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特号: 中央精神“防泡沫抗打压
醇香好酒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61
精华: 29
发帖: 3902
在线时间: 26(时)
注册时间: 2006-12-08
最后登录: 2018-01-31
楼主  发表于: 2007-06-05   

特号: 中央精神“防泡沫抗打压

开始绝地反击
开基的风险是转嫁于基民的,监管层如何有效防范基金的投资行为?
封存愈久愈香醇一句短短祝福就能开启坛盖品尝浓醇酒香;友情就如一轮红日默默付出而无求一声轻轻问候!就是一束温暖阳光。己丑释怀
醇香好酒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61
精华: 29
发帖: 3902
在线时间: 26(时)
注册时间: 2006-12-08
最后登录: 2018-01-31
沙发  发表于: 2007-06-05   
一、外资投行“大合唱” 集体唱衰中国股市

  最近一段时间,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贷、摩根大通与雷曼兄弟在内的国际投行联袂唱空中国股市,使用了几乎所有能够对股市进行贬低的专业术语来描述中国股市的现实状况,同时力劝中国政府出手对股市进行强力打压。连在任职美联储主席期间被一直认为言词闪烁的格林斯潘,也公开“对中国股市过热发出了警告,称中国股市的繁荣景象不会持续下去,未来某个时候可能会出现戏剧性的收缩。”

  而就在1月29日,一向字斟句酌、惜言如金的格林斯潘,在上海的一个投资者会议上提出,中国股市的如虹涨势应该顺其发展,他建议中国政府不要过多干预股市,应该放手让市场按其自身轨道发展。格林斯潘素来以“口齿不清”、言语“含糊不清”著称,但这次,他的话讲得明确无误,和他几个月之后的表述方式如出一辙。
开基的风险是转嫁于基民的,监管层如何有效防范基金的投资行为?
封存愈久愈香醇一句短短祝福就能开启坛盖品尝浓醇酒香;友情就如一轮红日默默付出而无求一声轻轻问候!就是一束温暖阳光。己丑释怀
醇香好酒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61
精华: 29
发帖: 3902
在线时间: 26(时)
注册时间: 2006-12-08
最后登录: 2018-01-31
板凳  发表于: 2007-06-05   
二、一切为了利益 打压为了抄底 表面看空背后的言行不一

  有分析人士表示,根据保守估计,外资通过QFII进入中国股市,经过几年来在国内不同市场上的运作,目前已从当 初100亿美元发展到了300-400亿美元的规模。外资在中国股市由2245点跌到998点的过程中,抄到了该轮行情的“天底”,在股市后期的一路上扬中,早已赚得盆满钵满,并在3000点附近全身而退,准备等待股市回调。然而由于中国经济形势的健康发展,沪深股市的惊人表现和以及广大中小投资着高涨的热情,使得股市在轻松越过3000后一路 飚升,很快又冲过了4000点大关。因此,国际投行希望通过力劝政府出手打压股市,以获得机会建仓,进而获得“ 政策红利”。在牛市的进行过程中,最大的风险往往来自于政策的不确定、不稳定与不可测。国际投行正是看准了 中国股市的这个最大软肋,因而才不惜违背自身的价值观念去诱导中国股市的“政策市”卷土重来。

  有一个事实不容忽视。就在QFII大肆唱空股市之时,他们也在不断申请增加投资额度。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QFII换仓的迹象十分明显。QFII2007年第一季度投资股票市值为361.33亿元人民币,比2006年第四季度的 303.72亿元提高了18.97%。如果不是其中包含着大 得惊人利益,那就无法解释国际投行们此举的目的所在。

·唱空股市却欲低位建仓 QFII多空变化引质疑 ·刘纪鹏:印花税出乎意料 别把牛腿打瘸了

·健康的市场不应暴跌 唱空A股外资们磨刀霍霍 ·真正的“泡沫”源头在西方,而非中国
开基的风险是转嫁于基民的,监管层如何有效防范基金的投资行为?
封存愈久愈香醇一句短短祝福就能开启坛盖品尝浓醇酒香;友情就如一轮红日默默付出而无求一声轻轻问候!就是一束温暖阳光。己丑释怀
亓氏山人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3320
精华: 4
发帖: 1475
在线时间: 1957(时)
注册时间: 2007-05-03
最后登录: 2017-07-20
地板  发表于: 2007-06-05   
精密的光辉照亮三板.
醇香好酒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61
精华: 29
发帖: 3902
在线时间: 26(时)
注册时间: 2006-12-08
最后登录: 2018-01-31
4楼  发表于: 2007-06-05   
三、国际投行上下其手 我们准备好对策了吗


