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三板市场历史变迁
醇香好酒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61
精华: 29
发帖: 3902
在线时间: 26(时)
注册时间: 2006-12-08
最后登录: 2018-01-31
楼主  发表于: 2007-08-04   

三板市场历史变迁

2007-08-03

 来源: 巨灵资讯 

代办股份转让业务是指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业务,也称之为“三板市场”。

三板历史变迁

1992年7月,国家体改委批准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STAQ为指定的法人股流通市场。

1993年4月28日,NET法人股市场正式在北京开通,该市场是央行联合五家银行、人保公司以及华夏、国泰、南方三大证券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STAQ与NET系统一起,构成了当时中国的场外交易市场,被称为“两网”。

1998年,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大整顿中,“两网”被取缔。

1999年9月9日,“两网”正式停止运行。

2001年6月,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服务业务试点办法》,指定申银万国等6家证券公司代办原STAQ和NET系统挂牌公司的股份转让业务。

2001年7月16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正式开办。

2001年底,从主板退市的水仙登陆三板,三板开始承担完善中国退市机制的历史重任。

2002年下半年三板市场对自然人投资者开放,2003年初三板市场曾出现短暂的繁荣期。

2004年以来,退市公司增多,三板市场扩容增速,目前共有46家公司。

三板市场的尴尬

尴尬一:三板市场的公司经营业绩不如人意。

尴尬二:对参与到三板的挂牌企业来讲,只能去三板挂牌交易,并不能进行融资,打击了企业的积极性,因而大多数投资者对所持股票转战三板的命运也漠不关心。

尴尬三:三板市场基本是主板退市股票的"收容站",而退市公司基本上都是资产质量非常差的,致使三板市场满眼都是"仙股"。

尴尬四:交易制度呆滞,成交量寥寥无几。低迷时期整个市场全天的交易量只有几十万元,还不如主板市场一只股票的交易量。

尴尬五:退市板块的资产质量一般较差,其唯一的机会不在于价值投资而在于重组机会。这就制约了三板的流动性,使其陷入"一潭死水"的境地。

据悉,早在2004年,“粤传媒”就曾向证监会申请转至A股市场,但当时并未获批。

直至现在,首家三板企业——广东九州阳光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粤传媒)IPO申请获通过,受此消息刺激,整个三板市场30只正常交易的品种联袂上扬,纷纷涨停。对此,部分业内人士表示,粤传媒A股IPO的通过标志着三板转主板的破题,同时也拉开了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大幕
开基的风险是转嫁于基民的,监管层如何有效防范基金的投资行为?
封存愈久愈香醇一句短短祝福就能开启坛盖品尝浓醇酒香;友情就如一轮红日默默付出而无求一声轻轻问候!就是一束温暖阳光。己丑释怀
醇香好酒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61
精华: 29
发帖: 3902
在线时间: 26(时)
注册时间: 2006-12-08
最后登录: 2018-01-31
沙发  发表于: 2007-08-04   
发展"三板市场"相关方案已上报国务院
2007-08-01
来源: 上海证券报(上海) 

  只要符合首发上市的有关条件和要求,并经过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通过,“三板”公司即可成功“升板”。
在“三板”公司转板通道正式开启的同时,“三板市场”的发展路径也逐渐清晰起来。记者昨日从有关渠道获悉,作为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一环,发展“三板市场”的相关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粤传媒过会显示出“三板转板”工作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突破。目前来看,通过首发上市这一途径实现由“三板”向主板的转板已经没有障碍,通道畅通。只要符合首发上市的有关条件和要求,并经过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通过,“三板”公司即可成功“升板”。

“换句话说,这条通路一旦开启,其他‘三板’公司达到条件一家转一家。”该人士表示,“粤传媒的成功转板不仅具有普遍意义,更加代表了一种发展趋势。而这与建设发展‘三板市场’的初衷也相吻合。”

根据监管部门的思路,积极推进“三板市场”建设,旨在建立、完善创业资本的退出机制,满足多元化的投融资需求,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同时,通过规范运作,促进“三板”公司尽快达到在中小板ETF(行情净值)和主板上市的要求,成为科技型上市公司的孵化器。

统计数据显示,股份报价公司在过去一年中表现相当抢眼,丝毫不逊于中小板上市公司及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来自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统计表明,股份报价公司2006年度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2元,比上年增加了0.05元,其34.4%的同比增长速度远高于中小板和上市公司整体水平。近半数公司的每股收益在0.2元至0.4元之间。

