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广州日报纳税额居中国报业首位
sssssu 离线
级别: 新手上路
UID: 7125
精华: 0
发帖: 19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08-04
最后登录: 2009-07-31
楼主  发表于: 2007-09-09   

广州日报纳税额居中国报业首位

大洋新闻 时间: 2007-09-09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周志伟 胡云
  新闻点眼:昨天,2006年度中国纳税百强系列排行榜在北京公布,广州日报社以1.4423亿元在新闻出版业名列前茅(位居中国报业之首)。
  纳税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光荣而神圣的义务,透过这组由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权威数字,人们看到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多缴税收、多为社会做贡献的d报身影。透过日均发行量180万份,日均版面达到80版(含地方版)的《广州日报》,人们也看到了d报工作者努力工作结出的硕果。        本专题撰文:本报记者 周志伟 胡云
  作为广州市委的机关报,广州日报人从《广州日报》诞生之日起就深谙自己肩上的社会责任。作为d报,《广州日报》必须不断强化报纸的权威性,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宣传d的方针政策,“寓教育于谈天说地之中”;而作为一张置身于激烈市场竞争的特大城市的主流报纸,《广州日报》则必须不断地丰富自身的内容,为广大读者提供贴身的生活信息,使d报也能够适应市场需求,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广州日报人还深谙,《广州日报》只有不断提高报纸的内容质量、增加报纸的发行量、不断提高印刷能力和不断改善员工的素质,才能在报业竞争中立于潮头,才能每年为国家多缴纳税收、多做贡献。
  组合式运作
  全力转动市场魔方
  《广州日报》能做到这点,关键之处在于报纸的核心竞争力在起作用。《广州日报》的核心竞争力由内容、发行、印刷、广告、品牌、团队六个方面构成,在不同的时期和面对不同的情况,他们会以其中一个方面为主,辅以其他方面的配合,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市场竞争力量。如果用一种形象的比喻去说,内容、发行、印刷、广告、品牌和团队就是“市场魔方”的六面体,我们会根据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需要不断地扭动“魔方”,从而形成不同的组合,并以组合的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最终占据了报业的潮头,从此长盛不衰,这些都在《广州日报》多年来的发展中得到了验证。
  渐进式改版
  全面提升报纸内容
  从2005年11月开始,《广州日报》开始了新一轮的渐进式改版工作,在强化权威性、服务性的同时,增加了报纸的知识性、信息性、直观性和数字化。
  这其中,堪称世界报业首创《导读与索引》的推出获得读者和业界的一致好评,结合了网站首页与搜索概念的《导读与索引》版,为读者的快速阅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而《国际科学》、《和谐人居》等版面的推出,在丰富读者知识面、拓展视野的同时,也为读者的生活提供了很好的帮助;设立《新闻蓝页》版和《评论》改版,则在深度报道和解读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吸引了高端读者的关注;而理财周刊、休闲周刊、时尚荟以及游天下、家天下、车天下等生活资讯类周刊的推出,则全方位满足了读者的需求,成为他们生活、工作的好帮手。与此同时,发行、广告、品牌等工作的同步推进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它们将改版的效果进一步“放大”,使d报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利器。
  推进式发行
  全面提升d报影响
  一张d报是否有社会影响力,除了内容能够为读者喜闻乐见外,更重要的硬指标就是发行量。10多年来,《广州日报》在提高发行量,不断增加市场份额方面一直在努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早在1997年,广州日报社就斥资10亿元打造出亚洲最大的印务中心,为报纸的发行增长提供了核动力,同时使领导“厚报”潮流成为了现实,《广州日报》因此迈进百万大报的行列,成为了华南地区的第一大报。其后,印务中心先后进行了两次技术改造,总投资达到了15亿元,每小时的印力达到了564万对开张,印力的提高为《广州日报》的发行量在去年达到日均165万份立下奇功。
  就在一些报纸探讨最佳效应发行量时,广州日报人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宁愿增加成本也要不断提高发行量,以进一步提升d报的社会影响力。经过一年的努力,《广州日报》的发行量在今年达到了日均180万份,并朝着日均200万份的大关迈进,为此,广州日报社增加了上亿元的成本,并准备斥资数亿元对印务中心进行第四期技术改造,广州日报人却认为尽管成本增加,但这带动了d报的社会影响力,不仅扩大了d报的正面引导作用,发挥了政治优势,还为广告商提供了有价值的传播平台,进而支持了经济增长。
  高瞻式推广
  全面提升广州形象
  在品牌推广方面,《广州日报》一直坚持把报纸的发展和广州这座城市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以高起点、高瞻式的推广提升广州、《广州日报》的形象。
  今年4月起在央视等全国媒体播映的《新广州 大未来》公益形象宣传片,把广州包容、开放、进取的城市性格演绎得入木三分,同时也把《广州日报》和广州对未来愿景的诉求紧密联系,既展示了《广州日报》的鲲鹏之志,也饱含了对广州发展的良好祝愿。同在4月举办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广州会议”,以“亚洲金融危机十周年回顾与反思”为题,汇聚了国内重要的经济学家,结合当前财经形势,为广州市民、全国读者奉献了一场高质量的观点交锋,也使彼时的广州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7月,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跨越九七、十年辉煌”系列活动在“高端访谈”等报道的配合下,风行全城,成为回归十周年活动的亮点。而同期进行的香港回归百版特刊的广告招商工作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这再次证明了d报在报业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持久式培训
  全面提升员工素质
  一张d报要有活力和持久力,人才的引进、培养是十分关键的。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广州日报社就开始到全国著名高校引进高素质人才,并在1998年成立了全国新闻界首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多年来,广州日报社引进的高素质人才近700人,其中引进的硕士生、博士生超过200人,在新员工进入报社后,报社每年都会在自建的培训中心实行新员工的培训,还实行了请进来、走出去的多种类培训方式。从2000年开始,报社每年都会挑选15~20名骨干员工赴香港进行为期8天的新闻报业培训。此外,每年还派出多名优秀员工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进行培训。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还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合作,每年对广大员工定期进行业务交流和培训,至今已经8年,并在近两年举办对外的新闻采编管理高级研修班,将d报的新闻培训延伸至社会。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追求最出色新闻、塑造公信力媒体”是广州日报人永恒的信念,在这一信念的支持下,广州日报人有信心不断玩转“市场魔方”,一直为社会多做贡献。

中国新闻出版业纳税百强
      (注:本表仅列前10名和广东的单位)
      名次 地区 企业名称 纳税(万元)
      1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4855
      2 广东 广州日报社 14423
      3 北京 北京人教教材中心 12683
      4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9199
      5 上海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8739
      6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8382
      7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7124
      8 广西 广西日报社 6105
      9 上海 新闻报社 6051
      10 四川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 6045
      39 广东 南方都市报社 3086
      77 广东 羊城晚报社 1738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