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说说我所熟悉的经济学名流们(之一)-吴晓求的“光辉”历史
ericsony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836
精华: 25
发帖: 2623
在线时间: 2015(时)
注册时间: 2007-04-07
最后登录: 2016-08-09
楼主  发表于: 2007-08-25   

说说我所熟悉的经济学名流们(之一)-吴晓求的“光辉”历史

说说我所熟悉的经济学名流们(之一)-吴晓求
作 者: 1111 于 2001-9-27 17:44:28

说说我所熟悉的经济学名流们(之一)-吴晓求 
600775   09,27 14:19
【作者:flyhigh 电子邮件: 时间:2001.09.27 12:33:56 】

吴晓求长的酷似毛泽东,因而他在有一次去韶山毛泽东故乡参观照相留念时,照相的小老板特意请他坐在藤椅上摆出和毛泽东一样的姿势并在相片他的下颌点了一个点儿,简直象极了毛泽东。那张照片他一直摆在案头。

吴晓求能走到今天真是机遇使然。想当年下海大潮汹涌,校园人心躁动,有点激情的人都巴不得出去挣大钱,而他却挺安心地接着读书,学的是金融,后来又留校,教书混日子。据当年他的同学讲,吴晓求并非不想挣钱,只是前后思量,掂了掂自己的分量和能力,然后作罢。毕竟从江西农村能混到北京的大学教书,已如登天一般,安于现状算了。哪知时来运转,中国证券市场90年代中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突飞猛进。不仅需要大量学子投身证券行业,而且在学术理论上也需要有人加盟。人民大学历来是学术古董校,或说是思想古董校,在90年代初历以宁等人大声疾呼想把最基本的证券知识传达给社会时,人民大学的那些古董学究们,多是冷嘲热讽,唱反调。在这时候,如今被他的学生们吹捧为“中国证券理论先驱及奠基者之一”的吴晓求在直至95年左右仍在观望。研究过证券东西,但不敢涉足太深,也没有把自己的方向和证券业联在一起。

但后来,他看清了,证券业前途无量。于是他积极投身进去。但凭吴晓求那两下子贡献不出前瞻的证券理论,他和股票最初联系还是凭人大人的看家活儿-编书。他主编了一套大部头的证券知识丛书,并凭借人大校友在证监会的人脉使这套书成为证监会指定证券知识教材。 这一下名利双收。

吴晓求现在能有这样知名度主要有两个原因:1)中国人民大学随是现在逐渐堕落,但毕竟曾是一所名校,“*****办的学校”的名声更使它有少许神秘色彩。而在人大,按吴晓求的话说他是“填补人大学术上的空白”的人,通俗地说是站了在他之前人大没别人搞证券研究的空子。于是人大证券理论的代言人就只有他了。2)人大毕业生中搞新闻的很多,从央视到各主要媒体,人大人扎堆。当记者的多了,想采访各“著名经济学家”总想找个熟悉的。而吴晓求则是来者不拒,各种媒体曝光率极高,俨然学术权威的样子。一来二去,也就形成良性循环了。

名是机遇使然,而利则是他刻意追求的。凭着编书、讲课、办班,吴晓求挣的钱不足百万,真正能使他积累下如今几百万的身家,汽车别墅,还是凭炒股票。跟中财院的贺强一样,吴晓求也是很早就开始炒股,而且可谓痴迷炒股。在人大贤进楼9层人大金融证券研究所他的办公室里很早就装上股市即时行情,而他天天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等待开盘。

别看吴晓求一副证券权威的样子,靠自己分析炒股也是输多赢少。真正使他在股票市场赚到钱,还是靠他结交的股票大鳄们。证券界流行附庸风雅,到名校搞个博士、硕士是时尚,而大学又是学术腐败横行,巴不得巴结上有钱有势的人,两方一拍即合。吴晓求更是和中国股市第一庄的新疆德隆拉上关系,他组织了人大一批知名学者们到新疆讲学,听课的上至自治区主席,为德隆搞所谓学术公关挣足了面子。后来,德隆年年资助他的人大金融证券研究所。 德隆的北京研究部和新疆金信信托驻京办还很多年和人大金融证券研究所门对门在人大贤进楼9层办公。靠着他结交权贵们提供的内幕消息,他在股市上大发,如今仅常年在股市冲杀的资金就有4、5百万。但他还是对失去的更多机会痛心疾首,他经常懊悔地讲虽然德隆高层当时有人让他一定要买湘火炬,但他不知什吗原因没买,错过了一年半净赚10倍的机会。股民知道吴晓求是因为他经常评论股市政策,有些还很得人心,但如果你知道他本人是个超级股痴的话。他的那些评论,即使有的是正确的,也难有公正之名。

