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的大跌,使大盘有顿失滔滔之感。但在其后的三个交易日里,市场似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居然连拉三根阳线,大盘转危为安并成功站上5300点之上。有投资者甚至认为,由于因担心周末加息,昨日指数才微涨38点,否则出现百点涨幅也不稀罕。但我认为,目前市场已经到了最后的诱多阶段。因为现在大盘已经运行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之中,那么这个市场环境到底有多严峻?只要我们把近20多天的信息串起来分析,就不难明白这一点。
首先,自7月5日沪指从3614点上涨以来,以基金为首的重仓股--蓝筹股、大盘股演绎了一轮轰轰烈烈的大行情,把整个指数带上了5000点之上的高峰。但基金们的行为并没有得到市场的一致认可,对蓝筹股制造泡沫论的观点,市场一直有争论。虽然基金们一直否认这一点。据悉,近期,管理层在一个小范围内的会上,提醒基金等机构们:不要认为蓝筹股就不会出现泡沫,相信这句话把机构们震得目瞪口呆;而价值投资的祖师爷--巴菲特再次大规模减持中石油,使得仍然身陷大盘股、蓝筹股动弹不得的基金们更是郁闷不已。这些巴菲特的徒子徒孙们,正投奔林奇门下,捧出PEG论调,其实质不过继续为自己重仓持有的具有泡沫的蓝筹股辩护。再者,对比近来与8月初,可以发现新基金的发行速度明显有减缓迹象,这似乎又是在给那些肆无忌惮大炒蓝筹大盘股的基金们另外一种方式的提醒!
第二,进入9月份之后,红筹股的海归明显出现实质性变化,建行、中石油、中移动、神华等等都有实质性动作。这么多红筹股的海归,不再具有中行、工行上市时的环境了。当时中行、工行上市是市场对它们超级大盘股有所畏惧,而管理层为了消除市场对大盘股的恐惧心态,明显有给市场鼓气的态度。而如今,在指数高企、市场存在着较浓厚的泡沫,众多大盘红筹股海归的情况下,明显可以发现管理层有给市场消泡、对冲流动性过剩的成分。
第三,最近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又再次提出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教育,相信经过"5·30"的投资者对管理层的苦口婆心不会再次不领情吧!而更多对市场有相当影响力的人物,最近也不时亮出自己的观点。比如许小年表示A股风险在积聚,券商大佬级的中信证券称有20倍市盈率泡沫等等,这些观点,市场也不会无动于衷吧。
第四,目前QDII实施速度明显加快,加之前期管理层提出的港股直通车,虽然还没有真正落地,但开闸放行的时间,不过在一个公告而已,随时都可能成行。
第五,由于8月份的CPI再创新高,央行再次加息已成事实。
最后,盛传已久的股指期货,据可靠消息称,10月份推出的可能性很大。而股指期货的推出,大部分分析人士都认为市场难逃一跌。
相比于"5·30"调整之前的景况,可以发现,目前市场的上涨与其何等相似--完全一副不把诸多不利因素当一回事,仍然我行我素涨个不停的样子。或许这是市场对红彤彤的阳线产生了眩晕效应,但细心的人对目前大盘背离式的上涨已有所察觉:指数不断上行,而诸多技术指标却不跟随,甚至继续下行,比如MACD指标等,这不得不使人们对上涨保持一份警觉。但这正好也印证了目前市场离真正见顶开跌还有一个短暂的过程,毕竟中级以上的调整之前,市场都需要一炫眼的光芒--快速拉升,这样才能把诸多飞蛾吸引过来,为之前的大宴买单。而这一炫眼的光芒不是最后的诱多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