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 现在创业板不是推不推,而是何时推,怎么推的问题.分析员注意到,管理
层现在存在两种声音, 一种是稳健型:目前主板发展还不成熟,推出创业板的风险难
以控制,应加快主板发展,同时稳步推进创业板;另一种是风险型:创业板推出的条件
已经具备,要坚持在实践中建设创业板的原则,停止争论,先实践,让实践来检验.
"稳健型"的代表主要是证监会官员.虽然周正庆指出,建立支持自主创新的多层
次资本市场, 是党中央,国务院给资本市场提出的新要求.但证监会目前将多层次资
本市场的建设重点没有放在创业板.
尚主席对于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对策, 主要是先"积极培育蓝筹股市场"
和"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板",而对于"创业板市场"和"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用词分别为
"积极研究","适时"和"探索,完善".屠光绍亦指出,目前我们国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
系建设迈出了初步的步伐,但仍然是任重道远.
在证监会看来,主板及中小板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板必须在
主板及中小板的发展基础之上, 才能"适时推出".分析员认为,证监会至少需要半年
以上的时间解决主板的问题,才有精力将工作的重点,转向创业板的建设.比如,首先
要修缮"A+H"同步上市的有关制度,以及安排中国平安,中移动,中海油等H股的回归,
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这方面是证监会目前工作的重点;其次,在证券市场"两法
四规"的框架下, 主板市场仍有很多配套制度的没有完善;此外,目前包括股改,清欠
等历史遗留问题,仍在解决当中.
而"风险型"的代表主要是其他部委及深交所. 深交所综合研究所根据科技部的
数据,对一万五千家科技型企业进行了认真深入的分析研究的结论是:我国已具备开
设创业板的市场条件.广东省副省长宋海,刘鸿儒,周道炯等一致呼吁,要坚持在实践
中建设创业板的原则,停止争论,先实践,让实践来检验;要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和市场
化原则建设创业板;在总结中小企业板经验的基础上,在制度安排方面有较大改进甚
至突破.
分析员认为,这些官员主要是从国民经济的外部环境得出的结论,当自主创新成
为国策时, 需要一个创业板来给中国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原动力.其次,创业板讨
论了这么多年仍为实施, 很多部委在创业板多年的准备,需要得到"实践检验"(当然
也有更多的"先期投入"需要获得回报).
综合看来, 创业板的设立虽然是大势所趋,但是仍需要时间准备.而证监会的态
度仍占据主导地位,这使得创业板的建设仍会在"稳健,可控"的基础上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