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假如海国实缩股,或许有这种可能!(欢迎参与讨论)
霰瓣孤悯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313
精华: 43
发帖: 4057
在线时间: 7111(时)
注册时间: 2007-01-21
最后登录: 2019-06-28
楼主  发表于: 2007-10-05   

假如海国实缩股,或许有这种可能!(欢迎参与讨论)

管理提醒: 本帖被 gly1816 执行加亮操作(2007-10-05)
据湘财证券分析师解读刚刚颁布的“重组并购文件”,
说新文件规定了上市公司可以向其他股东定向发股,
将其资产装进上市公司,
以前有这个规定但没有明晰操作程序,
重组并购文件的颁布使上市公司向其他股东定向发股成为可能。
联系到海国实要缩股的传闻,
有没有这样的可能:海国实缩股之后再向其他的股东定向增发???

如果真是这样,
对05应该是极大利好!
只要股东大会同意,
任何股东资产都可以成为控股股东,
这样就为05容纳更有实力的重组方参与05的重组扫平了政策性障碍。

我们应该注意:
05最近购买的学校资产,
是在某证券商的参与下完成的,
这中间难道没有什么玄机吗???
请大家分析讨论!!!
德创智信
雨来了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7770
精华: 3
发帖: 783
在线时间: 1962(时)
注册时间: 2007-09-08
最后登录: 2016-12-11
56楼  发表于: 2007-12-15   
1815说的对,英豪科教是变色龙。他上市时的产业和主营都不是教育,退市时也是以农业的花卉产业退三板的。但他现在有一个疑点,去年由湖南来了总经理,此总经理有来历,曾在湖南省ZF工作后到银行工作,去年到广东的39里任总经理。去年时看他有此变化,进了一些此股。但到现在没有动静,不知是何道理。难道她是自我应聘去的。
老虎(恕我文化低,认字不全,以头像称呼)的考虑也有道理,教育是事业单位,应是不能以盈利为目的,所以说以教育来上市是不符合政策的。所以还没有先例。
50已开出资产重组的先例,我想其他股应要以此为例,走这条路。
漫游者 离线
级别: 验证期
UID: 3877
精华: 0
发帖: 9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05-16
最后登录: 2008-01-09
55楼  发表于: 2007-12-14   
           
漫游者 离线
级别: 验证期
UID: 3877
精华: 0
发帖: 9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05-16
最后登录: 2008-01-09
54楼  发表于: 2007-12-14   
           
gly1816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6835
精华: 10
发帖: 288
在线时间: 5(时)
注册时间: 2007-07-11
最后登录: 2008-05-23
53楼  发表于: 2007-12-14   
我确实对英豪科教不大了解,在网上查了一下 英豪科教是变色龙。其前身四川广汉涤纶总厂,股份化改组后叫 “四川广华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后股票称 “广华化纤”,随后公司变更为“四川欧亚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变更为“欧亚农业”。1999年公司更名为“四川英豪科技教育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为“英豪科教”。2001年,公司更名为“广东英豪科技教育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看看该文http://info.china.alibaba.com/news/detail/v1-d5230578.html    英豪科教的主业好像不算是学校收入,而是花卉收入。不过,凡事没有绝对,并无文件说明上市不能以教育为主业,在创业板出台时,看能有所突破
霰瓣孤悯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313
精华: 43
发帖: 4057
在线时间: 7111(时)
注册时间: 2007-01-21
最后登录: 2019-06-28
52楼  发表于: 2007-12-13   
引用
引用第57楼gly1816于2007-12-13 18:30发表的  :

我曾与海国实方面探讨海南科教能否当主业问题,按照主业的定义是可以的,但以经营学校而上市,在中国还没有先例,海国实方面也认为不可能。我问及海国实入主教科园的真正目的和长远的打算,没有得到对方正面的答复

斑竹忘了三板的华圣3原来在主板就叫做英豪科教,
主业就是贵族学校!
而且海南科教的经营范围并不仅限于学校一块!
建议斑竹和海国实方面探讨一下能否将"海南科教股份有限公司"搞上创业板的问题!
德创智信
gly1816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6835
精华: 10
发帖: 288
在线时间: 5(时)
注册时间: 2007-07-11
最后登录: 2008-05-23
51楼  发表于: 2007-12-13   
引用
引用第51楼霰瓣孤悯于2007-12-13 12:03发表的  :
缩股实在不是对流通股有利的好办法,
如果海国实将海南科教搞上创业板,
这样05因持有海南科教的巨额股份,
马上就会变的拥有巨额赢利并且净资产大幅上升!
这立马可以让05在三板大涨不止一倍!
.......

