,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同样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一味的上涨,必然预示着未来将出现令人痛心的调整。
  估值水平全球最高
  随着市场的不断上涨,目前我们市场的估值水平,依然还像去年,或者今年初一样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吗?
  中信证券指出,目前,亚太地区股市今年平均的净资产收益率水平为14.9%,我国股市预计为12%,与周边市场较为接近。但国内市净率已经达到5倍,而印度、新加坡、韩国等股市的市净率不到4倍,甚至低于3倍,A股市场明显进入高估值区域。另一方面,A股与H股的溢价程度也在不断扩大。目前,A股与H股加权平均溢价达到60%。
  此外,从市盈率比较来看,A股市场平均市盈率也处于全球股市的最高水平。目前,仅有A股市场、东京股市和纳斯达克市场的市盈率超过30倍,A股平均市盈率更是超过40倍,为全球最高水平。相比之下,H股市场、纽约资本市场、欧洲主要资本市场的平均市盈率都不到20倍。
  分析人士指出,在资金推动的市场中,市盈率可能会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但是,高市盈率不会长期存在,A股市场同样会通过调整来消化过高的估值,这也决定了目前A股市场存在较大的内在调整动力。
  投机超过管理层容忍范围
  然而,对于目前市场的疯狂,高估值现象,管理层并非不闻不问,相反,是连续出台政策,试图扭转局势,改变逐渐被市场扭曲的投资理念。
  5月以来,央行已经多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调高利率,甚至出台组合拳调控市场。然而,每次利空出台,市场总是很快低开高走,并快速再创新高。与此同时,证监会也连续两次提示投资者警惕市场风险,甚至提出了"买者自负"的措辞。但在这种情况下,杭萧钢构、上投摩根老鼠仓等违纪违规事件层出不穷,投机氛围盛行,彻底搅乱了市场应有的价值投资理念。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本周二,沪指再创新高之后,财政部于周三凌晨发出上调印花税税率的通知,其目的就是为了打压过于火爆的投机炒作。这也直接导致当天股市暴跌超过6%。而在此次调整中,题材股成为跌幅最大的品种。
  分析人士指出,很明显,市场的疯狂程度,完全超出了管理层容忍的范围。如果未来市场继续暴涨,不排除管理层继续采取调控手段的可能。
  操作策略
  不抱幻想
  反弹继续减仓
  本周,大盘在周K线10连阳之后,结束了继续上攻,并收出中阴线。同时,题材股炒作明显降温,蓝筹股取而代之成为市场热点,后市应该如何操作?
  分析人士指出,对于仓位较重,特别是依然持有题材个股的投资者,这些个股在连续三天大幅下跌之后,下周可能迎来报复性反弹。但是,投资者千万不要太过乐观,由于主力资金撤离迹象明显,因此后市在反弹中应该继续坚决减仓。
  对于目前仓位较轻的投资者,持币观望是一个不错的投资策略,将上半年丰厚的利润收入囊中,等待市场调整到位,这样的感觉会非常惬意。
  对于积极的投资者,则可以考虑逢低关注蓝筹股。尽管本周蓝筹股已经启动,但是在本轮行情中,蓝筹股依然是涨幅最小的板块,一旦启动之后,必然会持续受到资金的关注。因此,投资者可以市场参与龙头蓝筹股,如五粮液、中国石化等,但仓位也不宜太重。
  他山之石
  环顾全球中期调整会有多深
  大牛市的中期调整,调整的幅度会有多深?相信这是投资者目前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
  从历史经验看,无论是哪里的股市,在大牛市环境中,如果出现中期调整,下跌幅度都不会低于10%。海外市场的走势值得我们借鉴。
  以纽约股市为例,1994年到1999年,道琼斯指数从4000点附近,涨到了接近12000点,涨幅近3倍。期间,于1998年8月,出现了上涨阶段的中级调整,该月的累计跌幅高达15.1%。
  香港股市在1991年到1994年的连续上涨阶段,恒生指数从3000点附近,一度上涨到当时最高的12000点附近。而在当时的这波牛市中出现的中级调整,曾经出现单月最大跌幅同样高达13.3%。
  台北股市在1986年~1990年的大牛市中台北指数从千点附近上涨到4000多点,暴跌至2000多点,其中,最大的单月调整幅度高达38%,单月最高下跌点数为2500点。
  此外,东京股市在1985年~*****的股市上涨阶段,股指从12000多点大涨至25000多点,随后出现中期调整,最大单月调整幅度为10.3%,单月最高下跌3000点。
  记者曾子建
  经验总结牛市调整的基本规律
  投资技巧
  突如其来的暴跌让不少人目瞪口呆,研究大牛市调整的基本规律,或许能从中得到不少有益的启发。
  在高度乐观中突然大跌
  几乎每一次大调整、尤其是大牛市的大调整,都是在投资者非常看好后市、非常乐观的气氛下,突如其来。2004年的大行情是在整个市场看好股市,认为证券市场形势大好,指数后市会不断上升的情况下,突然迎来大跌的。2003年的大行情也是在钢铁股和汽车股的大幅上升,在市场高喊投资价值的口号中,突然迎来大幅下跌的。同样,1999年、1997年、1996年的大行情都是在指数加速上升行情中,突然迎来急促下跌的。
  当一波行情渐涨渐高的时候,其实也是泡沫和风险逐渐积聚的过程,但在表面的盈利效应示范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被眼前的收益所吸引,希望将自己全部资金投入其中,此时是资金投入最大化的阶段,往往也是行情高点和头部的所在,一旦后续资金流跟不上,不能维持不断提高的市场价格,行情就不可避免地进入调整。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当股市持续冲高、人人都想进场的时候,投资者就可以逐步地分批抛出,不要等市场下跌时才恐慌性抛售。而当行情一再暴跌,所有人都失望、悲观甚至绝望的时候,你却可以分批进场,逢低吸纳。此时,一些价值型的股票因为暴跌,矫枉过正、价值低估,是中线进场的好机会。
  调整初期跌势异常凶猛
  每次大盘反转之后,都会立即迎来一轮大幅下跌的趋势。譬如2004年的中期调整一开始,就连跌了一个月、一口气跌了200多点,才有一次3%左右的反弹。整整跌了两个月,大盘才走出一次不到8%的反弹。
  2003年的中期调整,一口气就跌了八天,跌了168点,跌幅达11%。1999年著名的"5·19"行情,一旦见顶后,指数也是连跌了14天,急跌了283点,跌幅高达16%。而1996年的大行情一旦反转更是急跌了41%,头三天是指数跌停,几乎全部股票都跌停,想抛出都没有机会!这就是证券市场高风险的体现。
  调整幅度大调整时间长
  最近有的投资者看到指数连续上升后,就大喊大牛市不会有中期调整。又或者说,这种中期调整并不可怕,提出要长线投资的口号。其实,这种观点完全是忘记了历史经验教训,完全忘记了以往证券市场的血腥味!
