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报导☆ ◇港澳资讯400041 更新日期:2006-11-23◇ 灵通V4.0
【2006-11-23】
屋漏偏逢连夜雨 ST数码重组前景令人忧
□ 实习记者 朱宝琛
日前,SST数码董事长钟小剑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已被青海省公安厅逮捕。
董事长虽已落网,公司的重组工作却无实质性进展。而近日其“子公司”信诚科技的“孙公司”南京同成科技有限公司又被判偿还提前到期的4979万元借款及利息,这进一步加大了公司重组工作的难度,令市场对其重组前景又添忧虑。
公司在10月28日发布的关于重组事宜的公告称,公司及大股东单位先后同光彩四十九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彩四十九”)、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部矿业”)、西宁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钢集团”)、青海盐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盐湖集团”)等进行过接触。但因为光彩四十九提供的重组意向公司认为缺乏可行性,再未有新的接触。西部矿业自身筹划海外上市,无暇顾及重组事宜。西钢集团和盐湖集团针对公司重组事宜均在进行多方面尽职调查。但由于S?ST数码前三季度的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且作为国有控股企业须经多重决策程序,上述拟重组方至今未形成正式的重组意向,因此,公司的重组工作尚无实质性进展。
公告还称,由于2006年前三季度已累计亏损4?656.92万元,这进一步加大了重组的难度,第四季度的经营仍不容乐观,维持现有运行状况,公司2006年度必然连续亏损,公司股票也将面临暂停上市的风险。但是如果重组条件具备,年度内重组工作能有实质性启动,则公司将会冲回2005年度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和预计负债5600万元,从而可扭转亏损局面,实现盈利。
虽然公告发布已经有一段时间,但S?ST数码的重组工作却至今一直没有展开,想要在年内扭转亏损局面,实现盈利,似乎已经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此前,S?ST数码曾发布公告称,股东大会已经通过了控股股东以资抵债的议案,约定深圳市友缘控股有限公司以其持有的北京润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0%的股权作价4826.44万元抵顶其占用深圳市信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相等金额的债务。抵顶完成后,深圳友缘占用信诚科技资金余额为60?318?947.58元。
有专业人士表示,近期一系列的消息显然给观望中的重组方“不安”。随着年底清欠与股改大限的临近,留给S?ST数码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2005-11-18】
ST数码(600700)将上三板
已退市公司陕西煤航数码测绘(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今日发布代办股份转让公告称,兴业证券将于11月25日起为公司提供代办股份转让服务。转让首日报价区间为人民币0.01元/股至0.67元/股,转让方式是每周星期一、三、五集合竞价转让一次。(王璐)
【2005-09-18】
*ST数码(600700)退市不忘重组
*ST数码退市不忘重组
*ST数码(600700)的资产重组终于露出些眉目。9月12日,公司公告称,控股子公司西安煤航现代测绘工程公司和西安煤航地图制印公司拟以1904万元的经营性实物资产投资西安航空摄影公司。据称,西安航摄公司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可成为*ST数码未来业绩增长的来源。不仅如此,更令人浮想连翩的是,*ST数码拟在完成对航摄公司的投资后,将加强业务整合,为公司下一步的整体重组创造机会。*ST数码的资产重组之门似乎已经开启了一条小缝。
但这一切对于*ST数码的投资者来说,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了。因为早在8月30日*ST数码公布亏损半年报之时,恢复上市的大门对公司来说就已经彻底关闭了。
不过,如果就此认定*ST数码从证券市场彻底出局,似乎还言之尚早。根据2004年年初证监会颁布的《关于做好股份有限公司终止上市后续工作的指导意见》,退市公司将在规定时间内强制平移到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进行交易。而在三板进行转让期间,退市公司依然可以展开资产重组,并且只要经重组后确实符合主板上市条件,仍可申请重新在主板市场挂牌交易。
从这个意义上说,*ST数码退市后的重组也并非毫无意义。但自水仙电器首开退市先河以来,凡是在三板市场交易的退市公司无不每况愈下,迄今更无一家能重回主板。*ST数码要想打破此零的纪录,怕是也有些难度。(韩万宁/中证网)
【2005-09-12】
*ST数码(600700)拟进行业务整合
*ST数码(600700)公告称,公司董事会批准了控股子公司——西安煤航现代测绘工程公司和西安煤航地图制印公司拟以1904万元的经营性实物资产投资西安航空摄影公司的计划。
