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棱事件主角退隐江湖 港岳永昌借壳登陆
http://business.sohu.com/--------------------------------------------------------------------------------
[ 周春明 ]?
中国资本市场著名的“恒棱事件”主角——恒通集团,正在悄悄退隐江湖。其唯一具有价值的资源,也即将成为山东港岳永昌股份有限公司登陆主板的跳板。
对港岳永昌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只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只要和恒通集团原流通股股东之间的换股率达到50%(港岳永昌董事长李培合接到的最新数据是,换股率已经达到了68%),即可顶替恒通集团,在代办股份转让市场换上港岳永昌的名字;进军主板市场似乎也前景一片光明。
不过,在恒通集团现任总裁陆益眼里,这却是一个带有讽刺味道的悲伤故事,10年之前,恒通集团在中国资本市场曾经风生水起,导演了中国首例国有股协议收购;但在1年前,恒通集团被迫让出了ST棱光(相关,行情)(600629)第一大股东的宝座,现在又不得不彻底从中国资本市场上消失。
虽然港岳永昌的介入,恒通集团原STAQ流通股问题有望得到解决,但是,恒通集团欠下的高达19亿元的巨额债务,以及被拖垮而暂停上市的ST棱光,为它的后继者带来的并不仅仅是机会。复杂的换股方案
“港岳永昌入主恒通最关键的问题是解决社会股东的问题。”恒通集团总裁陆益说。“2228名社会股东投资的风险是,谁也承担不起责任啊。”去年9月,陆益临危受命,承担起收拾残局的重任后,社会股东给他施加了重重压力。
与此同时,据称证券业协会一直催促港岳永昌赶快办理和恒通集团的换股手续。
两家公司之间的换股从4月19日开始,但换股方案却遭到了恒通集团部分社会股东的质疑。
4月19日,恒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港岳永昌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港岳铭山有限公司(港岳永昌的控股股东)、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布联合公告,公布了换股方案:恒通集团社会股东以流通股和港岳铭山持有的港岳永昌股权进行换股,换股比例为2:1,换股之后,原恒通集团流通股持有人向港岳铭山补偿20%“港岳永昌”股份(即以2股‘恒通集团’换得1股‘港岳永昌’后,再向港岳铭山补偿0.2股‘港岳永昌’,实际是以10:4的比例换股)。
为什么设计这种复杂换股方案,而不是直接抛出10:4的换股方案呢?
临时确权小组组长、港岳永昌证券部张波解释:“恒通集团社会股东换得的‘港岳永昌’股票,是可以在代办股份转让市场流通的,而港岳铭山持有的‘港岳永昌’剩余股权,则不能流通。因此,以这种方式换股,如果换股率达到100%的话,港岳铭山就可以把大约800万股‘港岳永昌’非流通股换成流通股,在代办股份转让市场套现。”
而且,换股之后,港岳铭山并不会失去港岳永昌的控制权。据张波称,港岳永昌的总股本为2.4亿股,港岳铭山持股超过50%。以10:4比例换股后,港岳铭山持有的港岳永昌股权将减少4520万股,但持股比例仍将维持在31%以上,仍然是港岳永昌的第一大股东,同时,港岳铭山也因换得了恒通集团11300万股股权,占恒通集团股权比例的58%,成为恒通集团的控股股东。
但恒通集团的社会股东对此质疑:10股“恒通集团”只能换得4股“港岳永昌”,这对我们公平吗?也正因为如此,截至本周三,换股率只有68%。
“不过这并不影响港岳永昌进入代办股份转让市场。”张波说。
事实上,恒通集团在作出和港岳永昌换股的决定之前,原本是打算直接从STAQ进入代办股份转让市场的。陆益透露,2001年12月31日,公司曾发布了拟进行代办转让的公告,并拟从2002年1月8日办理股份确权和转托管。但仅过了10天,公司董事会就决定和港岳永昌进行换股。
陆益对此的解释是:“尽管壳资源难得,但公司资产状况太差,每股净资产为-5元。在这种情况下,换股是解决流通股问题的最佳选择。”上市捷径
“这是转登主板市场的一条捷径。”陆益称。
据悉,中国证券业协会去年6月发布《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服务业务试点办法》,之后该会负责人表示,原NET、STAQ挂牌公司按照中国证监会的既定政策,在达到股票上市条件后,经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批准,可在证券交易所上市。因此代办股份转让市场公司迅速成了很多拟上市公司追逐的目标。
陆益称:“有很多公司都曾和我们接触,准备重组恒通集团。”
恒通集团最终选择了港岳永昌。据悉,港岳永昌2001年每股净资产3元多,每股收益0.18元。
据称,港岳永昌从1997年就开始运作上市,目前接受券商辅导已超过1年多了,但并未成功。显然,借壳恒通集团是通往资本市场的一条捷径。冒险的决定
港岳借壳恒通集团并非一次免费的午餐。有关人士指出,如果恒通集团不能重整旗鼓,那所有债权人、ST棱光以及其中小投资者,都将一起成为殉葬品。
曾经是中国最大的高纯硅多晶和石英玻璃制品生产骨干企业的上市公司棱光实业,对已经资不抵债的恒通的债权至今难以计数。1994年恒通集团入主棱光实业,此后长达7年的时间肆意吞噬上市公司资产。2001年,导致棱光实业亏损4.89亿元,净资产为-4.08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335%。截止2001年12月31日,公司对外担保金额高达4.02亿元,被担保单位全部是恒通集团及恒通的关联单位。2002年5月13日,ST棱光股票因连续3年亏损被暂停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