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十年中最后的几个发财的蛋糕(2)
第二个发糕:PE股权投资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投资的渠道也逐渐多样化。**D也提出来要多层次的发展经济体系,实际上一方面这是为了不断增大的财富寻找一个落脚的位置,也是为了将财富多层次投资后,整体经济结构的风险会降低下来。很多人在股市中寻找二级市场交易博弈的机会的时候,一定知道现在新股申购中签有多难,而早些年靠申购新股发财的人大有人在,只要中签一交易就是多少倍的增长。实际上还有一群人的发财比申购新股的还快,就是一级半市场。
这就是我说的第二个发糕:股权交易,流行称呼Private Equity,PE,全称应该叫私募股权投资。这里要给大家区别一下,我们经常听到的“私募”是一个狭义概念,就是私募共同基金,这实际上只是私募基金中的一个小分支。PE私募基金与狭义的“私募基金”有着本质区别。PE基金主要以私募形式投资于未上市的公司股权,而私募基金主要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向投资者筹集资金,进行管理并投资于证券市场(多为二级市场)的基金。
PE是否能挣钱,我下面从几个方面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1、PE的历史。
最早的一级半市场大概要算成都的红庙子,买卖可能上市交易股权当时比较火暴,但是秩序混乱人为操纵因素过多,而且这个公司是否真的上市把握很大,甚至存在不存在都是未知数,*Z*F*当然不能允许混乱的市场存在。
前几年一批小公司又出现了,代理买卖股权,这个时候中国的股权交易已经比较正规化,出现交易所,但是对于交易所来说他是提供股权交易的场所,并不研究分析这个卖出股权的公司是否能上市,而代理公司由于能力比较小,所以分析能力依然没有,只管买出去后拿手续费。而且后来干脆出现一些骗子公司,混乱的场面依然被*Z*F*按住了。
投资银行(投行)业务在中国兴起,大家都想通过兼并、收购、参股等性质打开多元发展的局面。我曾经跟随总裁也做过一段这个工作,但是效果甚微。原因你要想了解一个公司是否好,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你需要一个财务公司帮你了解公司内部财务和资金运营情况,你需要一个律师事务所帮你了解法律上的问题,还需要一个证券公司帮助辅导上市,还有承销商。这是一个庞大的组织,因此即便是我当时任职的是证券公司,但是依然进展很难。
所以PE组织就出现了,而且挂钩的是正规的交易所。国外进来的PE组织,我们国人是很难参与的,项目一般也大,小资金靠边站。例如:英联投资做的太子奶,动用了7300万美元,这不是我们能做的。我们能参与的只有国内的PE组织。
目前真正拿到权证执照的似乎在中国目前也只有四家公司(如果没有记错是中金、长城、北润、交行,大家多考证这里不对正确与否负责),这些公司从资金实力来说都是非常可观的,而且*Z*F*背景也是可想而知。这几个公司一般来说自己就有财务公司业务能力,分析能力相当厉害。
而在这个层次的中介下面还有一层现在比较活跃的中介,就是信托公司,例如有报道的湖南信托、北京国投、东莞信托等公司都有参与,他们依然时要与大PE们挂钩的。
2、普通人的进入机制。
按照国家的规定,股权交易的最小单位应该是50万元(不知道有没有新的规定),这对小富人来说是合适的。国内的产权交易所对企业投资可以成为会员,对个人投资就只能通过PE的中介公司了。国内的这些投资PE的大腕公司们,会自己先研究股权项目的投资盈利与风险,然后介入(同时私募个人投资),进行下一步的VCFOUND(风险投资),通过财务和管理上的支持将项目推向二级市场,与熟悉的证券公司一起完成IPO(上市)的过程,然后在成功卖出来,完成投资。
普通人能介入的阶段,就是与他们一起在项目报告出来之后,与他们一起介入。他们会象卖一个产品一样,把它的投资报告,分析报告给你,你仔细研究和思考,然后决定是否参与(他们的参与金额最小可以到25万)。而购买的渠道是与股权产权交易所发生合约关系,而这类的PE业务的公司只是一个中介。其关系就象投资人、证券公司、交易所、企业一样,证券公司是开通道的,交易所才是交易的,企业股票就是产品。而在PE的过程,中介就是通道,交易所才是做交易的,企业股权是产品(这是简单的比喻,为的是让更多人简单的明白,不是讨论学术)。我能知道的股权的交易所有,北京产权交易所,成都联合产权交易所,西安产权交易所和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