西安航摄公司主营航空摄影与遥感、数字摄影测量、工程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等。本次增资扩股后,现代测绘公司将持有其31.6%的股权,为第一大股东。
据公告,西安航摄公司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可成为*ST数码未来业绩增长的来源;它所从事的航空摄影等业务与现代测绘公司、地图制印公司在业务上存在互补关系,有助于协同效应。*ST数码公司拟在完成对航摄公司的投资后,成立测绘、地图制印等事业部或分公司,加强业务整合,为公司下一步的整体重组创造机会。
公司同时决定,向李梵等33名公司职工和部分股东出售陕西百嘉贸易服务公司64.23%股权,转让价格为563万元。股权转让所得款项将主要用于补交职工养老金等四金以及退休人员工资和离休人员医疗费等。
【2005-09-12】
董事反对*ST数码(600700)卖掉子公司
本报讯(记者 泊 雅)*ST数码(600700)的一项股权转让议案日前在该公司董事会上遭到了董事杨西安的反对。
该股权转让议案的内容为,*ST数码以563.625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向自然人李梵等33人出售其所持有的陕西百嘉贸易服务有限公司64.23%的股权,而李梵等33人的身份为*ST数码的职工和部分股东。资料显示,陕西百嘉贸易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650万元,其中*ST数码出资612.5万元,占注册资本的94.23%。在转让所持陕西百嘉64.23%的股权后,*ST数码实际上仍持有陕西百嘉30%的股权。由于向李梵等33人转让股权后,陕西百嘉的股东持股较为分散,*ST数码仍将以持有30%的股权而位列陕西百嘉第一大股东。
*ST数码表示,由于目前资金紧缺,财务压力巨大,因此部分转让所持陕西百嘉的股权。此次股权转让所获款项将主要用于补交职工养老金等四金以及退休人员工资和离休人员医疗费。同时,*ST数码认为,出售部分股权并不妨碍其在陕西百嘉的控股地位,且股权转让还可以在陕西百嘉逐步建立起股权激励机制,可有利促进该公司的稳定发展。对于*ST数码的上述意见,该公司董事杨西安则有不同看法,且最终投下了反对票。杨表态称,*ST数码目前需进一步明晰资产、财务状况,使重组方案做得更细致。同时,督请第一大股东归还占用的资金才是解困的关键。
【2005-09-09】
*ST数码(600700)大股东持股被冻结
*ST数码(600700)与西安市商业银行借款纠纷案,陕西省西安市公证处有关执行证书已发生法律效力。因该公司与第一大股东煤航(集团)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未履行法定义务,西安市中级法院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将煤航(集团)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持有*ST数码社会法人股2350万股(占该公司总股份的8%)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上海分公司办理了继续冻结相关手续。冻结期限从2005年9月6日至2006年3月6日止。(刘 骏)
【2005-08-31】
谁将ST数码(600700)推向深渊?
□孙森林
8月30日,ST数码公布了2005年半年报,正如人们所料,这是一份亏损的财务报告。这份报告同时也宣告了ST数码的命运:因为连续三年亏损,ST数码将被终止上市。虽然股票退市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闻,但是ST数码的即将退市还是让人唏嘘不已,因为把它推上退市之路的,既不是资本玩家,也不是民营股东,而恰恰是国资大股东。
ST数码1996年上市,上市时名为百隆集团,第一大股东是陕西省国有资产管理局。当时,公司的管理已经十分混乱,乱投资、乱担保情况已经十分严重。1998年,航煤集团通过收购法人股入主百隆集团,成为第一大股东。在航煤集团入主以后,数码测绘又因虚增业绩、虚假陈述而受到证监会的处罚。
ST数码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主要问题出在两个环节上。一是陕西省国资局没有尽到出资人责任。在航煤集团入主之前,阎百古代表陕西省国资局出任百隆集团董事长。在阎百古主政期间,百隆集团对外投资了大量的公司和项目,外界盛传多达100多个,这些项目多数没有经过正常的审议程序,往往是阎百古一人签字即告完成,甚至没有留下任何凭证。另外,对外担保也是漏洞百出。请看几个例子:阎百古为一公司的老板在农行的4000万贷款提供担保,由于贷款逾期后拒不还贷,农行诉诸法律,公司承担连带责任;某个体户在向银行贷款时,提供虚假合同,阎百古为其提供担保,该个体户拿到贷款后旋即携款潜逃,公司承担连带责任;阎百古为其女婿主理的公司的银行贷款做担保,贷款逾期拒不偿还,公司承担连带责任。显然,陕西省国资局对阎百古缺乏必要的管理和考核,没有尽到委托人的责任。
二是两大国有股东之间没有理顺关系。航煤集团是通过收购法人股、而非受让陕西省国资局的国家股而成为数码测绘第一大股东的,这为数码测绘的发展埋下了隐患。虽然两大股东都是国资背景,但是二者之间没有合作关系,因而在利益分配方面各执一辞。先是在董事会人员安排方面僵持不下,导致董事会、监事会无法如期换届,后来又在不良资产分配方面吵得不可开交,导致不良资产无法剥离,最终只能大比例计提,而大额计提不良资产之后,公司的退市命运也已成定局。在争斗之下,两大股东都无心发展业务,反而把上市公司当成了“唐僧肉”,抱着多吃一口是一口的心态,竞相掏空上市公司。如此折腾,数码测绘焉有不垮之理?