对吴晓求的学术水平,引用香港经济学教授张五常先生的话最适用:大陆的所谓著名经济学权威,往往名气很大,但一和他们讨论较深层讨论某一学术问题才发现他们真是知之甚少,肤浅得很,不知道他们整天在干什吗,怎吗出名的。反而往往是那些不出名的青年学者对前沿问题有真知卓见。不信大家可以去找找,看能找出吴晓求有什吗著述。但吴晓求的一大特点是别人不夸我自夸。他对其他经济学家基本上是嗤之以鼻,把他常常“深入批驳”他人观点挂在嘴边。前一阶段,他和其他四人“共斗”吴敬涟时被称为“五大”,给他高兴的合不拢嘴好几天。




当今中国这种人竟是著名学者,真是不幸!
--------------------------------------------------------------------------------
作 者: 老百姓 于 2001-9-27 18:52:08回复 回复 返回 
中国就缺少象美国国务卿鲍威尔那样高官投资股市,这也是悲哀!




人大吴晓求卷入德隆漩涡 欠款994万被告上法庭   
--------------------------------------------------------------------------------
[缥缈] 于 2004-6-14 13:12:19 加贴在 笑谈股金 ↑ 

人大竟被卷入德隆漩涡 欠款994万被告上法庭

2004年6月14日09:31 来源:[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 


  北京一广告公司日前起诉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要求其偿还委托理财款本金及利息

  这段时间,德隆系的负面新闻不断,曾与德隆有过合作的机构似乎也不能幸免:交行上海分行因代理德隆旗下公司的信托计划而被有关部门要求处理好8000万元的资金漏洞;重庆实业(000736)(相关,行情,个股论坛)也因德隆,上亿元的担保逾期;人大金融所最近被人告上了法庭……

  有关委托理财问题的“司法解释”迟迟未能出台,各地法院案头卷宗堆积如山。近日,一起涉及著名学府的类似案件浮出,合同纠纷审判缺乏法律依据的问题愈发突出。

  5月25日,北京今日阳光广告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今日阳光”)诉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简称“人大金融所”)、中国人民大学(简称“人民大学”)欠款纠纷一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

  人大金融所是在原人民大学证券研究所的基础上,由人民大学与德隆旗下的新疆金新信托公司、新疆屯河(600737)(相关,行情,个股论坛)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创办的。由于背靠中国著名学府,人大金融所核心专家阵容可观,拥有近20位颇具操作经验的投资银行人员和管理咨询、公司理财专家。该所的创始人是在国内颇有名气的证券专家吴晓求。作为被告方代表之一,他于5月25日到庭听审。

  原告要人大两被告还近千万

  案情的起因源自4年前的一份委托协议。

  2000年11月23日,今日阳光与人大金融所签订了一份《资产委托(受托)管理协议书》,约定将其在沪深股东账户内的3000万元现金全部委托给人大金融所管理。但约定期满时,人大金融所并没有按照协议归还本金,只给了今日阳光1120万元。

  此后,双方两次约定还款日期,但至2002年12月22日约定期满时,人大金融所仅归还了1380万元。这与约定归还金额相差994.4万元。

  由于人大金融所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因此今日阳光将人民大学作为第二被告,一并诉至法院,请求判令两被告向其支付994.4万元及利息,并承担此案的诉讼费用。

  公章真假影响合同效力

  然而,北京市一中院合议庭经休庭后认为,被告方人大金融所不具备诉讼主体资格,原告今日阳光应撤回起诉,或等待法院通知。

  对此,今日阳光表示,将回去商量决定是否将诉讼主体更换为人民大学。

  被告方人民大学及人大金融所认为:人大金融所从未与今日阳光签订资产委托管理协议书,而且这一协议书上并未加盖人民大学或人大金融所的正式公章,协议书上出现的“公章”,是犯罪嫌疑人金某私刻并加盖在协议书上的;因此本案应转入刑事诉讼程序,并请求法院驳回原告所有诉讼请求。

  记者从原告方了解到,涉嫌私刻公章的金某有硕士学历,为人大金融所的正式员工。

  一位代理过多起委托理财合同纠纷案件的律师告诉记者,“以研究所的身份受托理财的情况并不多见。”他介绍说,如果合同上的证章为真,属于个人盗用等,则无论个人行为还是公司行为,公司的民事责任都难以推卸,因为公司负有管理责任。同时,个人也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如果个人委托理财合同上的公章为假,则合同可能会被视为无效。

