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家拟上创业板中的湖南企业名单(部分):湖南湘怡中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泰阳)
湖南吉祥燃烧器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联合)
湖南湘雅金胆产业有限公司(2000年 南方)
湖南亚大化工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同上)
湖南长海数码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1999西南)
湖南长沙力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00湘财)\
湖南远景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同上)
湖南银河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兴业)
湖南亚大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远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株洲时代橡朔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湘雅金胆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湘 瓷科艺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创业板 发令枪何时响起
(2001-10-16 17:27:20)
记得去年第二届高交会最热闹、最具吸引力的内容之一当属世界证券市场峰会,其时纳斯达克总裁、香港联交所主席等创业板先驱侃侃而谈,差点为中国创业板开启香槟;深圳市有关领导也诚表开设创业板的决心与精细准备;舆论更是认为,创业板已是箭在弦上。
然而,一年过去了,纳指、香港创业板指数的沉重下挫,国内主板市场近期的较大调整,似乎创业板有点若近若远。一年中,创业企业家翘首以盼,券商们勤于辅导,交易所准备再准备,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迎接一个全新的、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创业板市场。但发令枪就是不响。
从“发烧”到平静
对于渴望资本、渴望迅速成长的创业企业来说,开设创业板市场无疑是久旱遇甘霖,去年早些时候,创业企业的改制扩股像一场运动席卷全国,企业改制完便急于到交易所排队。
一个技术含量和成长性都不错的深圳企业,为赶上创业板第一趟车,放弃了原本收购的项目,满打满算地符合创业板咨询文件的要求,其聘请的保荐人也把它放在第一位保荐于交易所。后来,公司老总对记者说,现在想起来,那时候还是有些冲动,放弃该收购的项目,去争头班车,是“发烧”的表现,有点像歌迷,其实做企业,还得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对于即将设立的创业板市场,券商当时更有按捺不住的激动,毕竟,这是中国券商又一次业务大发展、大比拼的舞台。中小券商说,这是它们赶超大券商的机会,是投行业务大洗牌的机会,大券商说,做保荐人大券商大机构有天然优势,因为投资者对大券商保荐的公司较为放心。很明显,去年10月后,各券商摩拳擦掌,都争取在创业板业务方面分得一杯羹。三大证券报隔三五天就有券商招兵买马的广告,券商老总们称创业板之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现在呢,据了解,不少券商悄悄减员,当然一方面是现在市况不好,新股、配股、增发有困难,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创业板项目储备的人员创造不了效益。
投资者永远是证券市场上容易“发烧”的一群,去年10月至今年4月间,一些有“经济头脑”的人或机构,纷纷给拟上创业板企业投资入股,打着各种旗号,甚至带着各种条子,争相往创业企业里投资。有钱往创业企业里投,肯定是好事,但仅仅是打着创业板上市而赚取高额回报的算盘是危险的。一位现被创业板“套牢”的机构对记者说,当时主要是想到创业板的财富放大效应,而忽视了其它风险,不过,他认为,他投的几个企业质地不错,增长很好,就算每年分红,也算不错。但不排除个别人或机构是想钻创业板空子。
没有机会投创业企业的一般投资者,去年早些时候当然对创业板牵肠挂肚。一时间有关部门掌握的238家企业名单成了投资界很抢手的资料,大家都想抢得先机,对拟上创业板企业先睹为快。每周三与读者见面的本报《中国创业板》市场反映很好,上海一机构来电称每期必读,每次对创业公司大点兵栏目的公司进行研究并存档,他们认为,这是中国创业企业的精英,这些企业说不定过几年就是中国的微软、思科了。
“平静”背后的声音
创业板的推迟,留给创业企业、券商和投资者更多的思考和准备。当然,因推迟受影响最大的当数创业企业,因为它们算好了项目投资;计划好了工程要开工,新产品要推广,技术改造要升级,等等,创业企业家需要金融支持,来增强企业竞争力。现在,企业面对等待中的创业板,心静气平,但想法不一。
北京绿创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鹏明说“半年前,我还在想我的企业一定要第一批上创业板,因为我的企业质地有把握,企业的前景和盈利能力很好,但现在,原来那种浮躁的上市心理,或者说上市瘾基本没有了,默默地干好自己的企业才是根本,至于上市应该是到时侯是水到渠成。”
深圳冠日通信公司董事长肖首清对记者说,去年一提出建立创业板市场,大家兴奋得沸腾到100度,而现在又降温到几度,这是不正常的。创业企业确实需要钱,有好的项目需要投资、扩展,但企业练好内功是第一位的。企业现金流量充足了,盈利提高了,更奠定了进军资本市场的实力。肖首清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沉浮。
这些企业家的口号是“把根留住”,也就是把企业的竞争力保持好,技术与管理继续提高,可他们仍关注着创业板的一举一动。
“创业板市场是去年提出来的,而且在十五计划中已经明确写到,开出来是没有问题的,现在还没出来,我们并不急”,一个从事生物制药的民营企业老总笑对记者的提问。他说,他的企业坚决等创业板,主要原因是创业板是新市场,创业板市场的企业今后可以在国家政策范围内设置股票期权,所以,现在公司的员工,尤其是高管人员和骨干人员干活很有积极性。
湖南亚大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昊涯,对创业板坚定信心。他说,亚大公司是最早准备向创业板冲刺的企业,因为看上了创业板是个新市场,上市的大伙全是新兴的充满活力的创新企业,不仅能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更能表明企业与什么人为伍。据他介绍,前一阵上香港创业板对他的企业兴趣很浓,日本野村证券走上门来,要保荐亚大公司赴港上市,当谭昊涯了解到香港创业板市场的企业盈利能力不是很强,他果然决定不作香港上市的打算,他认为,与哪些企业为伴非常重要。 看得出,尽管创业板推迟了许多,但“平静”背后仍然有坚定的声音。
据了解,一些企业已经决意转向主板或香港创业板。他们认为,能有机会上主板,也不失是件好事。一位老总还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中国的事变数很大,能当即决定的就当即决定”。 另外有企业认为,用友软件、太太药业纷纷上了主板,觉得还是先上市再说,尽管理想目标是创业板,但打算忍痛割爱。
但不少企业担心转向主板不一定有机会。大家都觉得急需资金,大家都来主板排队,能挂得上号吗?
拟赴香港上市企业一般规模较小,目前盈利能力在创业企业这个群落里是靠后的,他们想,在大陆的创业板排队中,很难靠前,适逢香港上市资源不丰,对大陆企业比较钟情,因此理智地决定“孔雀香港飞”。
一年了。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古人尚且感叹时间的珍贵与易逝。北京一位创业企业家与记者聊及创业板时,他说他想起了很多年前十分红的一首歌《渴望》中唱到:欲说当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难取舍,上不上市?往哪上市?创业企业家感触良多。(证券时报)
[ 此贴被huohu在2007-10-21 02:0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