ST数码沦落到退市的境地,不是其业务发展之失,而完全是“人祸”所致。原本不错的国有资产,在上市以后不仅没有发展壮大,反而被吞噬将尽,这不能不说是一场悲剧。但愿ST数码的退市,能够敲响国有资产管理的警钟。
【2005-08-30】
*ST数码(600700)终止上市
*ST数码(600700)公告称,公司2002年度至2004年度已连续三年出现亏损,公司股票已于2005年4月26日暂停上市。公司200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2005年半年度仍为亏损。根据有关规定,公司股票将终止上市。上海证券交易所将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对本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何军)
【2005-08-19】
*ST数码(600700)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ST数码(600700)称,目前资产与债务重组无实质性进展,受资金极度短缺制约,主营业务经营十分困难,面临多种不确定性风险。预计2005年半年度报告仍为亏损,该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刘 骏)
【2005-08-05】
*ST数码(600700)预计将终止上市
本报讯 *ST数码(600700)称,目前该公司的资产与债务重组无实质性进展,受资金极度短缺制约,主营业务经营十分困难,面临多种不确定性风险。*ST数码预计2005年半年度报告仍为亏损,该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据悉,因连年亏损,*ST数码已于2005年4月26日起暂停上市。(刘 骏)
【2005-07-12】
*ST数码(600700)今日发布风险提示性公告
*ST数码(600700)今日发布风险提示性公告,公司股票已于2005年4月26日起暂停交易。目前公司的资产与债务重组无实质性进展,预计公司2005年半年度报告仍为亏损,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2005-07-05】
*ST数码(600700)面临不确定风险
*ST数码(600700)发布风险提示性公告称,目前公司资产与债务重组无实质性进展,受资金极度短缺制约,主营业务经营十分困难,公司面临多种不确定性风险。如果公司2005年半年度报告仍为亏损,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另据有关公告称,公司收到江苏省无锡市中院进出口代理合同纠纷传票,该传票称原告中国华源集团江苏公司诉讼请求清理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煤航数码技术有限公司的资产,支付上海煤航外贸代理进口电解铜的代理费及垫付信用证下部分款项833.22万元及利息,后又追加申请结欠垫付的信用证款项分别为1407.38万元,共2300万元及律师、诉讼等费用。同时,原告要求公司为上海煤航数码的上述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目前,*ST数码已收到法院有关民事裁定书,该裁定书应华源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提出的财产保全申请,裁定冻结上海汇鑫担保租赁公司及*ST数码等相关方面银行存款分别为2300万元或查封其他等值财产。(王璐)
【2005-05-24】
*ST数码(600700)原控股子公司诉讼结案
本报讯 *ST数码(600700)原控股子公司陕西百隆腾达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近日收到法院判决,要求其偿还农行借款本金及利息共计953.37万元,*ST数码对此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龙 可)
【2005-04-26】
*ST数码(600700)将暂停上市交易
本报讯 *ST数码(600700)2002年度、2003年度以及2004年度已连续三年出现亏损,该公司股票将在2004年度报告披露后10个交易日内暂停上市交易。(李 烨)
【2005-03-24】
*ST数码(600700)披露诉讼事项
*ST数码(600700)3月22日收到判决书,判决上海煤航支付欠款608.9万元及违约金,公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据悉,原上海煤航总经理杨申因个人行为,涉嫌合同诈骗被上海警方逮捕,此事估计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影响。公司已将上海煤航转让,工商变更手续正在办理中,目前上海煤航已停业。(宁)