我曾与海国实方面探讨海南科教能否当主业问题,按照主业的定义是可以的,但以经营学校而上市,在中国还没有先例,海国实方面也认为不可能。我问及海国实入主教科园的真正目的和长远的打算,没有得到对方正面的答复
红色地带 离线
级别: 金牌会员
UID: 5827
精华: 3
发帖: 1995
在线时间: 8118(时)
注册时间: 2007-06-13
最后登录: 2017-02-14
50楼  发表于: 2007-12-13   
gly1816斑竹为05尽心竭力所付出的心血是有目共睹,
也是大家非常钦佩的05好带头人!
雨来了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7770
精华: 3
发帖: 783
在线时间: 1962(时)
注册时间: 2007-09-08
最后登录: 2016-12-11
49楼  发表于: 2007-12-13   
按楼上分析是条有利的捷径,教育是占地广的行业,况且教育一般在居民集中的闹市区,在现在土地价值激增的情况下,其净值应有很大的增幅。若重新评估那就好了,带给05的价值提升是极有好处的。教育上市还没有先例,也许这是05的过渡性打算,先购入优质资产,待升值后再置换成产业性资产(通俗说就是投机倒把)。如同有些上市公司买入土地并不建房等升值一个道理。
霰瓣孤悯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313
精华: 43
发帖: 4057
在线时间: 7111(时)
注册时间: 2007-01-21
最后登录: 2019-06-28
48楼  发表于: 2007-12-13   
05持有海科教集团有限公司52.5%的股权,海南科教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5000 万元,经营范围:投资举办教育事业,科技实业开发经营、知识产权咨询服务。截止2006 年12月31 日,海南科教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130,643,905.03 元,负债4,773,199.59 元,净资产125,870,705.44 元
按1.2587亿净资产除5000万总股本,海南科教每股净资产2.5元还多,海南科教的经营范围绝对符合创业板的要求,如果能上创业板的话,上创业板后即使每股只卖5元(股价高于净资产两倍应该是最保守的估计),海国实拥有的2626万股就值1.313亿,扣除其收购海南科教的2千万.净赢利将达到1个亿!如果乐观点估计上创业板后卖10元,则将有2.4亿的净赢利.哈哈,山重水复疑无路?在俺看来05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 此贴被霰瓣孤悯在2007-12-13 13:49重新编辑 ]
德创智信
霰瓣孤悯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313
精华: 43
发帖: 4057
在线时间: 7111(时)
注册时间: 2007-01-21
最后登录: 2019-06-28
47楼  发表于: 2007-12-13   
缩股实在不是对流通股有利的好办法,
如果海国实将海南科教搞上创业板,
这样05因持有海南科教的巨额股份,
马上就会变的拥有巨额赢利并且净资产大幅上升!
这立马可以让05在三板大涨不止一倍!
缩股的问题在于:
第一,那是一种数字游戏,并不能解决05长期的盈利问题!
第二,即使缩股后净资产达到了1元,也解决不了上主板的问题!两网净资产为1元以上的多了去了,05能排第几名?反而把05低价的优势给搞没了!

   
德创智信
顺其自然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7171
精华: 8
发帖: 3275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08-07
最后登录: 2008-09-30
46楼  发表于: 2007-12-13   
感谢gly1816版主的精辟分析!
无为而为
gly1816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6835
精华: 10
发帖: 288
在线时间: 5(时)
注册时间: 2007-07-11
最后登录: 2008-05-23
45楼  发表于: 2007-12-13   
引用
引用第48楼雨来了于2007-12-12 23:27发表的  :
六、方案实施后,本公司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净利润等财务指标不会
因减资弥补亏损方案的实施而发生变化,但是每股净资产和每股收益将会增加。以
2005 年度经审计数据为例:

2005 年度 以减资前总股本计算以减资后总股本计算
.......


