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退市股重组真划算
huohu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562
精华: 20
发帖: 1846
在线时间: 1083(时)
注册时间: 2007-02-26
最后登录: 2014-12-28
楼主  发表于: 2007-09-03   

退市股重组真划算

管理提醒: 本帖被 xnxn 执行加亮操作(2007-09-03)
广东方达一分钟“吞下”S*ST源药

2007年09月01日 05:10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全景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全景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全景网联系(86755-83247179、83990201、xxsq@p5w.net)

--------------------------------------------------------------------------------

 
  在昨日拍卖会上,以71.88万元竞得41.09%股权
  证券时报记者  李 沫  蒋 晔
  本报讯 在各方的期待中,S*ST源药(600656)41.09%股份共计61669440股法人股拍卖于昨日如期进行,广东方达集团成功拍得该部分股权,不仅标志着S*ST源药即将在资本市场揭开新的篇章,也使华源集团的重组显现出一线曙光。
  一分钟拍卖
  S*ST源药股权拍卖会昨日在上海拍卖行如期举行,在*****了60多人的拍卖厅中,方达集团副总裁许志榕坐在第一排最显眼的位置,显得镇定自若。在这次拍卖中,许志榕代表东莞勋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其个人参与竞拍,拍得的股权将按一定比例进行划分,而前者正是方达集团董事长麦校勋为重组S*ST源药专门成立的投资公司。
  下午两点钟,拍卖正式开始。主持人在宣读完拍卖事项后,报出拍卖价格71.88万元。许志榕立即高举508号牌,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应价者。随后,在主持人的几番询问下无人参与竞拍,方达集团在短短一分钟内成功拍下了S*ST源药41.09%股份。记者还来不及回味拍卖的全过程,许志榕已经匆匆走出拍卖大厅,通过电话向各方报告喜讯了。
  此次S*ST源药股权拍卖对竞拍者的要求相当高,首先,竞买人应与中国华源生命产业有限公司就S*ST源药重组达成意向;其次,竞买人要保证S*ST源药在今年底完成股改,并在2007年度报告公布后恢复上市;第三,竞买人应承诺将净资产不低于6亿元人民币、且三年盈利的业务资产注入S*ST源药。这为竞买人设下了三道门槛。据悉,此前包括方达集团在内,约有3家企业表示了竞拍意愿。在昨日的拍卖现场,记者也发现了另外两家竞拍者的身影,然而在整个拍卖过程中并没有出现3家竞拍的场景。
  许志榕在事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拍卖价格高出预期,但仍在1000万元的心理承受范围之内,因此对这一拍卖结果相当满意。对于采用司法拍卖途径解决S*ST源药的股权归属,许志榕表示,利用市场途径解决各种债权问题对于各方来说都极为有利,上市公司借此可以重获新生,中小股东的利益得以保护,方达集团成功迈向资本市场,也给华源的重组带来更多信心,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股改重组同时进行
  从去年底开始进行尽职调查以来,方达集团对S*ST源药的重组可谓百转千回。“早知道重组这么困难,我们说什么也不重组了!”回忆起这段经历,许志榕脱口而出。“当时我们考察了3、4家上市公司,之所以选择S*ST源药是因为公司4.3亿元的债务有限,风险可控,同时作为华源集团麾下一员,在资本市场也具有一定知名度。但重组的困难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必须通过方方面面的力量才能解决,现在终于找到了方向。”
  为重组S*ST源药,方达集团付出的价值不菲。许志榕给记者算了笔账,S*ST源药账面有1.8亿的窟窿要填补,保牌需要5000万元,还要为华源生命、华源集团偿还1.5亿元债务,重组成本高达3.8亿元。另外,S*ST源药还有4.3亿元银行债务。许志榕表示,这部分将通过注入优质资产、提升上市公司业绩,从而改善公司的现金流,最终与债权银行协商解决。  虽然如期在8月31日之前获得股权,但是方达集团对S*ST源药的重组之路才刚刚开始。许志榕告诉记者,现在时间非常紧迫,下一步将同时推进股改和重组工作,通过资产剥离和置换,改变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最终实现恢复上市。据悉,经过与靖江市政府的协商,S*ST源药下属的江山制药等三块资产将转让给靖江市政府。另一方面,方达集团将旗下的节能环保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使S*ST源药能在2007年扭亏为盈,恢复上市地位,完成“保牌”任务。股改工作也将同时进行,争取在2008年使S*ST源药以崭新的面貌亮相资本市场。
  “在重组问题上,我们已经取得了包括债权银行在内的多个方面的支持,计划先使S*ST源药脱胎换骨,然后再改名换姓,这就相当于在废墟上建立一个新的王国。”许志榕一脸兴奋地说。
  对于今后S*ST源药的发展,许志榕充满信心,他表示,未来公司将形成民营资本、国有资本、管理层持股相结合的、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下做大节能产业,向始终做受人尊重的企业这一理念不断前进。
  方达集团对S*ST源药的重组也受到市场肯定。昨日,华源系下*ST源发和*ST华源股票纷纷涨停,分别报收于6.09元和6.03元。