【2005-03-16】
ST数码(600700)子公司违规担保6200万元
ST数码(600700)今日披露了子公司违规对外担保事项。两家子公司为公司大股东煤航集团及实际控制人航测遥感局累计违规担保6200万元。
公司经营管理层自查发现:子公司煤航地图制印公司负责人未经公司审批,擅自为公司股东煤航集团在中行解放路支行1000万元银行借款提供保证担保,担保期限2004年9月24日至2005年9月23日,为煤航集团在西安市商业银行城东支行1900万元银行借款提供保证担保,担保期限2004年12月31日至2005年3月31日;为煤航集团的控股股东航测遥感局在建行长安路支行2300万银行借款提供抵押担保,担保期限2004年12月16日至2005年11月29日。
此外,公司子公司西安煤航现代测绘工程公司负责人未经公司审批,擅自为煤航集团在中行解放路支行1000万银行借款提供保证担保,担保期限2004年12月31日至2005年3月31日。
ST数码称,上述担保事项未经公司董事会审议,也未及时报送公司董事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公司董事会得知后,已要求下属子公司立即停止对外担保,已担保的贷款到期后不能再续保。公司董事会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ST数码今日的公告还披露了三起诉讼情况。公司于2001年12月为原控股子公司陕西百隆腾达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农行西安开发区支行借款900万提供了担保,现银行向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公司及腾达偿还借款本息953万元及诉讼费用,公司董事会已经收到应诉通知书。就徐州工程机械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诉公司控股子公司陕西煤航电子票卡有限公司拖欠货款,煤航集团、公司及上海惠金实业有限公司提供担保一案,公司收到徐州市泉山区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法院裁定查封或冻结陕西煤航电子票卡有限公司、公司、上海惠金和煤航集团银行存款650万元或价值相当的财产。此外,公司与西安民安物业发展有限公司保证合同追偿纠纷一案,法院认为,西安饮食(000721)对西安民安物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财产不负有协助执行的义务,并裁定撤销该院的相关协助执行通知书和民事裁定书。(中证网)
【2005-03-03】
*ST数码(600700)面临终止上市风险
本报讯 *ST数码(600700)2002年度与2003年度已连续二年出现亏损。预计其2004年度累计净利润仍为亏损,依据证券法规,*ST数码股票将在2004年度报告披露后暂停上市交易。如果*ST数码2005年半年度报告继续亏损,其股票将被终止上市。(李瑞鹏)
【2005-02-24】
*ST数码(600700)接9441万元支付令
*ST数码(600700)今日公告称,2005年2月23日,公司收到法院3份支付令,要求公司归还申请人中国工商银行西安东大街支行借款本息合计9441.83万元及支付令申请费300元。(程立新)
【2005-02-15】
ST数码(600700)浮华表象的背后...
作者:丁淼
本刊记者:刘鹏
在新年伊始的第一个交易日,“ST”数码最低探到1.02元/股,最后以1.04元/股报收,差点步入“仙股”行列。而之前证监会已于2004年9月对ST数码的董事长等三人进行市场禁入和罚款,煤航重组下的百隆集团业绩大幅滑坡,逐渐露出原形。“ST”数码到底怎么了?煤航的入主给当时的百隆集团究竟带来了什么?
2004年岁末,国内投资者“有幸”终于迎来传说中的“仙股”时代,达尔曼(资讯 行情 论坛)(600788)以0.96元/股报收,作为中国主板市场上第一支跌破一元面值的股票,颇具纪念意义地为中国证券史书写出浓重一笔,同时也把陕西上市公司存在的种种问题推到了风头浪尖。
ST数码——我欲成仙?
接下来,本文的主角——“ST数码”(600700)也在新年伊始的第一个交易日,最低探到1.02元/股,最后以1.04元/股报收,差点步入“仙股”行列。同地域在同期几乎出现2支“仙股”,这不禁让我们联想起当年山东上市公司出现大量“ST”现象时,山东省政府为了挽救形象,由副省长亲自挂帅,专门成立专案小组,解决“ST”上市公司问题,可见影响深远。那么,“ST”数码到底怎么了?