  今年恰逢亚洲金融危机10周年。经过10年的发展,当年遭受重创的亚洲国家均已走出了危机的阴影,经济一片欣欣 向荣的景象。然而,历史不应该被忘记,否则同样的悲剧还可能重新上演。在此回顾一下这段历史是很有必要的:

  10年前,当泰铢出现下行压力时,没人预料到接下来发生的事——7月初它开始贬值。这件看似很小的事件导致 了一场金融“海啸”,“吞没”了东亚的大部分地区,席卷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和泰国。其结 果是汇率制度瓦解,金融体系崩溃,政府在信用违约的边缘摇摇欲坠,经济纷纷陷入深度衰退。最终,这场危机波 及到全球各地,1998年8月席卷了俄罗斯,1999年初又殃及巴西。

  促成危机爆发的原因至今仍说法不一。也许这些亚洲国家的经济结构确乎存在问题。但是,国际资本在其中显 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们乘这些亚洲国家的股市低迷时介入,借助庞大的资本力量和无孔不入的外在影响, 使得这些亚洲国家股市爆涨,房价上扬,币值飚升,在达到预定目标后,在短时间迅速撤离,造成受害国股市爆跌 ,房价骤降,货币狂贬,几十年积累的国家和民间财富转瞬易手他人。危机过后,乘受害国窘迫之际,国际资本有 卷土重来,低价收购兼并受害国的企业。

  97年的金融风暴,因为当时特定情况,中国并未收到很严重的冲击。然而,10年后的今天,形势已经完全不同 了。由于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国际资本介入中国的深度已经今非昔比。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现在处在了 比10年前危险得多的境况。如何应对可能袭来的明枪暗箭,中国确乎应该从自己和他国的教训中启发,做到未雨绸缪。

·金融危机会否从中国股市滋生?   ·G10认同吴晓灵:中国经济“很健康”

·中国将QFII额度提高至300亿美元   ·刘明康:提高银行外资持股上限无时间表

·格林斯潘的 “顺其发展”论值得思考   ·罗杰斯与格林斯潘谁更懂中国股市?

·十年前的金融危机让亚洲人学到了什么教训?
开基的风险是转嫁于基民的,监管层如何有效防范基金的投资行为?
封存愈久愈香醇一句短短祝福就能开启坛盖品尝浓醇酒香;友情就如一轮红日默默付出而无求一声轻轻问候!就是一束温暖阳光。己丑释怀
醇香好酒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61
精华: 29
发帖: 3902
在线时间: 26(时)
注册时间: 2006-12-08
最后登录: 2018-01-31
5楼  发表于: 2007-06-05   
四、中国股市既要防范泡沫 也要能抗住打压

  不可否认,目前资本市场确实存在部分的不理性投资行为。根据证监会公布的统计数据,4月单月的股票换手率,沪 市A股为119.74%,深市A股为140.17%,前者创造了94个月以来单月换手率的新高;今年前4个月,沪市A股换手率接 近400%,深市A股换手率则接近440%。也就是说,今年前4个月中,沪深两市所有股票平均换手4次,每月一次。截至 4月末,沪深两市市值合计是香港市场市值的113%,而交易量则达到香港市场的610%。

  面对失去理智的投资者,面对渐趋狂热的股市,采取措施降温无疑是必要的。然而,采取什么样的降温手段,是猛 水浇头,还是釜底抽薪,其中大有讲究,结果也是大不相同。股市需要活跃,需要激情。一个活跃过度的股市是一 个过热的股市,而一个死水一潭的股市则毫无用处。面对刚刚复苏的中国股市,面对无数刚刚涌入的(甚至连印花 税为何物都不清楚)新股民,如何既保护股市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不被过高的温度烧垮,又能让投资者不必被降温 的措施严重冻伤,股市无疑为管理者提出了艰难而必须解答的问题。未来的中国股市往何出走,是重复“过热―― 打压――低迷――刺激―过热”的循环,还是能走上一条积极健康,符合广大投资者利益的发展之路,现在必须要准备想清楚了,因为我们没有多少时间和资本来交学费了,也因为这样的损失代价太大了,我们无法承受。