当然,在海国实亏损的情况下,每股的亏损数值会变大,同样在海国实盈利的情况下,每股的盈利数值同样也会变大
雨来了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7770
精华: 3
发帖: 783
在线时间: 1962(时)
注册时间: 2007-09-08
最后登录: 2016-12-11
44楼  发表于: 2007-12-12   
六、方案实施后,本公司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净利润等财务指标不会
因减资弥补亏损方案的实施而发生变化,但是每股净资产和每股收益将会增加。以
2005 年度经审计数据为例:

2005 年度 以减资前总股本计算以减资后总股本计算
每股收益 0.0076 元        0.0233 元
每股净资产 0.3357 元      1.0276 元

中鼎的净利润为正值,每股收益也为正值。所以缩股后净资产达到一元,收益按比例增加还为正值。若05缩股,净资产可为正值增至一元,但他收益为负值,按同比例也增加为负值。启不是每股亏损的更多了。
gly1816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6835
精华: 10
发帖: 288
在线时间: 5(时)
注册时间: 2007-07-11
最后登录: 2008-05-23
43楼  发表于: 2007-12-12   
05的-5亿的历史亏损,足以吓跑任何一个愿意重组海国实的企业,包括万和集团。这个巨额亏损这几年来万和也没感到什么不妥,他还没想要借05上市,因内因和外因都不成熟。当万和要解决-5亿巨亏的问题,也就是05要启动上市程序之时。若按正常的办法来解决以前年度亏损的,注入新资产后十年的收益都不可能填满这个大窟窿的。万和宁愿新建一个公司,也不可能要借壳05的。若证监会不专门为两网股开出路,05的下场只能是一个弃儿,连壳的价值都没有。
  万和若想解决-5亿的巨亏,就说明万和要让05上市,也一定要有资产注入,使海国实有主业。这对我们流通东是有利的。
要不海国实的问题只能无限期的拖下去,甚至被转卖
股海无涯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5032
精华: 0
发帖: 418
在线时间: 1(时)
注册时间: 2007-05-31
最后登录: 2011-08-17
42楼  发表于: 2007-12-12   
,诸位辛苦!
买就被套,卖就踏空。
gly1816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6835
精华: 10
发帖: 288
在线时间: 5(时)
注册时间: 2007-07-11
最后登录: 2008-05-23
41楼  发表于: 2007-12-12   
安徽承义律师事务所关于
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
减资所涉事宜的专项核查意见书


承义证字[2007]第11 号
致: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鼎股份”或“公司”)特聘专
项法律顾问,本律师现就中鼎股份本次减资弥补亏损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核查,并出
具如下专项核查意见。

一、关于中鼎股份减资弥补亏损方案的合法性

经核查,《公司法》第167 条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
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
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在依
照前款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第169 条规定:“公
司的公积金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为增加公司资本。但是,
资本公积金不得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除上述外,《公司法》就公司弥补亏损的方
式未作其他强制性和禁止性规定。

本律师认为:《公司法》第167 条侧重于对利润分配顺序的规定,其中涉及到可
以用法定公积金和当年利润弥补亏损,第169 条则明确了禁止用资本公积金弥补亏
损,但《公司法》上述条款均未禁止当公司发生巨额亏损后可用减少注册资本的办
法来弥补,因此,中鼎股份拟通过减资弥补亏损的方案没有违反《公司法》的相关
规定;中鼎股份本次减资弥补亏损旨在改善公司财务结构,保持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实现对中鼎股份全体股东特别是流通股股东利益的保护,符合《公司法》、《证券法》
等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二、 “减资弥补亏损”应履行的程序

经核查,中鼎股份本次实施“减资弥补亏损”的程序适用《公司法》第178 条
的规定,即需要经代表2/3 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同时要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

1


清单,且自作出减资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
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

三、中鼎股份本次减资弥补亏损已履行的程序

1、经核查,2007 年1 月4 日,中鼎股份召开了二○○六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
会,出席会议的股东(含股东授权代表)共3 人,代表股份643,006,024 股,占公司
股份总数的比例为66.7573%;出席会议的股东一致通过了《关于公司减资弥补亏损
的议案》,决定以现有总股本963,200,000 股为基数,全体股东每10 股减6.7335 股
的方式减资弥补亏损。