“ST数码”原名“数码测绘(资讯 行情 论坛)”,是由“百隆科技”改名而来,上市初始名“百隆集团”,2003年戴上“ST”帽子,2004年挂“星”面临退市危机。
最早百隆集团是靠商业起家,1996年4月上市,第一大股东是陕西省国有资产管理局。据了解,当时的百隆集团在陕西省的商界是可以和开元、民生、唐城并驾齐驱的,只是当时的管理机制严重阻碍了百隆的发展,致使百隆集团的业绩严重滑坡并最终走上被重组之路。
1998年4月15日煤航(集团)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收购长安信息(资讯 行情 论坛)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莱英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解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蛇口安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绿洲长绒棉纺织有限公司、宝鸡市百货文化用品总公司、五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市日用化学工业公司等11家持有的百隆集团的法人股,占本百隆集团股本总额的16.22%,位列第二大股东。
4月23日,煤航(集团)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再次受让陕西证券有限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转配股8570203万股及浙江中联石油公司、西安市房地局产权处、西安市碑林兰岛餐厅三家持有的本公司法人股197.9835万股;收购完成后煤航集团共持有百隆集团股份2487.649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8.17%,成为百隆集团的第一大股东。
从煤航集团收购百隆集团的手法来看,很难看出有什么政府行为,因为煤航集团是从14家持有人手里收购的,而不是直接接受第一大股东陕西国有资产管理局的转让,所以众多的投资者和市场人士几乎都认定此次收购行为为市场行为。谁曾想此次收购为百隆集团退市埋下隐患。
“ST数码”从1998年煤航集团入主以来到2002年一直是强庄股的形象。股价从1998年3月的6元左右/股飑升到2001年的1月的31.5元/股,中途还有2次送转和1次配股。当时的许多陕西投资者以持有百隆集团的股票而骄傲。业绩也从过去的0.15元左右/股跃升至0.35左右元/股,煤航成功的借壳上市一时间成为当地传诵的重组佳话。
浮华表象的背后
但随着庄家炒做的终结,证监会2004年9月对ST数码的董事长等三人进行市场禁入和罚款,煤航重组下的百隆集团业绩也随之大幅滑坡,逐渐露出原形。
煤航的入主给当时的百隆集团带来了什么?我们从公告中整理出煤航重组百隆的目的。自从1998年煤航入主百隆集团以来,主营收入的构成依然主要是商业,而利润最大增长的2000年和2001年,净利润构成中最大的却是最早百隆集团成立的腾达
房地产,但以后主要的亏损源却是煤航集团注入百隆的三个所谓高科技的测绘和印刷公司,通过对证监会的整改意见和对ST数码的稽查公告来看,ST数码虚构利润造假的可能也是出在所谓注入优良资产的三家子公司身上。
其实煤航的手段并不高明,对于众多投资者也早已经耳熟能详,但是最让投资者云里雾里的是当时煤航集团在最初收购百隆集团的公告中并没有提及到要和陕西省资产管理局分担什么不良资产,而恰恰是在数码测绘的业绩难以为继的时候却突然摆出一条要和公司第二大股东共同分担不良资产,直至陕西省资产管理局登场,众多中小投资者才恍然大悟,原来煤航入主百隆集团也是政府策划的局。
让投资者比较费解的是,既然煤航集团入主百隆有政府行为,那为什么还要颇费周折地从十几家手里收购法人股,而不从当时的第一大股东陕西省资产管理局手里直接收购?为此记者专门至电目前ST数码的第二大股东——陕西省投资集团,一位管理人员以不太清楚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之后,一位陕西投资公司的人士却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在煤航集团当年接手陕西证卷公司股权时有几百万股属于转配股,后来上市流通,煤航一把抛出去就获利近2个亿,他现在又要和省投共同分担不良资产,你说省投能乐意吗?”
