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粤传媒--股市的"优等生"加"苦命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42
精华: 6
发帖: 333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07-10-19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7   

粤传媒--股市的"优等生"加"苦命儿"

我想在近期以此为标题向证监会说明粤传媒所曾经遭遇过的所有不公平待遇的事实,我认为简单的陈述事实,往往更有利于问题的明晰和解决。
回顾历史,粤传嫖是高高兴兴的重组(而重组本身应该在当时得到过证管部门的批准),欲救股民于水火,不料却受到一次次的打击,连同所有的三板股票一起沉沦,至今两网股14年的等待,整整过去的是几乎一代人的时间,命运至今却还悬而未决。
我想问大家的几个问题是,如果一个公司多年来拼命的努力并且承载着所有三板股民的梦想,在它几乎符合所有的条件的时候,它能不能上市?如果以莫须有罪名或微不足道的理由最终否决其上市,我们还能忍多久,还需要忍多久?瑞尔就那几十笔买卖能代表着三板股民的梦想吗?三板的股民不是傻瓜,不要妄图用瑞尔来打发我们。
在目前这个非常时期坐而论道是必要,良好的愿望也是有可能实现的。
但良好的愿望并不能推动大山,而是要使用推土机。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16
精华: 5
发帖: 611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6-12-14
最后登录: 2008-05-21
沙发  发表于: 2006-12-19   
其实忍为上策我个人认为
能量中的蚂蚁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42
精华: 6
发帖: 333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07-10-19
板凳  发表于: 2007-01-19   
粤传媒股市的优等生+苦命儿

  写下这个题目除了认为能够吸引眼球和自认为是部分事实之外,确实并无与证管部门相对立的意图。实事求是的说,我相信证管部门的主要监管意图是维护市场交易的公平有效,从而能够真正实现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的目的。而且我也相信也同时观察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甚至是在面对压力的情况下,证管部门处理事情是相当公平和公正的。因此,作为一名普通的投资者,对于在加强监管下逐渐规范和有利于投资的市场环境(这其间凝聚着证管部门的预见能力和辛劳),一直以来,在我内心里是存有一份感激的。
但粤传媒的情况有些特殊,这种特殊和曲折我想作为证券监管部门的您们有可能是非常了解的,甚至有耳朵都要听得出茧的可能。但对于所有被动或主动投资于三板甚至是更狭隘的两网股的股民来说,粤传媒作为“优等生”的身份是获得广大认同的,长久以来,几乎寄托了所有三板股民的希望,这种希望和03(粤传媒)所具有的代表性,是在排除对倒后,仅仅成交了寥寥数笔的世纪瑞尔等所根本无法取代的。
下面我提几个问题希望能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
一、    政府在证券市场上的决策责任=证监会的责任
凭心而论,关闭Net和STAQ系统,除了两网股自身交投清淡的市场因素之外,也有两网股失去了政府政策支持的决策原因。众所周知,最初的两网股承载着法人股流通试点的重任,虽然这最终没能成为事实,但无可否认,这也是那个时代,探索中国股市前进和规范化的一条道路,一种进程。
而这个试点是失败了,虽然不能因此说两网股是去年全流通股改的牺牲品,但两网股是法人股流通试点的先驱是确定无疑的事实。
关闭两网股是政府决策行为,为了减少股民的震动,采取的是不甚光采的让其无疾而终的做法,即以所谓电脑设备检修作为托词(感觉就象传销公司以装修之名,行跑路之实一样,当然用股民的话说,就是两网股是被人“偷偷摸摸关闭掉的”)。可以想见如果以这种方式关闭深沪市场,甚或只是中小板市场,所能激起的无法想像的严重后果。
不管决策的实际意义和水平如何,但政府肯定是把善后处理工作交给了证监会的,因此才有了后来海航和南海发展等公司的上市,至关重要的,在我印像当中,两网股的重组也需要取得证管部门的同意意见。因此可以说03的出生起,就是向证管部门领了准生证的。为了安抚两网股民,证监会也承诺过要“优先审核,抓紧上市” [证监办发(2000)29号]。
结论1、对于政府的决策行为,证监会应承担责无旁贷的做好善后处理工作的责任。
结论2、两网股是法人股流通的先驱,两网股的问题就像法人股转配股问题一样,本都应在股改之前解决,在股改已大局已定的今天,势必不能再拖。
结论3、证监会应切实履行“优先审核,抓紧上市”的承诺。

二、两网股为什么中只有“粤传媒”的股民闹得最凶
其实长久以来,我一直认为国人是世界上最温顺的民族,很多时候只要简单的有口饭吃,大家也就不想再闹腾了,就像鲁迅先生笔下所言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但三板的股民在三板(剔除几乎没有交易的新三板)这个巨亏和无法披露年报已成为常态的扭曲的市场里,粤传媒就是他们唯一的光亮。
作为三板的股民我是要感谢03这个优等生的,因为只有它,作为承担了巨大重组成本的重组方,在扣20%红利税的情况下(主板扣10%红利税),每年坚持分给三板03的股东们现金红利。
三板的股民是苦啊,在所有的孩子都尚失劳动能力,甚至绝大部分都已病入膏盲的情况下,唯一的宝贝还由于出生问题被憋在家中出不了门,而这个出生问题是政府造成的,而且也是证管部门已经承诺要抓紧解决的,当然从99年两网股停市,已抓紧解决了7年之久了。
结论4、粤传媒持有在个人手中的流通市值约占全部三板市场的50%(大部分退市股托管率极低,且绝对价位低,新三板又基本上无成交),解决了03的问题,就等于解决了大部分三板的问题,其它任何间接或替代办法都是行不通的,只会让原本可以简单处理的问题复杂化。