·证券权威人士和专家:“全民炒股”之说言过其实

·安邦报告:不能用18万亿市值的证券化率误导决策层

·称外资恶意唱空 韩志国抛出外资投行阴谋论

·正确理解印花税税率调整  ·市场化调控  ·股市需理性
开基的风险是转嫁于基民的,监管层如何有效防范基金的投资行为?
封存愈久愈香醇一句短短祝福就能开启坛盖品尝浓醇酒香;友情就如一轮红日默默付出而无求一声轻轻问候!就是一束温暖阳光。己丑释怀
醇香好酒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61
精华: 29
发帖: 3902
在线时间: 26(时)
注册时间: 2006-12-08
最后登录: 2018-01-31
6楼  发表于: 2007-06-05   
五、大事记

 2001年6月,国有股减持政策出台

 2001年6月中,沪市大盘见顶2245,此后一路走低,开始绵绵数载的熊途漫漫

 2002年12月1日,中国证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颁布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开始正式施行。

 2003年3月,第一家瑞银华宝申请QFII资格

 2003年7月9日瑞银华宝敲入外资进入中国股市的第一单

 2005年4月29日,经过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

 2005年6月,沪市大盘见底998.23点

 2005年底,中国累计批准QFII的投资额度达到56.45亿美元

 2006年4月,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说,自去年4月29日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启动以来,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改革认识进一步统一;工作机制逐步完善;股改工作进展顺利;股改难题稳妥破解;改革环境逐步改善;改革成效初步显现。

 2007年1月,QFII和包括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内的专家学者表示,中国股市的如虹涨势应该顺其发展,建议中国政府不要过多干预股市,应该放手让市场按其自身轨道发展。

 2007年3月,沪市大盘突破3000点,市场传言QFII大规模减仓

 2007年5月11日,针对市场上有关证券交易印花税率将提高的传闻,《中国证券报》、《国际金融报》等媒体采访了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安体富,得到的答复均是“未听说近期将调整印花税”。 

 2007年5月中旬,沪市大盘突破4000点

 2007年5月22日,沪市大盘突破4100点,当天,有关提高印花税的传闻再次沸沸扬扬,甚至有人还在互联网论坛上发帖称,“财政部晚间将发布消息,证券交易印花税率由1%提高到3%。”《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等媒体再次采访了财政部、国税总局有关负责人,得到的答复是:“确实没有听说过将要调整股票交易印花税的消息。

 2007年5月23日,前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在西班牙首府马德里举行的一个电话会议上说:“很显然,中国的股市上涨势头不可能持续下去,必将出现大幅的下跌。”他表示,中国政府即将或可能采取的一些调控措施可能会使中国的个人财产面临严重问题。

 2007年5月25日,中美两国25日联合发布关于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联合情况说明。中国将在2007年下半年恢复审批证券公司的设立;在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之前,将宣布逐步扩大符合条件的合资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将把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投资总额度提高至300亿美元

 2007年5月30日0时,财政部公布,决定从2007年5月30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1‰调整为3‰。当天,两市大盘大幅跳水,沪指收盘报4053.09点,下跌281.84点,成交2712.94亿元;深成指报12627.15,跌829.45点,成交1393.14亿元。两市九百余只跌幅超过9%。

 2007年5月31日,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部副主任胡冰在纽约参加一会议时表示,他认为中国最终会开征资本利得税,从而部分减轻低收入居民在此方面的负担。
 2007年5月31日 沪指一度跌破4000点,单日震荡320点创15年纪录
两市继续低开并震荡走低,9点41分沪指跌破4000点,最低报3858.04点。10点左右股指展开震荡反弹,全天收市,沪指收于4109点,上涨56点;深成指收于12944点,上涨317点。

 2007年6月4日 沪深两市震荡下行,千家个股跌停,沪指跌破3700
开基的风险是转嫁于基民的,监管层如何有效防范基金的投资行为?
封存愈久愈香醇一句短短祝福就能开启坛盖品尝浓醇酒香;友情就如一轮红日默默付出而无求一声轻轻问候!就是一束温暖阳光。己丑释怀
醇香好酒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61
精华: 29
发帖: 3902
在线时间: 26(时)
注册时间: 2006-12-08
最后登录: 2018-01-31
7楼  发表于: 2007-06-05   
·格林斯潘:“中国股市出现大幅下跌是早晚的事”

