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族股一直是市场中的活跃群体,但因其差异巨大,个股的选择显得十分重要
ST板块一直是投资者淘金的对象。近日,?ST天鹅、?ST环保、?ST常柴等个股联袂涨停就说明了这一问题。
“人弃我取”也是“价值发现”
“T”族股一直是市场中最活跃的群体,尤其是弱市。但即使同为“T”板块,在同一阶段也会因基本面的巨大差异而表现出“冰火两重天”的状况。因此,个股的选择就显得十分重要。
对“垃圾”股来说,判断其价值一般应根据该公司的净资产、利润状况、股价、股本结构、公司前景等因素来综合判断。首先,从以往的经验和统计的数据来看,那些严重资不抵债、包袱过重的上市公司重组成功的机会整体较小。在“壳”仍被视作是一种资源的情况下,只要净资产“黑洞”不是特别大,绝大部分暂停上市的公司都能通过重组恢复上市地位,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也随之得到较大改善。而利润状况则要看亏损的程度,如果经过连续巨亏,则往往意味着公司对不良资产进行了一定剥离,挖出了企业存在的潜亏,风险得到了有效释放。股价越低、大股东持有非流通股比例越大对将来的重组往往也较为有利。这会对有意“入驻”的新的大股东产生更大吸引力。此外,公司主营业务所处行业的前景以及公司资产的变现能力等因素也会对重组能否成功产生影响。
在实施了退市风险警示的58家上市公司中,ST石化A、ST盛润A、ST兴业、ST长控、ST北科等由于净资产“黑洞”太大,未来重组难度较大,即便能勉强维持上市地位,未来退市的风险也很大。综合各项指标来看,ST鼎天、ST美雅、ST白鸽、ST金帝、ST鲁银、ST济百、ST比特、ST常柴A等公司的基本面相对较好,随着股价的下跌,投资价值逐渐凸现。这类股票未来即便是出现被暂停上市的现象,最终被重组的机会也很大,因此风险也就显得较小。
“咸鱼翻身”与“血本无归”
退市机制在某种程度上也为产生“巨大的波动”创造了条件,而且使个股从“冰点”到“沸点”的时间大大缩短,空间也大大加大了。
PT农商社原本是一只连续亏损4年、最后不得不退市的垃圾股。在退市期间进行了重大资产置换,从此彻底改头换面,变成了白马股。股价从退市前的最低3.8元到退市后的31.57元,大涨830%。连续30个涨停板打破了涨停记录,令人叹为观止。
类似这样“咸鱼翻身”的故事不断的在退市股中接连上演。PT网点暂停上市后10天内完成重组,恢复上市后已摇身一变成为第一医药,股价从历史3元到最高点17.71元,在近期的SARS行情中还有不少机构予以推荐。PT北旅暂停上市期间注入了优质资产和航天高科技概念,恢复上市后“变”成了航天长峰 ,重组前后也经历了一轮大幅炒作。PT双鹿在白猫入主之前上演了一场“生死时速”,白猫入主之后仍大“玩”退市悬念,股价从最低5.9元,最终被炒高到了24.33元。
此外,PT钢管经过置换变成宝信软件,实现了向高科技的转型。PT凯地也由丝绸行业转向医药业,改名为ST英特。PT渝钛白通过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的债务重组,半年就一次转让债务7.48亿元,一举摘掉了“T”帽子。另外一家实现摘帽且保留了原有大股东的公司是百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