更多的人可能觉得IPO的过程会很长,其实这就要*Z*F*的态度了。目前,我们有两个市场值得注意,一个是新三板,一个是创业板。老三板市场大家都熟悉了,一些以前从主板退市的股票在那里交易。但是现在北京中关村管理委员会正在组建新三板,中关村管委会在园区企业中开始启动了中关村园区企业改制上市促进工程。这个促进工程的具体组织者,就是由北交所作为一个具体的组织者。2007年希望至少有100家中关村的企业改制为股份公司,3年之内希望能够推动1000家企业改制为股份公司。创业板在美国叫纳斯达克,属于一些创业的公司的舞台,进入条件比较宽,全面市场化,市场说你不行,你就发行不出去。深圳交易所与美国创业板已经形成文字协议,向他们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打开我们国家创业类公司的融资渠道。
所以我们要看到的是多层次的金融发展结构,和更多的直接融资的渠道。那么这两个交易板打开之后,大量的公司会排队上市,中国的股权交易没有比这个时候更有机会的了。就是说,中国如果不想扩大市场的话,股权交易的春天就不可能出现,机会就少的多。
那么介入一级半市场后,在二级市场只要完成IPO,我们就也可以象北京银行上市的时候那样,一举造就多少个百万、千万、亿万的富翁了。
3、退出机制。
什么叫退出机制?就是你如何收会投资,股票上你把股票卖了,就是退出了。毕竟投资市场上买了就是为了将来卖的。风险PE投资的目的不是控股,无论成功与否,退出是风险投资的必然选择。引用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包括首次上市(IPO)、收购和清算。目前国内风险投资公司进行IPO的退出渠道主要有:以离岸公司的方式在海外上市;境内股份制公司去境外发行H股的形式实现海外上市;境内公司境外借壳间接上市、境内公司在境外借壳上市;境内设立股份制公司在境内主板上市;境内公司境内A股借壳间接上市等。
相比之下,红庙子的模式退出机制最好,大家都凑在一起,买卖比较方便(当然如果公司倒闭的消息传出来,你就卖不出去了)。但是现在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因为大家不能凑在一起,而且又不是象股票一样的可以在一个交易系统界面上买卖。大家全部是靠合约的方式在交易,所以交易困难,退出机制就自然困难,这就是股权交易的风险。
假如说,你通过分析报告看好一个公司的股权,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能上市IPO,这个时候你想找下家就比较难,就要通过中介公司做申请,看有没有新的投资者进入。那么如果两年没有新的投资者介入呢?可见一个高的投资收益的背后,必定有一个高的风险的存在。虽然你选择了一个很好的中介,也做了很好的报告分析,但是任何事情都会发生了。当年上海炒认股证还有成为千万富翁的呢,不是最后也有砸在手里一分不值的吗?
还有一个不好的地方也在流动性上,如果我们临时需要资金,这个合约是很难解除的。
4、特殊股权。
中国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所以在很多的地方都存在特殊性,股权也一样。例如:上市公司定向增发、配股等。中国船舶的定向增发只有30元,股价却接近300元,要是说配股还有点风险的话,那么这样的定向增发简直就发钱啊,稳赚不赔的买卖。这里面也存在PE啊,也有股权交易啊。就是看你拿的到这样的项目不,只要拿到你就发财。这样的PE项目你没有渠道就不用想了,呵呵,门道很深哦。
股权的交易基本上就介绍到这里,要知道想一夜暴富就要有承担风险的能力。做PE投资最重要的,还是要跟好一个中介公司,并对国民经济和财务有一些了解和分析能力。如果乱投资,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大型企业的老板,如果想做投行业务,不如直接参与一些PE投资,省时省力。如果你有凯雷、磐石基金投资、新桥资本这样的实力,能收购携程网,能收购深发展,那么你就是PE的投资管理人的角色了,大家就跟你私募好了,坐上你的大船去遨游大海。
来源:夜之花神's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