除已过会的粤传媒,根据2006年年报的情况来看,另有数家三板公司也已达到公开发行的财务指标要求。

然而,业内人士也指出,尽管粤传媒的过会显示出“三板”公司通过首发上市方式进行转板的通道已经畅通,但通过存量发行方式直接上市,即所谓的“转板绿色通道”尚未真正建立,这主要是由于转板机制尚未建立。因此,真正意义上转板的破题尚需时日。
开基的风险是转嫁于基民的,监管层如何有效防范基金的投资行为?
封存愈久愈香醇一句短短祝福就能开启坛盖品尝浓醇酒香;友情就如一轮红日默默付出而无求一声轻轻问候!就是一束温暖阳光。己丑释怀
600813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2982
精华: 2
发帖: 488
在线时间: 7(时)
注册时间: 2007-04-26
最后登录: 2011-09-28
板凳  发表于: 2007-08-05   
三板会不会是掘金新天地

  http://www.jrj.com  2007年08月04日

  “转板”预期正浓,三板又迎来了和深交所主板A股账户合并的利好消息,一时间,三板市场风光无限。

  三板和我们日常交易的A股有啥不同,三板的投资风险在哪里——快来看看“箱长”打听来的最新消息。

  三板在哪里

  三板是什么?对不少新股民来说,这还真是一个问题。三板市场的全称是“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于2001年7月16日正式开办,主要是证券公司以其自有或租用的业务设施,为非上市股份公司提供股份转让服务,也成为退市后的上市公司股份进行继续流通的场所。目前在三板市场挂牌的股票有69只,其中包括水仙、粤金曼和中浩等。

  三板股票不一定能像A股股票那样天天交易,投资者可从股票简称最后的一个字符上识别三板股票的转让频率。每周一、二、三、四、五各转让一次,也就是每周转让5次的股票,股票简称最后的一个字符为阿拉伯数字“5”;每周一、三、五各转让一次,也就是每周转让3次的股票,股票简称最后的一个字符为阿拉伯数字“3”;仅于每周星期五转让一次的股票,股票简称最后的一个字符为阿拉伯数字“1”。

  三板的交易规则是这样的:股份转让日委托申报时间为9:30至11:30,13:00至15:00;股份转让以“手”为单位,每“手”等于100股;申报买入股份,数量应当为一手的整数倍,不足一手的股份,可一次性申报卖出;A类股份每股价格,最小委托买卖单位为人民币0.01元;B类股份每股价格,最小委托买卖单位为0.001美元;涨跌幅限制为前一交易日转让价格的5%。

  另外,眼下三板市场实行股份分类转让制度,净资产为负和为正的公司分别实行每周3次(周一、周三、周五)和5次(周一至周五)的转让方式。退市公司的信息可以通过代办股份信息披露平台查阅,网址是www.gfzr.com.cn

  目前,主板投资者如要交易三板股票必须开立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证券账户,只有通过拥有三板席位的券商,股民才能买卖三板股票。对于持有主板退市公司、原法人股市场(NET、STAQ)公司股份的投资者,需要办理相关确权手续(开设三板账户并确认股权),其持有的股份才能交易。

  在我市,国信证券是首批获得主办券商资格的券商之一,也是目前主办、代办股份转让公司家数最多的券商。

  有多少“转板” 可以重来

  粤传媒成功过会,从三板一步跨到A股主板,让市场对三板其他个股的“转板”充满遐想。“转板”公司的质地、业绩及发展前景等方面并不逊色于主板公司,所以股价上涨也有了较大的想象空间。那么有多少“转板”故事会重新上演呢?

  国信证券厦门营业部的有关人士说,对多数个股来说,目前政策不明朗,无法判断其转板的可能性。

  目前,非上市公司申请上市只能采取IPO的办法——经发审会审核通过后发行新股上市,没有特别的政策优惠。就目前情况看,除粤传媒之外的三板非上市公司基本上还不具备相应的上市条件。

  退市公司可以经过重组,在具备上市条件时申请重新上市,这只需向原退市证券交易所提交申请,不需经过发审会审核。但是,证券交易所一直未提交相应的重新上市的具体要求和程序,政策上是真空,因而也没有出现退市公司转板上市的成功案例。!

