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尽快建立创业板市场
http://www.jrj.com 2007年10月09日 05:19 中国证券报
□陈工孟
近年来,出现了两种引起*Z*F*和经济界高度关注的经济现象。一是代表我国新经济的、最具活力的一批优质创新型企业被吸引到海外资本市场上市,其中包括我国三个最大的互联网门户网站,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以及分众传媒、盛大、携程、如家、无锡尚德、新东方等中国知名创新型企业。仅以上提到的这些企业市场价值就高达近2000多亿元人民币。二是国外大型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包括风险投资、企业并购基金等)大举进入中国,不仅在众多中小高科技企业中显露身影,而且已经将触角伸至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产业和大中型国有企业。
如果任由上述两种现象继续发展下去,将对国家经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我们将会为此付出沉重代价。因此,国家要把发展私营经济放在国家经济安全这个战略高度去考虑。那么,如何遏制优质创新型企业纷纷“移民”到海外资本市场上市的现象呢?硬堵是堵不住的,也不符合WTO的精神实质。实际上,如果我们能有自己的创业板资本市场,他们何必花费高于国内市场2~3倍的成本,千里迢迢地到国外去上市呢?解决“威胁国家经济安全”这一问题的方案就是借鉴美国NASDAQ或英国AIM模式,尽快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创业板市场。
“十一五”规划的一个最重要的关键词是“自主创新战略”。自主创新的最终目标是如何将自主创新科技转化为产品、转换成市场、转变为生产力、形成产业链,最终成为创新经济。而从创新科技到产品、形成市场、形成产业、成为创新经济,最需要风险投资的推动。
风险投资不仅仅可以解决创新企业的资金瓶颈问题,更重要的是能为创新企业提供其做大做强所急需的一系列增值服务。所以,发达的风险投资业能对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反之,将是事倍功半。而要形成发达的风险投资业,建立完善的创业板市场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风险投资基金一般是八年的期限,其中最开始的三年为投资期。风险企业很难在3~5年内达到主板市场的上市要求。因此,如果没有创业板市场,风险投资基金退出通道就被堵塞了。
美国过去二十年创新经济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美国的NASDAQ,就没有美国发达的风险投资业;而没有美国发达的风险投资业,也就没有美国硅谷经济奇迹,也不会有美国20世纪80年代后的辉煌。
综上所述,建立创业板市场不能仅仅从完善我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层面来考虑,而是要从国家经济安全与自主创新战略这两个高度去思考。政策制定者要有危机感、紧迫感和忧患意识。
鉴于目前的现实情况,创业板有两种可供选择的设立模式:一是在中小企业板的基础上放宽上市条件,使中小企业板过渡为创业板;二是建立独立的创业板体系。自2006年以来,我国的证券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出现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在此情况下,建立独立的创业板体系应为上策。另外,我国优质的中小型创新企业资源丰富,只要精心设计制度,悉心管理与引导,我国创业板市场一定能与美国的NASDAQ、英国的AIM媲美。
关于创业板市场的风险控制问题,笔者的建议如下:
投资人资格审查。由于创业板市场主要面向创新型企业,市场风险必然较主板市场更大一些,为了避免大量不成熟的个人投资者盲目涌入投资导致社会不稳定,建议在创业板块设立初期,只允许经过创业板投资人资格审查的个人投资者及各类机构投资者参与投资。
采取保荐人与审计师连带责任制度。如果在上市后两年内,上市企襠鱿中榧傩畔⑴?都捌渌?喙匚ス嫦窒螅??肪科浔<鋈思吧蠹剖Φ脑鹑危?⒏?柩侠鞒头!4蠹抑?溃?壳爸靼迳鲜泄?咀骷傥璞淄ǔJ抢氩豢?<鋈擞肷蠹剖Φ墓材钡模?虼搜铣凸材闭叨杂诠娣妒谐≡俗鹘?浅S行В?芷鸬缴币毁影俚淖饔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