  合同无效的结果

  国浩律师集团(上海)事务所宣伟华律师分析,如果今日阳光诉人大金融所、人民大学的案件中,委托理财合同上的公章确系私刻,则合同视为无效。

  合同无效的结果即恢复原状,将委托理财的现金返还委托人;若委托理财已经造成损失,则根据损失产生的原因,看委托方、受托方哪方存在过错,根据过错大小确定承担损失的金额大小。

  但如果人大金融所不是企业法人或不是有一定资金的事业法人,或未经登记,那么,今日阳光就是找错对象了。但这里值得思考的问题仍然很多,例如,到底是谁操控了这个账号、这笔资金?会不会存在欺诈? (据财经时报 邓妍)



深交所大门被人灌入汽油并点火 
【 原创:江恩传人 时间:2004-6-14 20:04:02 】 
据深圳的朋友消息,今天下午5:30分,闭市后的深交所大门被人灌入汽油并点火,大为燃烧约40分钟才扑灭,请各位关注明天新闻。
现公安正在调查。




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 严重的诚信危机


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已进入危机四起的阶段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记者:童辰2004年06月16日 10:14:32


  “这是一次最全面的波动”

  针对目前股市上的异动,吴晓求如是评价。在15日大公资信评估公司的一个会议上,吴晓求还判断:中国资本市场已经进入一个危机四起的阶段。从上市公司、券商、中介机构到投资者都存在严重的诚信危机,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市场,“大家已经看不到未来了,”这位活跃的著名学者说。  

    他说,过去的银广夏也好,蓝田也好,问题都没有现在这么严重。因为,现在的问题是市场主要的参与主体——券商和类似的金融公司,尤其是私募公司,“大量委托投资回不来,有的违法,有的违规,相当多的已经没有了诚信。”

  “没有一个健康完善的资本市场,就不可能有一个强大的金融体系。”吴晓求认为一个好的金融体系不但要维持国家经济持续增长,还要能分散持续增长遗留下来的风险。与此同时,“百姓不能从GDP的增长中得到财富,也不是我们希望的。”

  吴先生认为,资本市场的赢利模式到了该反思的时候了,市场主体必须履行诚信义务,这些需要政府引导。他对现在大股东“很多没有诚信,关联交易,内幕交易”多次表示愤慨。

  风险被认为是当前资本市场最首要的问题。制度建设也被提到不可拖延的位置,“不能因为波动停止了制度建设,说得极端一点,目前资本市场的问题,80%是股权分裂造成的。”

  戴根有:让市场给评级机构打分

  危机是由市场的参与主体大面积失去诚信造成的,资信评估行业应该是诚信基础建设的力行者,但是,央行征信管理局局长戴根有指出,资信评估行业也存在失信问题。“极少数的(评级)机构,花钱可以买到3A”,他提醒,要防止全行业服务水平下降。“全行业失信行为过去是有过的,”戴局长提醒说。

  戴根有肯定了作为一个行业,资信评估业还是一个新兴行业,但是必须建立市场化的评级机构筛选机智,建立评级机构的后评价机制,“如果你老评不准,就应该从市场退出去。”

  考虑到中国国情,这位央行主管官员认为,中国的评级事业还得中国人自己来办。

  资本市场信用危机可能导致经济系统的崩溃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公司总裁关建中认为,根据世界各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史,资本市场信用危机可能导致整个国家、甚至全球经济系统的崩溃,令数十年积累的经济毁于一旦。“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主体,也是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高品质、专业化上市公司的信息广泛而自由传播是资本市场快速健康发展、加快进入信用时代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关建中认为,我国目前高品质信用信息严重缺乏、信用基础十分薄弱。他表示,只要“我们信用评级机构,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信用’地为上市公司、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提供专业化服务,那么,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资本市场的信用时代一定回到来!”

 




===============================


委托理财案追问人民大学金融所   
《南方周末》  2004-07-01



  □虽然存在诸多疑点,但现有的证据并不支持舆论对人大金融所的种种质疑。尽管如此,本次事件还是提醒各方:学术与商业必须廓清界限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投资银行部,吴晓求的办公室就在此内 娄林伟/摄
  □本报记者 王强

  “不接待。”所长吴晓求冷冷地说。话音刚传出,他的秘书就转身出来,迅速关上所长办公室的门。
  所长室外的大办公室里,稀疏在座的几个工作人员都抬起头来,警觉地观察着眼前这个陌生的闯入者。
  6月24日下午,本报记者在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以下简称人大金融所)经历了这样一幕。
  近日,因为一起蹊跷的委托理财纠纷(参见本版“背景”部分),人大金融所陷入了舆论漩涡。事件发生后,该所发表了语气坚决的律师声明,并对媒体采访采取了回避态度。


  金某私刻公章签订无效协议?