为此记者专门查阅了ST数码的公告,果真在2001年4月23日有这么一条公告:
煤航(集团)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告
截止2001年4月23日,我集团公司已通过二级市场减持陕西煤航数码测绘(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份7866366股,占股份公司总股本的5.4%。
目前,我集团公司还持有股份公司社会法人股34810254股,占其总股本的23.93%,仍为其第一大股东。
特此公告。
再详查有关ST数码转配股的相关资料,数码测绘公司于1998年3月实施1997年度配股方案,每10股配3股、转配3.17股,配股价每股3.6元,配股转让费每股0.10元,配股后转配数量为8983200股;1999年9月实施1999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送4股转增1股,转配股增加4491600股后,转配股总数为13474800股;2000年12月实施2000
年度配股方案,每10股配2股,配股价每股12元,配股后转配股增至16169760股。而就在煤航集团公告的当时,数码测绘的股价在33元/股左右,足见煤航集团丰厚的获利程度。
目前的ST数码的焦点问题,应该是第一大股东和第二大股东对于遗留不良资产数额处理的分歧,但实质上也是各利益方代表的利益之争,这对中小股东的影响很大,陕西省投资公司要求独立聘请审计机构审计遗留不良资产的合理要求,但在煤航集团看来就是第二大股东不认帐,直接开始会计处理。中小股东哀鸿遍野,但也无奈。
证券市场对于此种剥削中小股东的流氓行经似乎也已经见怪不怪了,但一个属于国有大型企业,一个具有国有资产监护人身份,置“国”字不顾,直接“打劫”的行为实在令人齿冷。
危墙下的安逸
对于ST数码来说,虽然大幅度亏损,濒临退市,但其资产的质量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的。ST数码目前的主业来源还是依赖于商业。记者在一个偶然机会接触到ST数码的子公司陕西百嘉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百隆集团重组分解后的一个分枝,2003年的销售额已经达到16959万元,2004年的销售额突破2亿。行内人士透露,如果把陕西的商贸公司综合实力排名,百嘉商贸一定是在前10名内。从目前百嘉有条不紊的运行上也根本看不出会受到ST数码退市的影响。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覆巢之下无完卵”这句话用在ST数码上并不恰当,从其目前各个子公司的表现来看,如果解决好所谓的遗留问题,ST数码还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公司,从目前的商业环境来看,其商业类子公司每年的销售额的增长还是比较乐观的。如果煤航集团今年的业绩真实,置换的煤航系子公司的效益也该不错。
从煤航集团得知,2004年煤航集团的业绩是相当不错的,煤航集团所属票卡公司生产总值、利润总额两指标已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12%、100.5%,管网公司两项指标已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50%、100%。截止12月15日,装饰公司生产总值、利润总额两指标已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30%、110%;计算机所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22%、108%。截止12月17日,测绘院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13%、118%;遥感院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20%、利润总额116%。截止12月20日,制印公司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01%、102%;地理信息公司完成全年任务的167%、100 %。
假设煤航集团收购ST数码的成本已经收回,再把所谓的不良资产的和省投资集团分摊,那么广大中小投资者将面临何等诚实和良心的上市公司?果真如此,投资者夫复何求?
其实大股东对于上市公司利润的大幅计提似乎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有统计结果显示,早在2001年、2002年上市公司整体计提坏账准备金的总额竟达到全部利润的40%左右。不少上市公司当年的管理费用剧增,公司利润随之减少,甚至产生亏损,经营状况每况愈下。ST轻骑(600698)在2002年的“意外”亏损让投资者叫苦不迭。由于为大股东及关联方的欠款及担保计提高达42亿元的坏账准备及或有损失,ST轻骑一下亏损了34亿元,可谓历年来亏损之最。类似的典型还有ST江纸(资讯 行情 论坛)、ST轻骑、ST佳纸(资讯 行情 论坛)、*ST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等。而原PT粤金曼等公司,在被大股东掏空之后,经营状况持续恶化,,甚至最终难逃退市厄运。计提吞噬上市公司利润,计提更吞噬了中小股东利益。
煤航集团的此次大比例计提是否合理更是值得商榷,按照当时的协议内容,不良资产应当由煤航集团先行购买,再和第二大股东协商解决。而煤航集团利用大股东的权利,先进行计提,其实就是先让中小股东买单,再由前两大股东协商解决,“国”字当头的企业如此违法还理直气壮的叫嚣是第二大股东违约在先,却为难了可怜的中小股东,用脚投票,究竟有多大作用?