2、中鼎股份于2007年1月5日、1月9日、1月11 日在巨潮信息网、《中国证
券报》、《证券时报》等媒体上就本次减资公告了债权人,不同意公司本次减资的债
权人应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2007 年1 月5 日起四十
五日内,向公司提供有效的债权证明文件,经公司确认后,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
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

3、截至本专项核查意见书出具之日,中鼎股份没有收到债权人不同意减资的书
面函件。

综上,本律师认为:中鼎股份本次减资弥补亏损已经履行了《公司法》所规定
的程序,其减资弥补亏损的方案合法有效。

2


(此页无正文,为承义证字[2007]第11 号《专项核查意见书》之签字盖章页)

安徽承义律师事务所 负责人: 鲍金桥

经办律师: 鲍金桥

汪心慧

二○○七年二月五日
gly1816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6835
精华: 10
发帖: 288
在线时间: 5(时)
注册时间: 2007-07-11
最后登录: 2008-05-23
40楼  发表于: 2007-12-12   
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
减资弥补亏损方案实施公告

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及董事会全
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
漏。

特别风险提示:本公司减资弥补亏损方案涉及全体股东同比例减少股份,所有
股东所持股份每10 股将减少为3.2665 股,可能会引起公司股价的剧烈波动,敬请
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重要提示:

1、减资弥补亏损具体方案为:以现有总股本96320 万股为基数,全体股东每
10 股减6.7335 股的方式减资弥补亏损


2、减资弥补亏损方案实施的股权登记日为:2007年3月29日;

3、减资弥补亏损方案的实施日为:2007年3月30日,该日公司股票价格计算
除权参考价,并以除权参考价设涨跌幅度限制。除权参考价的计算方法为:除权参
考价=(实施前一交易日收盘价×减资弥补亏损方案实施前股份总数)/减资弥补亏
损方案实施后股份总数。

4、减资弥补亏损方案实施当日(2007年3月30日)公司将发布《关于实施减
资弥补亏损方案及实施日股票开盘参考价的提示性公告》,公司将在该公告中给出具
体的开盘参考价,敬请投资者密切关注。

一、减资弥补亏损方案履行法定程序情况

公司减资弥补亏损方案于2006年7月23 日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十五次会议审
议通过。决议公告刊登在2006年7月25 日的《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和巨潮
信息网(www.cninfo.com.cn)上。

2007 年元月4 日,该方案经公司2006 年度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会
议的表决结果公告刊登在2007 年元月5 日的《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和巨潮信
息网(www.cninfo.com.cn)上。

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公司于2007 年元月5 日、元月9 日、元月11 日
分别发布了三次《关于减少注册资本通知债权人的公告》,公告刊登在当日的《证券
时报》、《中国证券报》和巨潮信息网(www.cninfo.com.cn)上。


在此期间,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充分提示风险,公司于2007 年元月5 日至
3 月26 日分别发布了34 次风险提示公告,内容详见《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
和巨潮信息网(www.cninfo.com.cn)。

对公司实施减资弥补亏损方案应履行法定程序的履行情况,安徽承义律师事务
所出具了《关于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减资所涉事宜的专项核查意见书》,内
容详见3月27日的《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和巨潮信息网(www.cninfo.com.cn)。

二、减资弥补亏损方案的主要内容

根据公司二○○六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减资弥补亏损的议
案》,在履行完法定的公告程序后,公司将以现有总股本96320 万股为基数,全体股
东每10 股减6.7335 股的方式减资弥补亏损。

减资弥补亏损方案实施完毕后,本公司的总股本将由963,200,000 股减少到
314,629,280 股,其中:有限售期的股份由642,952,072 股减少到210,020,294 股;
无限售期的股份由320,247,928 股减少到104,608,986 股。即所有股东每10 股减少
为3.2665 股。

三、减资弥补亏损方案实施办法

截止2007年3月29 日(星期四)下午深圳证券交易所收市、公司股票交易结
束后,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登记在册的本公司股东全部参
加本次减资弥补亏损方案的实施


全体股东减少的股份由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根据方案实
施股份变更登记日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持股数,按比例自动从账户扣除。每位股东
按按比例计算减少股份后不足一股部分,按照《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
圳分公司上市公司权益分配及配股登记业务运作指南》中的零碎股份处理方法处理。