  按照人大金融所的说法,与北京今日阳光广告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今日阳光)的委托理财协议系金某私刻公章所签,所方并不知情,当属无效协议。

  由于海淀区人民法院已在4月28日判决金某犯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人民大学方面在随后的委托理财纠纷案中已将该刑事判决书作为本方证据提交,因此,尚未开始的委托理财案庭审已无多少悬念可言。

  金某是谁?在海淀区法院的刑事判决书中,记者找到了金某身份的正式描述:被告人金某(判决书中为真实姓名,本文省略),男,1962年2月8日出生于北京市,朝鲜族,硕士文化,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职员。

  但在采访中,人大金融所方面一直否认金是该所在职员工,否认的版本也出现了多个。

  记者发现,委托理财协议签订之后,金某曾于2001年6月23日和2002年7月13日发表文章,并于2002年5月17日就银广夏停牌问题接受采访,三次均使用了人大金融所的名义。由此可知,如果委托理财纠纷发生前金某确已离开人大金融所,那么时间也应在2002年下半年以后。

  今日阳光的律师称,2000年夏,金某曾组织部分教师为《北京青年报》进行上市前的辅导讲课(今日阳光系北京青年报的下属公司)。为联系讲课业务,金某向今日阳光出具了盖有人大金融所印章的介绍信和工作证。

  今日阳光方面承认,在委托理财纠纷发生前,并未与人大金融所的管理层有过接触。但签订协议后,有员工曾跟随金某到过人大金融所。

  今日阳光的律师称,纠纷发生后,人大金融所的管理人员梅君等人曾向今日阳光询问要求的赔偿数额等问题。

  “在接触过金某的人中,谁会相信像金某这样的人会私刻公章呢?”今日阳光的律师说。据其介绍,作为受害人,今日阳光对于有关金某私刻公章的刑事诉讼并不知情,直到今年5月19日双方交换证据时,才发现对方的证据中有刑事判决书,并发现金某的刑期在此前已经届满。

  据该刑事判决书所示,金某承认于2000年11月,在人民大学附近让他人为其伪造了公章,并使用该章与今日阳光签订了委托协议书。人大金融所的梅君等四人为该案出具了证言,北京市公安局出具了有关公章真伪的刑事科学技术鉴定书。

  6月28日下午,本报记者向海淀区公安局提出查阅相关预审案卷的请求,对方予以拒绝。

  记者调查发现,4月19日检察院对金某提起公诉,4月28日,海淀区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并当庭宣判。在诉讼调查和审判过程中,金某都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金的律师还将认罪态度好列为了辩护理由之一。

  6月25日上午,记者致电金某联系采访,金某表示不愿接受任何采访,随即挂断了电话。

  让人不解的是,北京地石律师事务所的王宗玉担任了金某的代理律师,但在随后的委托理财纠纷案中,该所的另外两名律师叶林和殷少平又担任了人民大学方面的代理律师。同一个律师所,一方面代理私刻公章者,另一方面又代理私刻公章的受害者。

  据查,北京地石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均系人民大学法学院的教师,该律所办公地点也在人民大学校内。


  人大金融所与德隆无关?

  6月初,人大金融所卷入委托理财官司的消息被媒体披露,多家网站随后转载,证券业界为之哗然。


  从现有的证据来看,这一委托理财纠纷案与德隆确无瓜葛。媒体之所以提出质疑,源自于人大金融所网站上的自我简介。

  德隆系在4月以后呈崩溃之状,包括金新信托在内,与德隆相关的金融机构均受理了巨额的委托理财业务,如今,这些业务危若累卵。

  6月16日,人大金融所就相关报道发表律师声明,认为媒体报道存在明显不实之处,并着重强调,纠纷发生前,人大金融所并不知道所谓的委托理财事宜。声明同时表示,该纠纷案与德隆无关,人大金融所与金新信托的课题合作关系于2001年6月已经终止。

  伴随着这场舆论交锋,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在人大金融所发表律师声明的同期,该所网站上的简介发生了明显的改动。

  原来的简介中写到: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FSI)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原中国人民大学证券研究所的基础上,经有关部门批准,由中国人民大学与新疆金新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屯河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的专业研究机构。

  修改后,该所简介变成了: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FSI)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原中国人民大学证券研究所的基础上,经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专业研究机构。

  “谁说修改了?”6月24日,所长吴晓求的秘书反问本报记者。

  记者随后登录人大金融所的网站,发现粗心的网站工作人员仅仅修改了首页下方的“研究所简介”,对于首页右边的“金慧人大CFA培训班简介”并未进行修改,其中关于金融所的简介仍然采用了旧内容。

  本报记者留存了修改前的网页。谨慎起见,记者又在互联网上找到了众多的人大金融所简介,这些简介无一例外地吻合了修改前的内容。

  由于吴晓求拒绝采访,记者无从核对简介修改与律师声明之间的关系。


  “谣言”为何产生?

