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令人心寒的达尔曼圈套
y1y3y2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99
精华: 18
发帖: 3493
在线时间: 1637(时)
注册时间: 2006-12-12
最后登录: 2022-04-07
楼主  发表于: 2007-09-05   

令人心寒的达尔曼圈套



令人心寒的达尔曼圈套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张正平   日期:2005年02月05日 

文章内容:
    *ST达曼2月3日的一纸公告,彻底将公司蒸发。法院查封了公司所有的位于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城科技产业园内的达尔曼大厦配套工程房地产,下浮估价之后仍被流拍,最终以保留价3894.0285万元抵债。早在去年深秋,了解*ST达曼内情的陕西证监局有关人士这样描述公司当时的状况:“现在的达尔曼只剩下了一张营业执照,再过几天,恐怕连放这张营业执照的地方都没有了”。没想到这句谶语在几个月后成真。曾被誉为“中华珠宝第一股”的西安达尔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经历了“ST达曼”、“*ST达曼”、“暂停上市”之后,最终落得人去楼不在的悲剧下场。2月3日公司被暂停上市,复市的可能已经没有。
  “达尔曼”是英文钻石的音译,公司在8年前刚上市时曾营造出辉煌的形象,上市首日便大涨175%,以20.10元报收,而1998年4月17日,该股竟一度冲至51.7元的天价。然而自2003年下半年开始,公司所谓的经营突然急转直下,截至2004年6月末,公司亏损14.44亿元。到2004年12月30日,达尔曼股价更是跌破1元,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第一家“仙股”。
  究竟是什么使达尔曼从“钻石”变成今天的“形影皆无”?从去年6月1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相关人员的谴责,到今年1月27日西安市人民检察院对许宗林采取强制措施,以及许宗林的至今在逃,我们不难发现,许宗林作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一手操纵了公司的灭亡。经西安市人民检察院调查,1996年至2004年7月,许宗林利用职权,指使公司财务人员先后从控股的几家公司,以“货款”往来款名义转往疑犯李晓明控制的深圳、珠海几家公司共计人民币4.83亿余元,其中3.34亿余元转回西安达尔曼实业公司,1.49亿元转入深圳10余家公司。许宗林、李晓明将其兑换成美元,且将其中1000万美元转入许宗林和其妻和立红在加拿大的私人账户,据为己有。
  单就公告上来看,其立案侦查的主要问题是,2003年度公司有重大违规担保事项,涉及人民币34530万元,美元133.5万元,质押事项涉及人民币51843万元,合计存单52743万元,而这些巨额担保和质押都未按照证监会的要求及时向投资者予以披露。但是事情远没这么简单。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日常的所谓经营中,许宗林通过由其控制的香港公司与达尔曼签订虚假的销售合同,一方面以此合同为依据向银行骗取巨额贷款,另一方面通过此合同将巨额利润和货款滞留在其香港公司账上,为其后来出逃埋下了伏笔。2003年年末,该公司号称拥有超过22亿元的资产,而这些资产的背后却隐藏着西安市9家银行对达尔曼及关联企业高达12.79亿元的巨额贷款和担保贷款。
  从2003年起,许宗林便长住加拿大,遥控指挥达尔曼的经营,也就是在2003年,达尔曼的违规担保和质押事项达到了顶点。不能容忍的是其多年来一直经营的弥天大谎:媒体披露,每年公司都会制定一些所谓的经营计划,制作完全虚假的原料入库单、生产进度报表和销售合同等。为了做到天衣无缝,相关销售发票、增值税发票的税款照章缴纳,上千万的税款一分不少交。据粗略测算,达尔曼几年来用于作假的成本,包括利息、税款等达数亿元。更有人说,其上市以来至少90%以上的收入都是假的,有四五亿资金可能已通过深圳的地下钱庄“洗”往海外。*ST达曼骗财圈套靠欺骗上市、靠虚假经营套取资金,是名副其实的圈钱无底洞。其欺诈手段之恶劣,恐怕所有绩差股都难出其右。*ST达曼令所有监管程序形同虚设的教训,足以警示监管漏洞之祸。
mt108 离线
级别: 新手上路
UID: 7625
精华: 1
发帖: 29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08-31
最后登录: 2007-10-31
沙发  发表于: 2007-09-05   
许宗林之类不绳之以法,难平民愤!!!十分同情楼主<你的前几个贴子都看了>,俺同病相怜.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