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400021是养老的好股票
sjj182838 离线
级别: 新手上路
UID: 460
精华: 0
发帖: 54
在线时间: 1(时)
注册时间: 2007-02-11
最后登录: 2008-09-05
楼主  发表于: 2007-02-12   

400021是养老的好股票

醇香好酒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61
精华: 29
发帖: 3902
在线时间: 26(时)
注册时间: 2006-12-08
最后登录: 2018-01-31
6楼  发表于: 2007-02-12   
-- 作者:idyll
-- 发布时间:2005-5-17 16:23:12

--

公告追踪:ST鞍一工 无可奈何花落去



2002-04-29   中国证券报



  去年年末,ST鞍一工(600813)自导自演的那幕“卖地保壳”悲喜剧,终因注册会计师不予确认利润而寿终正寝,从而不得不直面巨额亏损的厄运。2001年该公司亏损76423.1万元,并因连续三年亏损,即日起将暂停上市。
  ST鞍一工1994年1月上市,八年的上市历程用“八年抗战”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上市当年,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仅完成计划的44.81%,同比下降35.9%,净利润完成计划的68.28%,同比下降11.6%;1995年实现净利润161万元,比1994年再度下降96%;1996年亏损4483.7万元,从而一蹶不振。迄今为止,该公司已四年亏损,五年被“ST”,经营每况愈下,“保壳”之战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公司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些年公司并没有对生产经营投入太多资源,一直在忙资产重组。”
  因为主业颓废,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保壳”之战中,ST鞍一工也不断花样翻新。1996年初,联合省内十多家企业组建辽宁工程机械集团,辽工集团成为其第一大股东;1996年5月,以100万元象征性价格托管辽工集团三家合资企业的中方股权;1998年初,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剥离铸钢、铸铁、轧钢等资产,并对医院等辅助经营部分进行拍卖分离;1998年8月,鞍山市政府给予其连续五年应交地方税“先征后返”政策,帮助其解决退休职工劳动保险问题,对其4.6亿元贷款进行展期、转贷和剥离,等等。这一切,使得ST鞍一工1998年依靠地方政府1718.3万元补贴收入,实现盈利144万元,逃过“PT”处理。但显然补贴收入没有从根本上去解决公司资金、管理、债务等问题,使公司的主营业务有所改善,也不可能最终改变ST鞍一工继续亏损的命运。1999年、2000年公司再度陷入亏损的泥潭。
  与1998年靠政府补贴“保壳”同出一辙,连续两年亏损后的ST鞍一工,2001年末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卖地保壳”。按照当初的设计,这笔关联交易可以使ST鞍一工获得近亿元的利润,从而完成“保壳”任务。但是,这一方案,不仅受到了投资者的猛烈抨击,而且遭到了注册会计师的坚决否定。“卖地保壳”胎死腹中,说明证券市场已有了大发展,投资者更加成熟,中介机构更注重诚信、坚守规范,证券市场再也不容不得任何虚假滥竽充数了。
  上海立信长江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报告中指出:因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对存货进行核实,以确定其对会计报表整体的影响程度。公司本年度亏损76423.10万元;截止2001年12月31日,公司净资产-80375.02万元,借款总额79073.91万元(其中逾期贷款71174.89万元),欠付利息18449.16万元,占负债总额的66.92%;尚欠职工工资及集资款合计5781.62万元,以致注册会计师无法确认该公司“依据持续经营的原则编制的会计报表的合理性”。ST鞍一工主营业务瘫痪,大量应收款回收无望,巨额银行贷款无力偿还,生产经营基本停顿,已是不争的事实。
  两天前,记者驱车来到鞍山市城区西北的ST鞍一工,距厂区正门不远处一挂有“鞍山第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销售部”字样的大门已锈迹斑斑,闭门谢客。稀稀拉拉的上班人流告诉记者,这个原来近万人的大型企业目前能上班的充其量也只有几百人。办公楼里,破损的墙皮到处可见,偌大的厂区没有了机器轰鸣、车来人往的喧嚣。据记者了解,今年3月份该公司仅生产整机8台,不足其生产能力的5%;前任董事长沈铁芳为“红拖集团与美国渣打资源国际有限公司、香港志远发展有限公司设立合资公司”的种种努力,也随沈铁芳离任而告失败;公司一季度亏损已成定局。按照公司目前的基本面情况,ST鞍一工能否在两个月内完成重组并使公司在中报扭亏很难说。根据《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修订)》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如果不能扭亏,等待ST鞍一工的只有一条路——退市。
  从当初国内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到连续亏损,资不抵债,短短八年,ST鞍一工似乎即将走完自己的上市之路。究竟是谁受损失?谁之过错?目前没有人能说清楚。此间公司一位领导说:“有好事时,大家都抢着来管,出问题时,没有一个人负责”,或许这才是真正的悲哀。
  ST鞍一工“走了”,但ST鞍一工的故事并没有完。一方面,退市后公司还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努力,达到上市要求,重返证券市场;另一方面,从ST鞍一工身上所折射出来的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改革中面临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有待于有关方面总结、思考。
开基的风险是转嫁于基民的,监管层如何有效防范基金的投资行为?
封存愈久愈香醇一句短短祝福就能开启坛盖品尝浓醇酒香;友情就如一轮红日默默付出而无求一声轻轻问候!就是一束温暖阳光。己丑释怀
醇香好酒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61
精华: 29
发帖: 3902
在线时间: 26(时)
注册时间: 2006-12-08
最后登录: 2018-01-31
5楼  发表于: 2007-02-12   
-- 作者:idyll
-- 发布时间:2005-5-17 17:10:42

