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月消费者物价通胀上升,央行新一轮调控势在必行。从两方面考虑, 预计央行下步调控将呈现存款利率上调幅度大于贷款利率的特点。
第一, 物价飙升导致中国实际存款利率持续为负,储蓄资金流入股市的状况已急剧升温,大幅上调存款利率有可能减弱甚至改变这一非常规现状,进而抑制资产泡沫严重膨胀。
第二,经过前期连续上调后,贷款利率现已处于高位,加上央行控制信贷增速的成效明显,贷款利率的上调空间已被大大压缩。
利率上行空间已打开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CPI同比增长3.4%,突破前期3.3%的年内高点,并创出2年2月以来27个月的新高。中国通胀压力增大,而且,目前看来物价持续攀升的格局仍将持续。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宏观组认为,5月份CPI环比涨幅抬升对未来几个月CPI涨幅翘尾因素的影响将加大。
该研究所测算,经历了5月份猪肉价格大涨后,11月份以前CPI涨幅回落到3%以内的可能性已很小,而受基数影响,10-11月份CPI可能再创新高,接近甚至超过4%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因此不少投资者认为,央行近期仍可能采取提高基准利率的方式抑制通胀,调控经济。
除了内部因素外,美联储(Fed)年内维持利率不变的预期无疑也拓宽了中国利率上升空间。
不对称加息可能性较大
分析人士指出,因通胀率飙升,实际存款负利率引发富余资金加快流入股市,资产价格继续膨胀的风险加大,因此,央行后期很可能采取不对称加息方式,即存款利率上行空间大于贷款利率。
经历连续4次上调后,目前5年以上长期贷款7.20%的利率水平已处于近10年来的最高位。
而人民币贷款增速回落,也减轻了大幅提高贷款利率控制信贷的压力。央行数据显示,5月份人民币贷款多增2,473亿元,与前4月每月平均新增4,600多亿元的水平相比大幅萎缩。
因此,不对称加息,即存款利率上升幅度高于贷款利率,引导储蓄资金有序回流金融体系,防范股市泡沫,将是下阶段央行加息的主要特征。
此外,从引导储蓄的角度考虑,取消现行20%储蓄存款利息税也不失为可以考虑的政策选择之一。
因此,下阶段政府可能将继续出台组合政策,即加息辅以取消利息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