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T化二开始造富行动
国元借壳最快下月核准 S*ST化二开始造富行动
华夏时报 更新时间:2007-7-21
本报记者 姜艳艳 实习记者 沈鸿雁 罗旭惠 北京报道
有分析师认为,虽然S*ST化二在将资产和债务出售给原股东后,成为“超级净壳”,可它现在的“卖价”是合理的。
S*ST化二的流通股股东们正在焦急地等待着复牌时刻的来临——人们普遍认为旷日持久的停牌结束后将迎来新的股价猛涨,不少分析师也表示,在券商股凤毛麟角的A股市场中,如果S*ST化二更名国元证券上市完毕,这个股票价格将从如今的13.36元飙升至30元附近,对于所有持股股东来说,真可谓“天上掉黄金”。
资产和债务转售给了大股东,因为搬迁既有土地资源也已不复存在,仅余一个上市牌子的S*ST化二(000728)即将重新盘活,或者这就是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
再不好的壳也能“咸鱼翻身”——国元证券高层日前向《华夏时报》透露消息:“公司下个月就能得到证监会的最后核准,第三季度一定能够完成更名上市。”相对于其他仍在停牌期间的被借壳公司,S*ST化二的步伐可谓“神速”。
卖了好价钱?
业界普遍认为,一个上市公司的壳资源价值几千万。不过,像S*ST化二这样既无资产又无土地的“超级净壳”,国元承担了其对流通股股东的股改责任,实在是卖上了好价钱。
记者从公开资料获悉,S*ST化二对流通股股东的对价是国元置入其后,按照“10送2”的原则进行对价。并且,S*ST化二还设置了现金每股7.48元折换的股改方案方便股东选择。
“流通股股东其实已经就这个对价方案进行了投票,最终也通过了这个方案,证明他们对这个方案是接受的。一般的投资者不会选择现金对价的形式,毕竟重新上市之后会有更大的想象空间。”东方证券分析师王如富表示,很多公司在借壳重组之后会设置现金置换股价的机制,便于流通股股东套现,但是这个价格基本上都远远低于市价,投资者大部分还是会选择继续持股。
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梁静则认为,从目前借壳上市的运作状况来看,北京化二股东以7.48元的现金对价,以及国元证券10股送2股的配股方案,是“借壳”普遍采用的价格,是在一个合理范围。但对于北京化二作为一个“烂壳”,其价格是否被高估,对这个疑问,梁静称不便多作评说。
记者从S*ST化二停牌前的走势中看到,公司股价在最后一次停牌期已经达到了13.36元,相对于此,7.48元的现金对价显得吸引力不够。在券商业绩持续造好的情况下,流通股股东选择继续持股,更可以图谋之后的投资前景。
一个月内获核准
国元证券最快一个月就能获得核准的消息的确给券商业带来了“春风”。
由于此次借壳方案,由定向回购、重大资产重组、股改、定向增发4项方案组成。在过会通过后,S*ST化二的流通股股东们正在焦急地等待着复牌时刻的来临——人们普遍认为旷日持久的停牌结束后将迎来新的股价猛涨,不少分析师也表示,在券商股凤毛麟角的A股市场中,如果S*ST化二更名国元证券上市完毕,这个股票价格将从如今的13.36元飙升至30元附近,对于所有持股股东来说,真可谓“天上掉黄金”。
记者了解到,作为“券商借壳第一家”,海通证券是在今年4月27日过会,29日获得审核通过,并最终在6月9日获得最后核准。从借壳获批到最后核准用了两个多月时间,不过,目前关联公司都市股份仍旧处在停牌阶段——最新公告称公司的股份变更已经在工商部门登记,具体上市时间尚未确定。
而东北借壳S锦六陆,广发证券借壳S延边路,长江证券借壳S*ST石炼,虽然屡次传出过会成功,但核准仍旧遥遥无期。按照海通的先例,如果国元一个月后获得最后核准,时间上显然更加快捷。
有条件通过
与今年的多家券商借壳一样,国元证券也是“有条件”通过了证监会重大资产重组及股改部门的审核。虽然停牌期间公司每周一均公告进展情况,最近连续三周措辞几乎相同的“尚未获得证监会核准”令不少投资者产生疑惑,甚至质疑S*ST化二上报的方案能否被完全批复。
“证监会没有最后核准,是因为券商借壳获得最后核准需要一个流程,除证监会外,还要有一些其他的部门需要审核,借壳公司会按照顺序推进。”有分析师表示,“国元此次定向增发、10送2等捆绑方案已经获得证监会批准,但其中的股改方案是一个硬条件,其中的条款未来将不会发生变化——如果需要改,就不会让它通过了。所谓的有条件,应该是其他几项上的变动。”
按照惯例,上市公司的历史遗留问题需要在核准前完全解决。由于证监会主管券商业务,国元在借壳过程中也要完成资产置换,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很好解决,监管层的限定条件就会发生作用。不过,分析师认为这个“有条件”也没有太多的意义,因为国元与S*ST化二的改组是同步推进、互为前提的,可能会有一些监管层的内部约定,但总体影响有限。
东方证券分析师王如富也表示:“所谓有条件通过,一般是证监会的审核委等部门,会从为中小投资者利益以及维护上市公司利益角度出发,提出跟公司上报方案不同的意见,不过这些意见并不公开。”王如富认为,证监会在初次审核中已经通过的方案,一般后期的“意见”不会跟方案有很大的差异,券商和上市公司都不用过分担忧。
但该分析师认为,虽然京化二在将资产和债务出售给原股东后,成为“超级净壳”,可它现在的“卖价”是合理的。主要是因为“在目前的情况下,还不能说过高,因为虽然它原来的资产被剥离,但装上券商之后,有了市场的预期因素在里面,而国元的盈利能力今年又很高,所以用动态的眼光来看,其卖价是合理的,不能武断地说它高或者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