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建行期权----比中航油大10倍的损失!
ericsony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836
精华: 25
发帖: 2623
在线时间: 2015(时)
注册时间: 2007-04-07
最后登录: 2016-08-09
楼主  发表于: 2007-09-11   

建行期权----比中航油大10倍的损失!

老鲁 :07-09-08 21:35   

中国官僚轻视期权价值,中航油如此,贱卖期权,导致极大损失。建行更甚,白送期权,损失大10倍!
中航油亏损5.5亿美元, 建行送期权带给中国人的损失更大,达1000多亿人民币。
外行啊,冤啊!
下面文章作者是外行, 配股怎么会导致期权无效?


建行发A股新疑:美国银行期权是否有效
《华夏时报》 2007年09月08日 02:47
本报记者 贺江兵 北京报道

  建行即将发行的90亿股A股占到了总股本的3.85%,多家证券公司估计将募集到资金700亿元人民币左右;美国

银行从汇金手中再购得建行总股本11.71%,只需支付640亿元人民币,净赚1500亿元左右。

  中国建设银行(0939.HK)股改上市时,引进美国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但是美国银行花25亿美元从*zy汇金公

司购得建行9%股权。另外,美国银行签署购买建行期权协议,在2011年前将从汇金购买建行股份至19.9%,但是,

美国银行至今并没有行权。

  9月7日,建行回归A股在中国银监会过会,通过增发90亿股A股并没有什么悬念。问题是,当时建行与美国银行

签署出卖股权期权时并没有考虑到增发A股,增发A股意味着老股东获得更多利益,每股净资产将会大幅增加。当年

美国银行购买建行股份时,出价高于建行每股净资产,发行A股后,美国银行如果按协议从汇金手中购买11.71%的

股份将会低于或等于每股净资产。

  上海严义明律师事务所严义明律师则认为,美国银行与建行在2005年6月签署的购买股份期权协议是有效的。部

分证券分析人士认为,前提条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个协议应该考虑修改或取消。

  建行归A谁最开心?

  当然是美国银行。

  《华夏时报》通过计算发现:以9月7日外汇牌价计算(100港元兑换96.83人民币,100美元兑换754.11人民币)

,建行在香港IPO定价是每股2.35港元,合人民币2.275505元,如果美国银行在2008年8月之前行权,要按IPO的每股

1.03倍支付,计每股2.34377015元人民币;按照建行招股说明书数据,如果美国银行要达到持股建行19.9%的比例

,需要从汇金公司手中购买11.71%股份,计27364991736股。

  接下来就简单了,美国银行要取得剩下的大约273.6亿股需要支付汇金多少钱呢?64137250785元人民币,大约

641亿元人民币,折合美元85亿元。

  发行90亿股A股占建行总股本的3.85%,多家证券公司估计会募集资金700亿元人民币左右。美国银行从汇金手

中购得建行总股本11.71%只需支付640亿元人民币。

  按市场人士估计,建行A股上市后要卖到8元人民币,这样,美国银行仅从汇金购买的11.71%建行股份就大约能

赚到1500亿元人民币,合200亿美元。未来,美国银行持有建行股份到19.9%时,其在建行的总投资将达到115亿美

元。

  两年前的协议

  本报之所以按上述方法计算,源于两年前建行与美国银行之间的一纸期权协议。所谓的期权,就是一种能在未

来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特定资产的权利。

  按照双方的协议,美洲银行可以于建行全球发售日后随时全部或部分行使认购期权(于2011年到期),行权价

格为以下两种价格较高者:一是截至行使日期止,建行的每股账面值1.2倍;二是一个浮动价格,在2007年8月29日

之前为此次IPO价格,于2007年8月29日之后增加至以上价格的103%,于2008年8月29日或之后增加至以上价格的

107.12%,于2009年8月29日或之后增加至以上价格的112.48%,于2010年8月29日或之后增加至以上价格的118.1%



  建行首创的期权协议显然不是什么好的方式,明显的例子是,其后中行、工行在引进战略投资者时均未采纳这

种方式,其他中小银行也都没采取这种方式。

  协议是否还有效?