看完了老八股的凤凰重生。感觉三板的退票重组真划算。
36用的着花这么多钱吗?还有44、49......
只要转板政策一出,三板就成香饽饽了,要比武招亲了。
先知先觉的公司已经动手了,又一次原始股机会摆在大家眼前了。
小草:huohu            千江:火狐
从头再来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7379
精华: 0
发帖: 98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08-18
最后登录: 2007-12-24
7楼  发表于: 2007-09-03   
引用
引用第2楼从头再来于2007-09-03 01:52发表的  :


400055"国瓷3"经过湖南省及地方政府的多方努力,国瓷大多数违轨担保、同银行纠纷被暂缓执行,“国瓷”主营明明盈利、再次计提费用不知为那般?往年计提的大股东占款,去年大股东鸿仪清欠3.6亿后、这3.6亿也没有被冲回?莫名其妙?看来“国瓷”的毛腻不少!


400055"国瓷"造假、不说2004年和2006年大量坏帐计提。单单2005年经过追溯调整计提、每股巨亏5元多,国瓷总股本1亿多一点,当年计提多达5个亿(国瓷为嘉瑞、亚华等上市公司和子公司违轨担保8个亿)。同是“鸿仪”控股的另外几家湖南上市公司(嘉瑞、张家界、亚华等)已重组恢复上市或股价满天飞。国瓷违轨担保8个亿、多数是为“鸿仪系”的另外几家上市公司违轨担保;“鸿仪系”另外几家湖南上市公司已恢复上市,说明另外几家“鸿仪系”湖南上市公司具有还贷能力、国瓷为嘉瑞、亚华等上市公司违轨担保应该取消把计提坏帐冲回来!400055"国瓷"04、05、06年连续对违轨担保进行了大量坏帐计提,加上去年大股东鸿仪清欠3.6亿,现在应该把大量坏帐计提冲回来!06年国瓷主营盈利2000万,07年国瓷中期主营盈利近900万,如果不重复计提国瓷06、07全年每股收益接近0.2元附近,现在国瓷还明目张胆超额计提隐瞒利润,国瓷在主板连续几年违轨担保,管理层装聋作哑!退市到了三板、证券管理协会还不是一个熊样!悲哀的中国中小投资者被利益集团玩弄于掌骨之间!悲哀啊!
lsanht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992
精华: 3
发帖: 3096
在线时间: 1168(时)
注册时间: 2007-03-16
最后登录: 2008-09-01
6楼  发表于: 2007-09-03   
看来还是环保值钱阿
2000多万估计就是为了买政府的那块债,可能内部有门路可以要回钱来了
山顶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2553
精华: 4
发帖: 1980
在线时间: 3546(时)
注册时间: 2007-04-20
最后登录: 2009-01-05
5楼  发表于: 2007-09-03   
   
雙魚 离线
级别: 新手上路
UID: 7359
精华: 1
发帖: 32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08-17
最后登录: 2009-08-16
4楼  发表于: 2007-09-03   
但是华源集团是国务院指导的央企重组,华润又是资本市场的大哥大,应该说S*ST源药是个例,没有幕后好的实力背景ST,退市股也很难脱胎换骨
华山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8
精华: 93
发帖: 10718
在线时间: 5319(时)
注册时间: 2006-11-30
最后登录: 2024-08-13
地板  发表于: 2007-09-03   
9.8亿的窟窿最终通过资本市场的游戏由市场来承担,实现多方共赢,从此中国资本市场少了一堆拉圾,多了一支兰筹。
三板问题解决的进度与力度,取决於投资者觉醒度

(注:本人保证在论坛所有发言均是真实意思的表示,但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务必谨慎)
从头再来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7379
精华: 0
发帖: 98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08-18
最后登录: 2007-12-24
板凳  发表于: 2007-09-03   
引用
引用第1楼从头再来于2007-09-03 01:14发表的  :
400055"国瓷3"【2007年中期概况】营业收入8900.9(万元)、营业利润1045.6(万元)
400055【2007年中期概况】

【1.主营构成】
【2007年中期概况】
.......


