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叶檀:A股市场两虎相争局面初定
华信联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212
精华: 13
发帖: 3249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6-12-31
最后登录: 2009-06-15
楼主  发表于: 2007-07-16   

叶檀:A股市场两虎相争局面初定

        阴郁一月有余的A股市场局面初定,两股力量浮出水面,一是国字号队伍,二是"洋"字头队伍。
  市场退潮期往往成为矛盾的爆发期,裸泳者尚未浮出水面,受损者与获益者已经呼之欲出,那些跟风进去炒股、炒"姑"的中小投资者必定会成为高位接盘者,而那些套现大股东、有融券做空嫌疑的机构以及创设权证的券商毫无疑问成为获益者。
  如果股改后的中国股市仍然重走竭泽而渔的老路,那对中国证券市场甚至对中国的经济都是大利空,因为目前的A股市场寄托了太多的使命,从为国有企业解困扩展到构建中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信贷证券化探索路径,甚至人民币的自由兑换都无法离开股市的支撑,股市已经不可能重回边缘地带。
  近期出台的以下两项政策将对股市发生长远影响,一是国有股减持新规,二是沪深300ETF指数基金本月17日在香港市场上市。
  对于国有股减持规定究竟属于利多还是利空各方争论不休,事实能够说明一切。对于那些盘子奇大的国有上市公司来说,售出占上市公司总股本3%以下的流通股足以使股市掀起惊涛骇浪。古井贡酒走势妖异,这家上市公司通过13个涨停来显示自己的操作威力,股价从9.05元涨到了最高的34.44元,期间安徽古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累计售出公司A股股票3297989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获利在1亿元以上。即便是这么一个小公司,也绝对不会动摇控股地位,他们还指望着日后更加刺激的股权转让、壳资源利用等资本游戏。就像所有的公司一样,古井贡酒声称幕后无黑手,但如果证监会相信每个公司的口头澄清不予追究的话,监管部门的存在也就毫无必要了。
  利空利多的争论是徒劳的,减持新政在确保国有控股地位不变的同时,对于控股股东的市场兑现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他们会时常享受股市的饕餮大餐。除了强调信息透明尚能给投资者带来一丝慰籍外,不过是坐实了中小股民的弱势地位。A股市场国有股的天下在我们可见的时期内,是不会改变的。
  既然内生市场资源不被信任,得不到充分利用,而资本市场又要发展,唯一的办法便是借助外力,这方面的例证数之不尽,近日最重要的新闻莫过于沪深300中国指数基金将于7月17日在港交所挂牌交易。
  照例分成支持与反对两派。支持者认为,在内地沪深两个市场的结算体系受困无法推出ETF的情况下,在香港上市不失为两全齐美之法,一则内地与香港股市日益密切,香港市场的交易手段更灵活更加国际化,二则内地资金可以通过QDII分享收益,对套利的机构来说不存在任何障碍。
  认可这种理由就等于认可如下一个事实,A股市场是无法占据主流地位的。我们在许多在港上市的国有上市公司定价权拱手送给境外投资机构后,现在进一步将金融衍生品的定价权与主要交易市场让给了境外投资机构---标智沪深300中国指数基金只是标智ETFs系列首只子基金。在目前国内酝酿推出股指期货之际,在境外投资者轻松地通过操纵H股股价影响A股价格、在境外地下套利交易的巨大规模呼之欲出时,此时在香港推出重要的沪深300指数基金,无异于授人以柄。
  此前香港金融主管官员已多次提出建立两地套利交易机制,看来不是空穴来风。决策者自然有其理由,大约规模不大风险可控,推出股指期货之前通过市场的实战演练可以成竹于胸。这两个理由似是而非,香港市场是个国际市场,其定价权绝不是掌握在香港某些金融官员手中,而是掌握在国际投资机构手中。其次,鉴于香港与内地市场的不同,香港市场取得的实战经验也无法搬回内地。
  股改后的市场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中小投资者所获红利已经耗散,国有股、券商等国字号队伍与外资投资者正在成为获利主体。在此关键时刻,有关方面有必要重温股改发生的原因,并且深入权衡,如果再来一次股改,中国经济能否承担得起高昂的成本。
华信联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212
精华: 13
发帖: 3249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6-12-31
最后登录: 2009-06-15
板凳  发表于: 2007-07-16   
        证券时报
  成思危:防范金融资产暴涨生风险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上周六召开的"2007东亚投资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表示,根据目前东亚地区经济的发展,再次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不大,但各国要吸取历史教训,注意防范金融资产增长过快带来的风险。"中国需要的是一个成熟的股市,整个东亚地区也需要一个成熟、健康、稳步发展的金融市场。"
  银监会:银行业要谨防市场风险
  中国银监会创新监管协作部主管张光平日前在福州说,前几年我国银行业花费很大精力处置不良资产,控制信用风险,事实上,市场风险才是最可怕的,我国银行业应提高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
  证券日报
  高盛报告研判中国经济:更果断调控措施将出
  高盛中国日前公布的最新《亚洲经济数据报告》显示,上月我国货币及信贷增长加速。高盛中国研究团队认为,基于此,政府在今年下半年出台更果断的政策调控措施的风险也在上升。
力挫群雄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480
精华: 26
发帖: 5636
在线时间: 695(时)
注册时间: 2007-03-31
最后登录: 2018-04-25
沙发  发表于: 2007-07-16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