  7月30日,三板市场的粤传媒成功过会登陆主板,一改三板“只进不出”的历史。消息传出后,三板市场风起云涌,一连三个交易日来了个全线涨停,而后进入震荡,依旧金光闪闪。三板市场,会不会是掘金的新天地?
600813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2982
精华: 2
发帖: 488
在线时间: 7(时)
注册时间: 2007-04-26
最后登录: 2011-09-28
地板  发表于: 2007-08-05   
苦苦等待七年一朝出嫁 转板传奇现非典型模式
http://www.NetSun.com 2007年08月04日19:24 
      为这一天广州日报社等了7年。从2000年10月底,广州日报社通过资产置换拥有了清远建北(后改名为粤传媒)36.79%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开始,就一直谋求在主板上市,但受困于管理层三板转主板政策的不明确和大股东广州日报社内部发生的人事变动,几经努力均未如愿。
  粤传媒(400003)的高管和股民终于舒了一口气。
  7月30日,在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举行的2007年第92次工作会议上,审核通过了广东九州阳光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粤传媒)IPO申请,并将在深圳中小板上市,成为三板市场第一家成功转板的公司。
  目前在A股市场上市的博瑞传播、赛迪传媒等传媒股都采取的是借壳上市模式,只不过清远建北是在原NET系统(全国电子交易系统)上市的公司。
  借壳清远建北
  据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介绍,NET系统经过国务院主管部门的批准,由央行联合四大国有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华夏、国泰、南方三大证券公司等共同出资组建,于1993年4月28日正式在北京开通。而清远建北在1993年4月经广东省体改委同意,定向募集的15870万法人股在NET系统上市流通。
  NET系统开通后一度比较活跃,但好景不长,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波及中国,为了整顿证券市场的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国务院办公厅于1998年4月转发证监会《关于清理整顿场外非法股票交易方案的通知》。这样不仅全国各地近30家证券交易中心被迫停止运行,甚至连两家法人股交易系统——STAQ系统和NET系统(简称“两网”)也被牵连进去。
  1999年9月9日,两网正式停止运行,在NET系统上市的清远建北最低也跌到了0.18元,股民被严重套牢。
  因为股民意见太大,随后证监会在佛山连续召开了3次会议,专门讨论法人股市场的遗留问题。会上,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等学者建议,摘牌可以但要给出路,通过地方政府资产注入,作为历史遗留问题拿到A股上市。
  证监会采纳了这一意见,先后允许南海发展和海南航空等6家公司登陆A股。然而时隔不久,证监会又改变了政策,将剩下没有登陆A股的公司放在了大券商柜台上交易,2001年7月16日代办转让股份系统(俗称“三板”)正式开办,清远建北进入了三板市场。
  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2000年9月,《广州日报》通过其所属的广州大洋文化传讯有限公司,受让清远建北的国有法人股1466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6.79%,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广州日报社向上市公司注入了广州大洋文化传讯有限公司拥有的印刷业务、广州日报社招聘广告10年独家代理权、广州大洋文化连锁店有限公司95%的股权及现金3000万元。
  一波三折
  8月2日,中国人民大学媒介管理研究所所长宋建武教授回忆说,借壳清远建北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广州日报》的高层认为,管理层将很快出台三板转主板的政策,最迟在一年之内他们能够登陆主板。但谁也没想到后来的上市之路如此曲折,一等就等了7年。
  先是大股东《广州日报》发生了重大的人事变动,2002年1月,广州日报社原总编辑、清远建北法人代表、董事长何向芹被双规;2002年6月3日,广州日报原社长黎元江被双规,清远建北的主板上市被迫暂停。
  同时,传媒的特殊性和三板转主板的政策一直未能出台也影响了清远建北上市的进程。
  2003年年底,《广州日报》才拿到新闻出版总署准予上市的相关批文。
  2004年2月2日,清远建北(400003)与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转主板上市的推荐协议,当时的方案是直接转板上市。直到2005年7月粤传媒才披露,证监会受理了其股票的上市核准申请。
  可是管理层对三板转主板比较慎重,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政策。而且由于传媒业的独特性,粤传媒和大股东的关联交易过高,证监会的要求是关联交易不超过主营收入的30%。经过努力,2006年全年粤传媒的关联交易占主营收入之比从上年的39.67%大幅下降至30.46%。
  为了能尽快转板成功,之后公司对上市方案又作了调整,由“转板”变成了“升板”。2006年8月15日粤传媒发布公告称,为适应《证券法》修订的要求,董事会同意公司上市方案由直接转板上市调整为首发上市,至此,粤传媒的转板之路才逐渐明朗起来。
  不过宋建武教授向记者透露,此次粤传媒能够转板获批,是中央出于发展文化产业的考虑特批的,之前,宣传部门和证监部门进行了多次协调。而同属三板的久其软件就没那么幸运了,在7月31日未能通过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