400055"国瓷3"经过湖南省及地方政府的多方努力,国瓷大多数违轨担保、同银行纠纷被暂缓执行,“国瓷”主营明明盈利、再次计提费用不知为那般?往年计提的大股东占款,去年大股东鸿仪清欠3.6亿后、这3.6亿也没有被冲回?莫名其妙?看来“国瓷”的毛腻不少!
从头再来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7379
精华: 0
发帖: 98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08-18
最后登录: 2007-12-24
沙发  发表于: 2007-09-03   
400055"国瓷3"【2007年中期概况】营业收入8900.9(万元)、营业利润1045.6(万元)
400055【2007年中期概况】

【1.主营构成】
【2007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  |
|                   |(万元)    |(万元)    | (%)  |收入比例(%) |
├────────────┼─────┼─────┼───┼──────┤
|陶瓷行业(行业)          |    8900.9|    1045.6| 11.75|      100.00|├────────────┼─────┼─────┼───┼──────┤
|日用瓷(产品)            |    2804.1|    -179.3| -6.40|      31.50|
|特种陶瓷(产品)          |    613.2|    136.3| 22.23|        6.89|
|电瓷(产品)              |    4907.6|    1064.8| 21.70|      55.14|
|建筑陶瓷(产品)          |      71.3|    -36.3|-50.90|        0.80|
|其他(产品)              |    504.6|      60.1| 11.91|        5.67|
|合计(产品)              |    8900.9|    1045.6| 11.75|      100.00|

└────────────┴─────┴─────┴───┴──────┘

经营情况评述:
【2007年半年报】
    (一)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公司 2007 年 1—6月净利润为-31,704,261.75元,其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因银行借款逾期计提财务费用所致。由于公司存在大量到期未偿还债务、对外担保连带清偿责任等事项,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生产经营业务萎缩,财务状况严重恶化,维持日常运转的货币资金严重短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公司管理层将努力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克服困难,积极做好各项工作。公司董事会将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寻求重组机会,使股东权益遭受的损失最小化。



    1、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情况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营业务 
分行业或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利润率 
  分产品                                                     
                                                        (%) 
  分行业     
医药行业                      0                  0      0   
陶瓷行业        89,009, 263.18        78,553,211.31    11.75 
  分产品     
  日用瓷          28,041,262.33        29,834,589.57    -6.4 
工艺瓷                      0                    0        0 
特种陶瓷          6,132,152.95        4,768,938.81    22.23 
  电瓷            49,076,053.94        38,427,767.93    21.7 
建筑陶瓷            713,488.01        1,076,688.49    -50.9 
其他              5,046,305.95        4,445,226.51    11.91



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陶瓷行业是国家的传统产业之一,属于手工劳动密集型产业。公司目前规模尚属国内陶瓷业大型 企业,但与国内龙头企业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受资金短缺影响,规模效益潜能尚未完全发挥。 公司正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增加采购,扩大生产,开拓销售市场,逐步体现规模优势。  资金短缺是制约公司发挥规模优势的重要因素,面对原材物料涨价趋势,公司从筹措资金入手, 加大力度缓解资金匮乏的矛盾。控制各项费用,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深化内部改革,精简机构和人员,实现内部机制的根本转变;强化物资供应,降低采购成本;强化产品销售,控制销售费用。通过内部挖潜,消化不利因素,巩固企业在市场的产品占有率和地位。




经营情况评述:
【2006年年报】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1、报告期内总体经营情况 
    2006 年,在本公司董事会及经营层的积极努力下,通过拓展经营业务、大力“清欠”等措施,以 “稳定生产经营,实施整顿重组,化解公司风险”为主要目标,基本维持了生产经营的有序运行。 
    报告期内,陶瓷、医药行业竞争更加激烈,面对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形势,公司立足主业,调整经营策略,推进公司内部调整,充实经营班子力量,深挖自身潜力,消化外部不利因素,向管理要效益,经营有所改善,但由于公司历史遗留问题过多,财务费用负担过重等因素,致使全年业绩亏损。 
  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90,067,993.23元,实现主营业务利润 19,855,740.76元,净利润为-88,791,937.25 元。本公司董事会及经营层在 2006 年里积极努力地推进资产重组,也提出了很多思路,设计了很多方案,但由于外援力量不足以及银行债权人等方面的因素,导致设计的许多方案没有完成或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2、主营业务及其经营情况 
    (1)主营业务范围:日用瓷、电瓷、工艺瓷、建筑瓷、卫生瓷、耐火材料、纸箱、瓷用花纸的制造、销售,自营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出口和本企业所需的物资及设备的进口业务,杂件印刷,陶瓷技术服务;胶囊剂、水针剂、粉针剂、冲剂制造与销售。
描述
快速回复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