  问题是,当时建行与美国银行签署出卖股权期权时并没有考虑到增发A股,增发A股意味着老股东获得更多利益

,每股净资产将会大幅增加。当时,美国银行购买建行股份时,美国银行出价高于建行每股净资产。专业人士认为

,在当时汇金出卖9%股权给美国银行价格是合理的。

  发行A股后,美国银行如果按协议从汇金手中购买11.71%的股份将会低于每股净资产。

  招商证券认为,建行90亿股A股发行后,2007-2009年每股净资产分别调整至1.73元、1.99元及2.14元,维持3.5

倍PB估值预测,排除汇率因素后得出合理估值为7.3港元,相当于2008年预计市盈率的18.3倍。

  另外,建行人员素质是四大行中最好的,在29.5万员工中,大专以上占75%,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是最高的

,亦是盈利能力最强的。建行的优势远不止这些。故不能简单用每股净资产衡量估价是否合理。

  严义明律师认为,美国银行与建行在2005年6月签署的购买股份期权协议应该得到尊重,建行在香港和上海IPO

时均公开了协议内容,他进一步解释说,建行上市是2005年,内地处于大熊市,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概念股持不乐

观的态度。直到2006年工行上市时,这种局面才得到改变,建行股改时是敲人家的门,“买点我们的股份吧”;工

行股改时是人家敲我们的门“让我们买点工行的股份吧”。作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先驱者,建行做出一定的牺牲

是必然的。部分证券分析人士认为,前提条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个协议应该考虑修改或取消。
ericsony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836
精华: 25
发帖: 2623
在线时间: 2015(时)
注册时间: 2007-04-07
最后登录: 2016-08-09
沙发  发表于: 2007-09-11   
JTfoxhunt :07-09-08 21:35   
数子游戏罢了,2005年到现在,投资A股会是多少倍?998.23点时有几个敢买?1700点一线时多少人还留到今天?

------------------------------------------ 

老鲁 :07-09-09 08:36   
买股赚了是因为运气+眼光, 可是期权不同
我是说中国当官的的小看了期权的价值
几乎白送
------------------------------------------ 

海中漫步 :07-09-09 09:36 
缺人才!在高层,真正懂实务的人太少。中投就表现得非常明显。

------------------------------------------ 

海中漫步 :07-09-09 09:37   
交学费也是应该的。

------------------------------------------ 

秋天998  :07-09-09 11:12 
有可能是缺人才,更有可能的是哪些个官僚们想混水摸鱼。

------------------------------------------ 

老鲁  :07-09-09 13:01 
老鲁的分析文章:
http://www.survivor99.com/xcz/newpaper/zhy.htm  中航油事件深层剖析----包括期权分析

------------------------------------------ 

老鲁 :07-09-09 13:02 
上面文章大部分内容在《红周刊》上发表过。

------------------------------------------ 

步步脚印 :07-09-09 13:29   
国家问题何其多,
俺这小民只能做好自己。

------------------------------------------ 

老鲁  :07-09-10 00:07 
据说招行管理最好。
所以, 用股权换体制换管理的说法是遮羞布。
我特不明白为什么深发展就像许多女大学生一样, 非老外不嫁!
人家赚钱, 那是因为运气和眼光, 咱不说。但是为什么不便宜卖给内资, 非要卖给老外?

------------------------------------------ 

wj2000 :07-09-10 12:42 
老外在这方面很专业的,你看看多少国外的战略投资者在参股一些“潜在”企业时都会采用包含期权的进入方式(

最多的是可转换债券或可转换优先股)作为一个“安全”的赌博工具。也只有我们傻傻的能董事会都进不了(没投

票权)就花30亿捧黑石。如果用包含“期权”特性的类似可转债就不会这样被动了。虽然采用隐含期权的可转债在

投资公司大幅上升时会多花点成本,但风险收益比会更好。

------------------------------------------ 

雄鹰击长空 :07-09-10 17:10   
用股权换体制换管理的说法是遮羞布
-------------------------------
就跟“以市场换技术“一样,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 

舰长:07-09-10 17:25   
中国吴敬琏这样的人太多了!

------------------------------------------ 

荒山  :07-09-10 17:26 
不是那些人不懂,
问题在于我们有一帮卖国精英在输送利益。

------------------------------------------ 

荒山 :07-09-10 17:27   
政监会上次否决美的增发,是一个好的信号。

------------------------------------------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