  从上一轮大牛市的几次中期调整看,其杀伤力还是很大的。1996年的中期调整,9天就急跌了38%。1997年的中期调整,回调了43%。1998、1999年的回调,幅度也有二三成。而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大牛市的中期调整根本就不可怕,其跌幅只会是一点点。从上一轮大牛市的实际情况看,这种看法显然是错误的,是会令投资者产生重大亏损的。
  从调整时间看,大牛市中期调整一般也要持续半年左右。像1997、1998、1999年的中期调整都持续了半年以上。而1996年的调整由于有重大利空,使调整以很暴烈的方式进行,才使其持续的时间缩短为两个多月。这说明大牛市的中期调整持续的时间一般也是比较长的。是绝大部分投资者很难承受的。
  这是多次调整给我们的历史教训,也是历史经验。如果我们在高位的时候,在市场头脑发热的时候,能清楚地记住这些历史教训,就能对证券市场惊人的高风险有清醒的认识。(黄根)
  结论
  目前,我们可以明确的是,市场处在单纯依靠资金推动的行情中,无论是估值水平还是政策环境,都不支持股市的连续暴涨。那么,在资金推动行情中,市场人气是判断未来走势的最重要指标,一旦新增资金无法跟上,或者是老资金出现大面积出逃,行情都将面临变盘的危险。
  现在,在政策调控的猛药作用下,市场人气受到极大打击,多空力量发生巨变,大量个股的连续跌停推倒了一系列的多米诺骨牌:赚钱效应被亏钱效应所取代,多头临阵倒戈,空头逐渐壮大,被散户主导的行情将显现出明显的羊群效应。
  综合市场的各种因素,调整走势才刚开始,后面还会有一个相当的下跌幅度,一个时期的阶段性高点很可能已经出现。
同心十载痴情盼 ,守得云开见月明
lgshfw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783
精华: 4
发帖: 696
在线时间: 1644(时)
注册时间: 2007-04-06
最后登录: 2009-11-09
沙发  发表于: 2007-06-02   
扯淡,调整半年??懂股市吗?哪次调整不是2-3年,期间上涨那时反弹,不是反转!!下一牛市的起点在2010年前后了。
政策护航,三板可期!!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3466
精华: 1
发帖: 438
在线时间: 244(时)
注册时间: 2007-05-08
最后登录: 2010-10-05
板凳  发表于: 2007-06-02   
[文字文字quote]引用第1楼lgshfw2007-06-02 14:03发表的:
扯淡,调整半年??懂股市吗?哪次调整不是2-3年,期间上涨那时反弹,不是反转!!下一牛市的起点在2010年前后了。[/quote]
不敢苟同,调整半年都太长.
戴梦得入赘达尔曼@达尔曼嫁给戴梦得,我是经纪人.
老油条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96
精华: 10
发帖: 4140
在线时间: 7(时)
注册时间: 2006-12-12
最后登录: 2015-04-06
地板  发表于: 2007-06-02   
引用
引用第2楼入赘达尔曼2007-06-02 14:20发表的:
[文字文字quote]引用第1楼lgshfw2007-06-02 14:03发表的:
扯淡,调整半年??懂股市吗?哪次调整不是2-3年,期间上涨那时反弹,不是反转!!下一牛市的起点在2010年前后了。

不敢苟同,调整半年都太长. [/quote]
如果股市走熊的话,跌个几年很正常~~ 2200多点,跌到998点,也是好几年光景的...
股市涨跌都很平常~~ 关键是把握好趋势,顺势而为.
bldstd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450
精华: 2
发帖: 300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02-10
最后登录: 2007-06-10
4楼  发表于: 2007-06-02   
http://shehui.daqi.com/pkt/164.html财政部印花税辩论,各位去发表看法
风云行者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989
精华: 2
发帖: 752
在线时间: 349(时)
注册时间: 2007-03-16
最后登录: 2012-02-27
5楼  发表于: 2007-06-03   
*                                     5.30股灾,以政府信用沦丧为代价


                                            作者: 赵晓
琢磨市场,就是琢磨人心
happyllama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542
精华: 3
发帖: 1697
在线时间: 1257(时)
注册时间: 2007-04-02
最后登录: 2011-05-16
6楼  发表于: 2007-06-03   
没那么悲观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