2004年的年报工作已经展开,而ST数码的年报预测是继续亏损,如果不存在大幅度计提的问题,今年ST数码盈利还是可以预期的,就看前两大“国”字头的企业如何了断这些不良资产,也有可能最终友好协商,解决完后,再纠正计提,和中小投资者再玩一把雾里看花。结局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附件:
当年处理不良资产的公告全文如下:
由于本公司是由国有企业整体改制的上市公司,历史遗留的巨额不良资产,对公司的经营与财务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形象和可持续发展,使得公司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若将历史形成的不良资产能够顺利剥离出上市公司,将有助于本公司实现现有资源的整合及优化配置,使公司完全摆脱历史遗留的不良资产与或有负债的困扰,集中精力从事数码测绘、遥感、电子地图、票卡等核心业务,规避经营和财务风险,增强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从而改善企业形象,提高本公司经济实力和市场盈利能力,对公司的经营和持续健康发展及全体股东的利益是有利的。
为此,公司管理层经过认真、深入的研究,并经有证券从业资格的会计师审计、评估,于2002年度先后与本公司第一大股东煤航集团签定资产转让协议及若干补充协议,将不良资产转让给煤航集团(详见本公司2002年半年度报告)。截止2002年12月31日煤航集团已支付债权转让款2000万元,并以其持有的本公司部分法人股质押或其信誉为本公司2.34亿元银行贷款和本公司涉案担保本息约8000多万元提供了担保,同时承诺本公司27252.71万元债权若发生损失由其承担赔付责任。2003年本公司又将拥有的不良资产18380万元转让给煤航集团(详见2003年3月11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按协议约定煤航集团应于2003年3月31日前支付转让款价款5514万元。但截止目前,煤航集团并未再支付款项。
对于不良资产问题,公司原第二大股东陕西省财政厅于2002年3月8日在给煤航集团的函(陕财办企函(2002)10号)中称:同意对数码测绘在你公司进入以前形成的不良资产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损失由你集团和我厅按持有的股权比例共同分担;先由你集团将不良资产(具体数额以会计师事务所确认数为准)统一购买,国家股承担的损失待股权划转到省投资集团公司后,由煤航集团和省投资集团协商处理。本公司现第二大股东陕西省投资集团公司亦在2002年8月23日对本公司的复函(陕投集团办函字(2002)44号)中说明:对陕西省财政厅在贵公司持股期间公开披露和公开承诺的相关事宜由我公司承继。
为保证本公司及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本公司董事会提请公司股东暨煤航集团和省投资集团能认真协商、尽快履行各自的承诺并按协议约定,提出切实可行的履约计划和措施,使公司卸下沉重的历史包袱,轻装上阵,回报股东。
特此公告
陕西煤航数码测绘(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03年4月22日
【2005-01-27】
*ST数码(600700)王海宁复职总经理
王海宁复职*ST数码总经理
一名独董投反对票,一名独董书面反对,另三名独董勉强赞成王海宁复职*ST数码总经理
本报讯 (记者 袁立波)*ST数码(600700)前总经理王海宁在一名独董投反对票、一名独董书面表示反对,另三独董勉强赞成的情况下,获聘为总经理。
昨天上午,*ST数码召开临时董事会,会议同意原总经理刘燕谷和原财务负责人刘佩林辞职,以11票同意,1票反对,通过了对王海宁担任总经理的聘任。据悉,投反对票的是该公司独董张俊瑞;另外,独董刘光运虽然没有参加董事会会议,但他在书面报告中表示,已在会前对会议议题做过了解,并发表了自己的独立意见,意见明确表示反对聘任王海宁。
张俊瑞在反对的理由中说,王海宁在前不久受过中国证监会处罚,对其以前担任*ST数码总经理,及近年担任一下属子公司董事长的业绩情况不清楚。刘光运在发表的独立意见中表示,对刘燕谷和刘佩林的辞职表示同意,但对聘任王海宁为总经理表示反对。刘光运持反对态度的理由大致与张俊瑞相同:王海宁近期受过证监会的处罚,提名委员会对其以往担任总经理期间的业绩和过失,以及再次出任总经理的工作思路没明确说明。
此外,*ST数码其他三名独董冯涛、陈荫三、汪艳萍虽然对聘任王海宁投了赞成票,但他们表示,王海宁曾担任过公司总经理,在任职期间对公司过去发展到底有什么责任,今后有什么打算,提名委员会没有做出明确的说明;但鉴于大股东短期内难以推举出合适的总经理人选,为保证公司正常工作运转起见,同意聘任其担任总经理一职。
据了解,王海宁现年42岁,1998年9月,被聘为*ST数码总经理,任期直到2002年6月结束。王海宁还担任过煤航(集团)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及陕西百隆达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2001年11月,王海宁被中国证监会课以警告处分。
功能提示:按空格键切换至下一分类,按退格键切换至上一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