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综指一路向上,得益于A股市场规模有限。2000年末和2006年11月末,A股流通市值分别为16088和20190亿元。后者仅比前者增加25%。这就意味着,近6年市场规模的增长,明显落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当前,我们还承受流动性过剩之重。这使市场规模过小的问题更为突出。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董事长陈耀先在第五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上要求“确保中小企业上市公司数每年达到300至400家”。12月1至15日,中国证监会发审委累计核准10家公司“过会”,创历史新高。但这与市场发展要求仍有明显的距离。
更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现在还要结合中国国情,对A股流通市值予以审视。以往,A股流通市值并无水分。股权分置改革后,有限售条件的流通A股正逐步转为无限售条件的A股,从而使流通市值大规模增加。但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以及国民经济基础性和支柱性行业中,要保证国有资本的控制力,确保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国有股东持有的大部分股份因此不能减持。这将使A股流通市值与实际流通市值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并且,国有股东一般也不会在A股市场做差价。按《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权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除金融类上市公司外,其余上市公司现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相关的审批职责。由于定性明确,包括“小非”中的国有股在内,如要上市交易,概莫能外地须先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这样,国有股东如要在A股市场做差价,将是较为麻烦的事。因此,由国有股东持有的流通市值,虽然比重很高,但实际上并不参与流通。现在说上面上海证券交易所市价总值排名世界第19位,因而也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A股市场的做大,将有新的手段。一是发行与上市、挂牌的分开。12月10日,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部主任谢庚在2007年中国经济形势解析高层报告会上表示:“将来理论上所有的公司都有进入资本市场的条件。”将来的趋势是,以什么价格发、什么时候发,由市场去决定;发完了以后,选择什么样的市场去上市,由交易所决定。
在发行监管二部成立后,获准公开发行的股份也可以只在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而不上市。二是创业板或高新技术板的开设和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功能的完善。从谢庚的谈话看,创业板或高新技术板开设后,中小企业板仍将存在。中国证监会则已明确,要把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建成全国性的、统一监管下的非上市公众公司和高科技公司股份报价转让平台。A股市场的层次将进一步细化。同时,天津建立全国性柜台交易市场如被国务院批准,将导致场外交易市场结构大的变化。
我们不能为当前的行情所陶醉。12月8日,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尚福林主持召开党委会时强调:“必须遵循资本市场发展的规律,客观地认识和把握我国资本市场现阶段的特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不能消极悲观,又不能盲目乐观”。谢庚则在12月10日说:“现在市场涨得这么好,不能过高地不切实际地去评价。”多层次市场结构完善后,A股市场的承载能力才能得到较为全面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