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这波牛势是国家队(财政、银行资金、社保资金等)和基金主导的,调整幅度不会太大,5·30那样的持续暴跌行情在现阶段重演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价值投资的长线坚守者甚至可以忽略这次调整。
尽管上升通道已经打开,但是,稳定胜于一切的压力再次降临股市。今天开会时,我的上司特意传达上面要求,强调安排文章,宣传风险,其急切程度与5·30之前相仿。今年5月23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证券公司依法合规经营,进一步加强投资者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证券公司综合运用电视、报刊、网络、宣传材料、户外广告、培训讲座、电话语音提示、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进行投资者教育,向投资者客观充分揭示风险。这一信息被许多人忽略,5·30大跌后才如梦方醒。
除了提示风险,最近管理层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条例与规则来加强对国内股市的监管,比如《内幕交易认定办法》、《市场操纵认定办法》、对上市公司重大决议信息披露规则等。有操纵股价嫌疑者多少会给以配合,避开这段时间再兴风作浪。
之前我已提到,如果现在就牛气冲天,“十七”大后还如何锦上添花?
9月10日股市虽然上涨,但上证50涨幅超过5%的只有5只股票,明显弱于大盘。其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再明显不过,给监管层点面子,悠着点;给“十七”大后留点空间;不给保守官员留下过多话题。要知道,政策市可是最讲政治的。
再看看涨停板股票,沪深非S和ST类涨停板股票总共59只,大部分是20元以下非权重股股票。这类股票上涨对大盘的影响有限,上涨空间较大。综合起来的信息是,国家队正在蓝筹股上出一部分仓,换到有良好成长价值或有潜在可炒作题材的低价股上去(通过具体的动态数据得出的这一结论)。实际上,这一动作从投资者普遍看好蓝筹股,忍受不住煎熬从被套低价股中砍仓出来换成蓝筹股时,就已经悄悄展开。国家队想再赚一轮行情,具体这一点,之前的文章已经提及不再细说。
在震荡期间,要特别注意一点,倘若你持有的低价股持续呈现增仓现象,就意味着可能要拉升了。一旦开始拉升要握紧股票别轻易出手,尤其是之前被套牢的股民,一解套就忍不住想跑,这个时候最好让自己坚强起来,拿着它。无论国家队还是基金决定拉升的股票,没有一倍的利润它们无论如何是不会收手的!当然,这种拉升一般不会是硬着头皮像傻子一样去拉,而是不断制造下跌恐怖气氛,包括在论坛发布利空消息(注意这句话),把散户吓出来。要知道,那些非权重股的低价股,对大盘指数几乎没有影响,国家队或基金拉升的时候可以不看任何人的脸色,它们都不怕,你怕什么?
注意,越是那些充满利好宣扬的股票,越可能到头了,越是利空满天飞的股票,越有猫腻!有些信息是可以制造出来的。对照一下K线图和动态数据,可以清晰地判断出来其未来可能展开的动作。
散户最大的悲哀在于,套牢的时候可以N年如一日地持仓,一解套就像兔子一样慌不择路地出仓。最好颠倒过来,既然解套了,还怕什么呢?不仅要能英勇地面对被套的痛苦,也要能英勇地面对盈利的快乐。告诉自己:大不了重新再套一下,反正是低价股,几个月来一直没有怎么涨,再套又能套到哪里?
在震荡期间,不要追赶蓝筹股了。虽然,不能否认,一些蓝筹股还有投资价值,有上涨空间,但大部分蓝筹股已经严重透支。要知道,它们可是在5·30大跌时也在上涨的,而且,一直涨到现在,你再钻进去,只会给人垫背!你进去时,它正好得以出来一部分资金放到别的股票上盈利一把,等你受不了砍仓它再接回来!它是获利而归,你是含恨而去。穷折腾什么呢?况且还要缴佣金和印花税。蓝筹股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后,才可能重新转强。当然,这种调整可能表现为板块的轮动调整,不一定非得统一“行动”。
震荡期间,最忌来回砍仓!
再次重复我前面讲过的话:
除非是职业搞投资、投机的,天天去盯盘本身就是非常蠢的做法(请原谅我用这种口气说话):其一,盘面所有的陷阱都是给盯盘者量身定做的,机构最怕那些买了股票就忙着其他事情不盯盘的人,因为他们很多招儿都用不上了!其二,无论盈亏,你浪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本身就已经是亏了!倘若因为亏损而动怒,因为盈利而狂喜,那么,你亏大了,因为你把健康也陪进去了!倘若因为亏损而把怒火释放在家人或同事身上,那么,你已经亏得血本无归了,因为你连家庭、单位的和睦都葬送了!
我奉劝这样的朋友尽快销户。
人要有正确的金钱观念。入市前首先问自己,赚钱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赚钱是为了做坏事,满足自己的奢欲,那么,就等待黑暗吧;如果赚钱是因为公心,那么,上天会给出很多启示。
是的。我是个宿命的人。财富是上天对人的恩赐,是对人奉献的奖赏。这跟你参加工作拿工资、奖金一个道理。金钱永远是一种工具,当你把金钱看作工具的时候,你会很超脱,你不会为积累钱财而苦恼、付出所有精力。当你沦为金钱奴隶的时候,你将失去自我,失去上天恩赐的智慧。因为,自私的人能力越大、财富越多,对社会的危害越大,上天必限制其智慧。而有公心的人,能量越大、责任越大、奉献越大,越有益于社会,上天必赐其大智慧。这是我人生的全部哲学!全部感悟!
以上的话比技巧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