  人大金融所与今日阳光诉讼案的另一个焦点是:今日阳光委托理财的3000万资金究竟去向何处?由谁使用?

  记者的调查表明,该3000万资金一直存放于由今日阳光开立的股票资金账户中,并未有过流出该账户的情况,资金损失则由于炒股亏损而致。

  一种合乎逻辑的解释是:此笔资金由受托方用于炒股,但使用委托方的账户。

  记者查看了今日阳光股票账户的交易清单,所购股票数量众多,难寻规律。当前也未有证据表明金某是否开立了其他的关联账户,更不能证实该账户与金新信托等机构的账户存在关联或一致行动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今日阳光的股票账户开立于大鹏证券万泉河路营业部。该营业部靠近人民大学西门,而人大金融所所在的贤进楼也就在人民大学西门入口右侧。

  从记者的调查过程可以看到,虽然存在各种疑点,但现有的证据并不支持舆论中存在的各种“猜想”。那么,“谣言”何以产生,并能传播得如此之广呢?

  在中国的名牌高校中,经济和法律等实用学科的教师在外兼职现象已经非常普遍。统计表明,国内上市公司有43.5%的独立董事来自于高校或科研院所。

  对于这种行为,除了存在影响教学研究的争议外,人们更多质疑的是这些学者发表各种言论的动机。

  此前,有媒体公开发表文章,对近年来存在的经济学者为利益集团代言问题进行了批判。

  2001年初,发生了包括吴晓求在内的五经济学家就股市问题论战吴敬琏的事件。当时正值中科系雪崩、庄家吕梁曝光,加强监管的舆论高涨,而德隆系却也正在逆水行舟、迅速扩张。

  在这次因诉讼事件引发的质疑声中,人大金融所还需要提供更多的事实来澄清它与金新信托等公司的关系。

  采访中,记者在位于人民大学贤进楼的人大金融所发现,906房间的门口有两块牌子,一为“培训部”,二为“投资银行部”。当记者就此询问时,该所有人士称投资银行部仅仅进行咨询工作,而吴晓求的秘书却否认该投资银行部属于人大金融所,并表示该投资银行部是合作单位放在所里的,但是他拒绝回答合作单位是谁。


  □背景

  人大金融所卷入委托理财诉讼

  5月25日,北京今日阳光广告有限责任公司(今日阳光)诉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人大金融所)、中国人民大学欠款纠纷一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第9法庭公开审理。

  原告在起诉书中称,2000年11月23日,今日阳光与人大金融所签订了一份《资产委托(受托)管理协议书》,约定将其在沪深股市账户内的3000万元现金全部委托给人大金融所管理,受托方承诺给予委托方不低于112%的年回报。

  但两次延后了约定期,至2002年12月22日约定期满时,人大金融所仅归还了2500万元,与约定归还金额相差994.4万元。

  由于人大金融所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因此今日阳光将人民大学作为第二被告,一并诉至法院,请求判令两被告向其支付994.4万元及其利息。

  被告方人民大学及人大金融所答辩称:人大金融所从未与今日阳光签订资产委托管理协议书,而且这一协议上并未加盖人民大学或人大金融所的正式公章,协议上出现的“公章”,是犯罪嫌疑人金某私刻并加盖在协议上的。

  据调查,欠款纠纷案开始前的2004年4月28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已作出刑事判决,认定金某犯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判处拘役5个月。由于判决执行以前的羁押期可充抵刑期,所以金某的刑期在2004年5月12日后已告结束。

  截至记者发稿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尚未通知双方重新开庭审理的日期。
 
 
 
 

据说,金融所是挂靠   
--------------------------------------------------------------------------------
[流水之沙] 于 2004-7-2 9:49:23 加贴在 笑谈股金 ↑ 

所以和学术无关,就是盈利机构。上面文章提到的梅君是不是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公司的那个,呵呵,那样的话可能是吴小球的弟子。

描述
快速回复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