--

略微看了一下鞍山一工过去几年的报表,十足是一个不务正业的圈钱的主,搭股市顺风来解决国企的困境,还有卷商狼狈为奸。 公司员工顺便大发横财,职工原始股至少翻了5~6倍,可怜的是被坑的股民,这种情况居然没人起来反抗?!



鞍山一工上市当年,也就是1994年,收入只有3亿多元,竟比1993年大幅下降40%,比说明书预测金额低了100%,可按照上市照顾说明书,2000年销售收入将可以超过27亿元!!!如此报告书,实在是可笑可悲。



而且,从财务报表来看,自1994年开始,该公司就存在大量的应收帐款、存货,高达5~6亿元,还有1亿多元的在建工程,很明显,在上市1994年的业绩包含了很大的水份,而且其中的大量劣质资产都没有在上市公告中披露出来,都仍给股民了。正因为如此,所以,该公司上市圈来2亿元资金之后,流动资金还极其缺乏,帐面资金只有数百万元,此时还有3亿多银行短期债务,试问这那是一个正常企业的做法?



当然,民企进去自然是有利可图,鞍山一工虽然一堆烂资产,但好歹曾经是个品牌,而通过把优质资产剥离出去成立 强力重工公司之后,给民企进去铺开了道路,这种国企拥有的土地资源、品牌以及重组过程中的讨价及操作还是很有诱惑力的。中油天保打着大型国企靠山的招牌进取,许诺巨额的后续投入,无非是未了取得更好的重组条件,实际情况也是这样,只花了2000万就把最优质资产买下了,还顺带控制了原来的空壳上市公司,肯定赚了。
开基的风险是转嫁于基民的,监管层如何有效防范基金的投资行为?
封存愈久愈香醇一句短短祝福就能开启坛盖品尝浓醇酒香;友情就如一轮红日默默付出而无求一声轻轻问候!就是一束温暖阳光。己丑释怀
醇香好酒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61
精华: 29
发帖: 3902
在线时间: 26(时)
注册时间: 2006-12-08
最后登录: 2018-01-31
4楼  发表于: 2007-02-12   
引用
引用第2楼bldstd2007-02-12 21:56发表的:
为什么一工的报表没有任何体现?现在的走势也看不出一点重组的迹象


2006年中报有带过中油天宝的一点消息。
开基的风险是转嫁于基民的,监管层如何有效防范基金的投资行为?
封存愈久愈香醇一句短短祝福就能开启坛盖品尝浓醇酒香;友情就如一轮红日默默付出而无求一声轻轻问候!就是一束温暖阳光。己丑释怀
bldstd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450
精华: 2
发帖: 300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02-10
最后登录: 2007-06-10
地板  发表于: 2007-02-12   
请教楼主,这重组是真的话,为什么一工不出公告?
bldstd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450
精华: 2
发帖: 300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02-10
最后登录: 2007-06-10
板凳  发表于: 2007-02-12   
为什么一工的报表没有任何体现?现在的走势也看不出一点重组的迹象
bldstd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450
精华: 2
发帖: 300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02-10
最后登录: 2007-06-10
沙发  发表于: 2007-02-12   
????????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