四、除权参考价的计算方法

除权参考价=(实施前一交易日收盘价×减资弥补亏损方案实施前股份总数)/
减资弥补亏损方案实施后股份总数

五、方案实施前后股本结构变动情况

减资前减资后
股份数量(股)占总股本
比例(%)
股份数量(股) 占总股本
比例(%)
一、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合计 642,952,072 66.75 210,020,294 66.75
国家持股 0 0 0 0


国有法人持股 0 0 0 0
社会法人持股 642,880,000 66.74 209,996,752 66.74
高管股 72,072 0.01 23,542 0.01
二、无限售条件的流通股合计 320,247,928 33.25 104,608,986 33.25
A 股320,247,928 33.25 104,608,986 33.25
B 股0 0 0 0
H 股及其它 0 0 0 0
三、股份总数 963,200,000 100.00 314,629,280 100.00

六、方案实施后,本公司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净利润等财务指标不会
因减资弥补亏损方案的实施而发生变化,但是每股净资产和每股收益将会增加。以
2005 年度经审计数据为例:

2005 年度 以减资前总股本计算以减资后总股本计算
每股收益 0.0076 元        0.0233 元
每股净资产 0.3357 元      1.0276 元


七、联系办法
联系地址:安徽省宣城市宣南路口公司证券事务部
邮政编码:242000
联系人:敖菁华、金环
联系电话:0563-2290135、2290136
传 真:0563-2290135
八、备查文件
1、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二○○六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
2、安徽承义律师事务所关于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二○○六年第三次临

时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3、安徽承义律师事务所关于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减资所涉事宜的专项
核查意见书。


特此公告

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七年三月二十七日

gly1816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6835
精华: 10
发帖: 288
在线时间: 5(时)
注册时间: 2007-07-11
最后登录: 2008-05-23
39楼  发表于: 2007-12-12   
关于05缩股减亏的说法,万和集团目前并无这种打算。这个提法只是本人向海国实董事会提出借鉴000887st中鼎全国第一例成功缩股减亏的案例。由于05有着-5亿的未分配利润,这个问题不解决,05是不可能上市的,而这个问题也可能让万和集团放弃海国实的。为了使万和集团能有信心,尽快重组海国实,我才向万和提出这个方案。000887利用了规则上的空白处,打了一个擦边球。缩股减亏,没有减少或增加企业的任何财产,所有者权益也没任何变化,只是玩数字上的游戏。但它使报表数字好看多了。最重要的是,该方案证监会批准了。以下附上一些000887缩股减亏的资料。请注意我加颜色的地方
红色地带 离线
级别: 金牌会员
UID: 5827
精华: 3
发帖: 1995
在线时间: 8118(时)
注册时间: 2007-06-13
最后登录: 2017-02-14
38楼  发表于: 2007-12-12   
大家表再提缩股,看看美的电气流通9.1亿,总股本12.6亿,业绩0.79股价在什么位置?
粉蝶儿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3567
精华: 42
发帖: 4732
在线时间: 430(时)
注册时间: 2007-05-11
最后登录: 2013-10-12
37楼  发表于: 2007-12-12   
谢谢诸位朋友对05缩股论的独到观点,蝶儿受益匪浅。
各位辛苦!感谢中……!!