·中国股市需防国际暗算   ·国研中心专家提示:当前股市资产价格膨胀严重
中国股市需防国际暗算
韩志国

2007年06月04日16:07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国际投资银行为何妖魔化中国股市

  最近一段时间,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贷、摩根大通与雷曼兄弟在内的国际投行联袂唱空中国股市,使用了几乎所有能够对股市进行贬低的专业术语来描述中国股市的现实状况,同时力劝中国政府出手对股市进行强力打压,有的国际投行甚至公开声称:“不调整就不看好中国股市”。国际投行一向自诩是秉承经济市场化的发展理念与金融自由化的市场信念,并对中国股市以往的“政策市”大肆指责,如今,他们为何又一反常态,要求政府对股市“下重手”、“下狠手”呢?

  众所周知,国际投行在中国股市的最低点大举入市,可以说是抄了中国股市的“天底”,获取了巨大的利润。在3000点左右国际投行大肆看空、进而做空。然而,中国股市的牛市车轮让国际投行由希望转为失望,市场的持续走强与股价指数再创新高使国际投行变得惊讶与错愕。因此,国际投行希望通过力劝政府出手打压股市,以获得机会创仓,进而获得“政策红利”。在牛市的进行过程中,最大的风险往往来自于政策的不确定、不稳定与不可测。国际投行正是看准了中国股市的这个最大软肋,因而才不惜违背自身的价值观念去诱导中国股市的“政策市”卷土重来。

  国际投行研究机构与操作机构的协调与配合,以及国际投行间的联袂与默契在世界范围内都是“超一流”的,在研究机构大肆公开唱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时,操作机构却一直悄悄地大举囤积楼盘。国际投行的这种惯用的策略与战略,并非始自今日,也并不是首次在中国使用。早在中国的商业银行开始改制时,国际投行就运用这种策略与战略进入中国并且尝到了巨大的甜头:在中国商业银行开始转制时,国际投行的研究机构几乎是联袂出动,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与周到的国际比较,大肆唱空中国的银行业,迫使中国政府大量注资并以极低的价格引进了国际上的战略投资者。在入股中国的商业银行后,国际投行的研究机构又几乎是倾巢而出,对这些商业银行转而全面唱多,进而在这些商业银行上市后,成了“政策红利”的最大获得者。笔者这样说,并不是要贬低国际投行在中国商业银行改制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但我们也应该对国际投行的惯用伎俩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在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时,香港政府曾经出手抗击国际资本的冲击与挑战,引起了国际投行的强烈不满。国际投行甚至公开宣称,“香港已不再是市场经济”,“从今以后绝不再进入香港市场!”但时至今日,将近十年的时间已经过去,我们从没有看到哪一个国际投行离开了香港与香港市场,相反,国际投行对香港的投资随着香港股市的持续走好而水涨船高。今天,在中国股市全面矫正了制度走偏与市场走偏、股市的基本面全面向好的大背景下,国际投行因判断失误而看走了眼,又企图套取另一轮“政策红利”,对于这种行为,我们不可不防。

  看中国股市,别用西方标准

  有人把中国股市的牛市进程与国外股市的历史教训相对比,认为中国股市现在的状况很像纳斯达克崩盘前与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前的状况。笔者的看法却恰恰相反。中国股市的这一轮牛市的形成与深化有着深厚的经济根源。当年的纳斯达克所炒作的仅仅是“新经济”这一虚无缥缈的概念,市场与上市公司并未发生重大与实质性改变。至于日本股市,那就与中国股市的状况更加不同。在我看来,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不仅仅是由于其较高的市盈率,而在于其特殊的产业结构、特殊的持股结构与失误的经济政策。不了解国际股市的实际情况,一而再、再而三地根据主观想象或随意编造的数据下结论不是出于无知,就是别有用心。

  当今国际股市连创新高,道琼斯指数在2007年5月10日达到13359点的历史高位,德国法兰克福指数在5月7日创7538.59点的历史高位,英国金融时报指数在5月4日创6614.7点的历史高位。其中,法兰克福指数从2003年2月28日涨到现在,股价指数上涨了197%;金融时报指数从2003年4月29日的3927.8点涨到现在,股价指数上涨了68.4%。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与中国远不可比,但股价大涨却无人指责,而中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从1978年到2006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67%,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最大奇迹,而在股市走势与国民经济背离的旧市场中,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翻番过程却是股价指数实际下跌80%的过程。这一年多来的股市走势,只是一个恢复性补涨过程,再加上中国正处在人民币升值、经济高速成长、股市进行新旧市场转换这样多重重大利好的叠加与复合作用过程中,中国股市为什么就不能比别的国家的股市涨得更快和更好呢?

  2001年1月,当纳斯达克市场在2000多点盘整时,市盈率就已经达到了400多倍,却很少看到哪个国际投行对股市泡沫加以抨击和指责,相反,正是在这些国际投行的联手推动下,纳斯达克股价指数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被大幅度地直线推高,登上了5100多点的高位并且制造了850多倍市盈率的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股市泡沫,继而导致了市场的最终崩溃。在中国经济的成长率为美国的3倍、中国股市的制度潜力刚刚发酵、静态市盈率40倍左右,并且已经出现了股指走高、市盈率走低的良性循环的情况下,国际投行却联袂唱空,在世界范围内营造中国股市的恐怖气氛,并给中国市场和管理层施加压力,其目的不能不让人怀疑。

  股市发展关系中国的大国成长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将给股市注入巨大的活力,股市运行与国民经济呈反向变化的局面将彻底结束。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而导致的人民币升值还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股市将成为整个社会大众分享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成果的最重要也是最便捷的平台,成为中国走向更强大国家、建立更完善市场和提高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主要舞台。

  中国股市正在进行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制度转型。在巨大的社会嬗变面前,难免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声音,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迷惑、迷惘甚至迷茫。政府与管理层必须对各种声音进行辨别并且在独立的观察与分析之后,得出既合乎市场逻辑又合乎发展逻辑的恰当判断,而不能让国际投行“得了便宜又卖乖”,更不能听任并且迎合来自方方面面的、具有不同动机的对中国股市的“妖魔化”取向。在中国股市制度转型的过程中,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不但是重大的主题、课题与难题,而且也是投资者主体多元化与国际化进程中的当务之急。

  有效的市场必须是对所有投资者都公平与公正的市场,是让所有投资者都有相同的话语权与投票权的市场,是让市场的历史信息、现实信息与未来信息都尽可能地予以完整披露与及时披露的市场。在中国股市全面规范化的发展背景与监管背景下,对国际投行之间以及国际投行内部的联手与配合进而对市场进行误导的行为,必须予以足够重视并且要加大监管力度。不如此,就不能对投资者的利益进行合乎市场要求的有效保护,也就谈不上市场的公平与公正。

  (作者是经济学家、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

  来源:环球时报(2007年5月29日)
开基的风险是转嫁于基民的,监管层如何有效防范基金的投资行为?
封存愈久愈香醇一句短短祝福就能开启坛盖品尝浓醇酒香;友情就如一轮红日默默付出而无求一声轻轻问候!就是一束温暖阳光。己丑释怀
shiy0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993
精华: 3
发帖: 670
在线时间: 12(时)
注册时间: 2007-03-16
最后登录: 2011-07-14
8楼  发表于: 2007-06-05   
中小板也发现了华南虎
盼盼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2190
精华: 1
发帖: 329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04-14
最后登录: 2010-05-14
9楼  发表于: 2007-06-06   
看看一波行情的大牛股是谁?吉林敖东,辽宁成大,等等  

三板退市股是中国证券市场的熊猫

做空的心已虚了吧, 但今天三板已有多家在跌停板位已有大量的买单进场, 不知今天做空的主力还有多少底位筹码呀?

价值洼地都在退市股, 大量的计提在债务重整后, 支支的市净率, 市盈率都是绝对的底价绩优股.   十个交易日就是A股与三板帐户合并时, 谁不买将是后悔一辈子的事呀.

http://38888.uu1001.com/read.php?tid=561&page=18&fpage=1

走势说明一切

http://38888.uu1001.com/read.php?tid=8678

鞍一工3系列产品介绍
描述
快速回复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