雨来了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7770
精华: 3
发帖: 783
在线时间: 1962(时)
注册时间: 2007-09-08
最后登录: 2016-12-11
36楼  发表于: 2007-12-11   
和gly1816探讨一个问题。缩股减亏的说法我觉得不能成立,对于盈利的公司缩股后每股的赢利是成正比增加的;而对于亏损的公司缩股后,每股的亏损也是成正比增加亏损。前提是他的盈利或亏损不变的情况下。
若大股东注入优质资产,转亏为盈,那情况就不同了。
现在三板还没有进行股改的说法,这就要等政策。三板股票散失了融资功能这对三板是致命的打击,利用市场来解困境是很难,只有依靠外力。
霰瓣孤悯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313
精华: 43
发帖: 4057
在线时间: 7111(时)
注册时间: 2007-01-21
最后登录: 2019-06-28
35楼  发表于: 2007-12-11   
现在不能把05的减亏寄托在缩股上,俺至今仍不明白缩股何以能减亏?这样的减亏即使真减得了的话,恐怕也是帐目上的数字游戏!就算缩股能让05减亏,但流通股民可就亏大发了,如果1:1缩股成本一下子增加了一倍!必须从3元多涨到6元,才相当于现在从1.5元涨到3元!
我们不能把05未来的希望就完全寄托在万和身上,万和背后有证券公司的背影在晃动,05又是个非常干净的壳,所以纵然万和不重组,也会有别的公司觊觎05!
从万和的角度看,0.16元的成本,卖0.8元就可以赚5倍,转让给别人也能赚不少!万和进退自如,也并非必须自己一定要把05扛到底!
德创智信
gly1816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6835
精华: 10
发帖: 288
在线时间: 5(时)
注册时间: 2007-07-11
最后登录: 2008-05-23
34楼  发表于: 2007-12-11   
万和缩股有两种情况:
1.为了股改而缩股。万和手中的股票是不能流通的,对他来说,万和很希望能股改,是手中的股票得以流通。这种缩股是会单方面的,甚至有可能送股给流通股东作为补偿,换得全流通。这样在前面几年万和手中的股票在禁售期内,对流通股东是有益的。但到了解禁期后,恐怕就很不利的,万和原来得成本才0.16元/股阿。
2.万和集团若是为了冲减以前5亿的巨亏,以股本减亏,是全部股东一起同比例缩减的。由于流通股东的成本和万和的成本差距近10倍。流通股东与万和一起去堵窟窿,是非常吃亏的。但是
若万和会缩股减亏,也一定会注资05的,因这是一揽子工程。目的就是一个:上市!要不缩股减亏就没有任何意义的。如果05真能上市,缩股减亏还是能够接受的,因一切都能在上市时到回报了
霰瓣孤悯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313
精华: 43
发帖: 4057
在线时间: 7111(时)
注册时间: 2007-01-21
最后登录: 2019-06-28
33楼  发表于: 2007-12-11   
楼上说的对,缩股没什么意义,关键是看政策!
德创智信
雨来了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7770
精华: 3
发帖: 783
在线时间: 1962(时)
注册时间: 2007-09-08
最后登录: 2016-12-11
32楼  发表于: 2007-12-11   
引用
引用第2楼霰瓣孤悯于2007-10-05 21:10发表的  :
现在没资产就等于“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霰瓣孤悯:我认为缩股的可能性极小,05的每股净资产只有8分钱,2比1缩后才达到1角多,如果创业板要求每股净资产一元,那他要按什么比例缩股呢?所以此可能应排除。
增发的要求较高。重组是最可能也最有效的方式,如你所说一张白纸一个净壳只要资金进来,每股净资产和持续盈利能力都能达到。
现在就是看有谁能看上这个净壳。还有就是看政策。
chen123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0516
精华: 0
发帖: 73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10-19
最后登录: 2008-01-10
31楼  发表于: 2007-12-11   
 
霰瓣孤悯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313
精华: 43
发帖: 4057
在线时间: 7111(时)
注册时间: 2007-01-21
最后登录: 2019-06-28
30楼  发表于: 2007-12-11   
引用
引用第28楼tplmesheet于2007-12-10 19:48发表的  :
05不但不能缩股,而且要整体上市,蛋糕越大,收益越大,市场已经对整体上市打了亢奋剂,05的未来在于整体上市。

支持!支持!支持!
德创智信
霰瓣孤悯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313
精华: 43
发帖: 4057
在线时间: 7111(时)
注册时间: 2007-01-21
最后登录: 2019-06-28
29楼  发表于: 2007-12-11   
引用
引用第29楼tplmesheet于2007-12-10 19:50发表的  :
缩股带来的阵痛是大家都怕的,是面双刃刀,可能会伤到自己,看看09吧。

言之有理!
缩股的问题,如果是万和自己愿意单方面缩他自己的股,那是谁也管不着!
但如果是要让流通股民陪绑缩股,那我们就要和他理论理论,万和没有权利越俎代庖决定流通股的缩股问题,流通股的缩股只有流通股股民自己才有权决定!
德创智信
yzy69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2160
精华: 0
发帖: 529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11-12
最后登录: 2008-01-09
28楼  发表于: 2007-12-11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