三、    粤传媒的IPO问题
粤传媒的IPO问题,是不应该我来评说的,我甚至都有担心适得其反的感觉,但想到我的水平还不至于严重到会影响您们独立性的地步,因此也就坦然了。通过下面的文字,我想您们也会得出做一个股民尤其是小股民的不易(例如,由于经费问题,只有粤传媒的股东大会我才是唯一一次参加了的),而选择这种独立分析的“不易”,也是受监管部门多年正确引导和提倡的结果。
1、    粤传媒所处的行业
我个人认为,一直以来,粤传媒所处的报业环境存在着两种认识上的误区,一种观念认为,传媒尤其是报业是永远的朝阳行业,是中国的最后一个暴利行业。一种观念则认为报业已经日薄西山了,很快就要被网络等新兴媒体所取代。
第一种观念我想作为专家的您们是无法认同的,较让我担心的是报业已经日薄西山的第二种观念,其实在我国报纸属于绝对的高垄断行业(目前仍实行新闻核准制,且要求国家绝对控股),所以竞争虽然激烈,但同其它周期性行业比较,远不容易达到白热化的地步。而且在广州地区虽有羊城、南方、广州等三家报纸,但由于错位经营且各有特色,因此虽然市场饱和度极高但均有各自的生存空间。而且媒体碎裂化以后,新媒体虽然获得了一些份额,但传统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受众率高的优势反而更加突出。因此其广告投放效果和投放量是很有保证的。就以有线电视为例吧,如现在电视已达到50个频道以上,而数字频道开通之后,频道数目还将呈几何增长,拿着摇控器座在电视边,随便翻一下很多时间就白白过去了,睡觉时才发现,原来什么有用的信息也没有接收到。所以在媒体碎裂化的今天,大众对有效信息的需求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而且比较而言报纸的竞争优势一点也没有减少。
2、粤传媒的关联交易
虽然不想提,但这毕竟是上市迈不过去的坎,据企业公布的三季度报表的数据,其关联交易似乎已降到了30%以下,而且06年6月颁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也不再对关联交易比例作出硬性规定,不过粤传媒的印刷业务上升得似乎很快。
但是我想,就算证监会把粤传媒当成是印刷公司也是无关紧要的,毕竟报业印刷的门槛还是很高的,主营业务利润和现金流也是非常有保障的(说句不该说的话,即使是报业印刷也比做铜加工的所面对的市场环境和现金流稳定)。
结论5、粤传媒的主营业务是健康的,行业经营环境也是较为稳定和可预测的,因此其作为一个上市公司而言其主体是健康的,现金流是稳定的,不会业绩大变脸,是优质企业。因此,请证监会在审核时考虑到历史事实和千万已投资粤传媒的中小股民现实利益和所承载的历史成本,加快审核并予以放行。
事实必将证明,解决好两网股的历史遗留问题,这将有利于恢复和重塑广大投资于三板市场或多层次证券市场的股民们的信心,并最终将有利于多层次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400003粤传媒中小股东
2006年12月31日
小不点 离线
级别: 新手上路
UID: 156
精华: 0
发帖: 75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6-12-20
最后登录: 2007-08-11
地板  发表于: 2007-01-19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42
精华: 6
发帖: 333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07-10-19
4楼  发表于: 2007-01-19   
这是我为三板的全体难民,包括我自己所做的一点事,我对得起论坛上的所有兄弟,包括我自己。
论坛上的大部分三板难民,就像鲁迅先生笔下所言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但不包括我,因为我把这篇文章直接寄给尚主席了,为了增加他看到此文的机率,我把标题改为《关于发展多层次市场的建言》,需要重申的是,我只想说明事实,并不想借此影响证管部门的独立性,如果能有所影响的话,那也是事实本身的影响。
这篇文章我1月1日寄出去的,自我感觉会有点效果(当然我一贯都有点过度自信的表现),本来现在放在论坛上感觉为时尚早,但今天论坛上有两个贴子找我,唉,还是有些沉不住气呀。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42
精华: 6
发帖: 333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07-10-19
5楼  发表于: 2007-01-19   
哈哈,要到了个精华贴!!!
feng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88
精华: 0
发帖: 244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6-12-11
最后登录: 2007-06-27
6楼  发表于: 2007-01-19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87
精华: 3
发帖: 586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6-12-27
最后登录: 2007-11-25
7楼  发表于: 2007-01-20   
引用
引用第4楼混混与自大狂2007-01-19 15:37发表的:
粤传媒股市的优等生+苦命儿

  写下这个题目除了认为能够吸引眼球和自认为是部分事实之外,确实并无与证管部门相对立的意图。实事求是的说,我相信证管部门的主要监管意图是维护市场交易的公平有效,从而能够真正实现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的目的。而且我也相信也同时观察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甚至是在面对压力的情况下,证管部门处理事情是相当公平和公正的。因此,作为一名普通的投资者,对于在加强监管下逐渐规范和有利于投资的市场环境(这其间凝聚着证管部门的预见能力和辛劳),一直以来,在我内心里是存有一份感激的。
但粤传媒的情况有些特殊,这种特殊和曲折我想作为证券监管部门的您们有可能是非常了解的,甚至有耳朵都要听得出茧的可能。但对于所有被动或主动投资于三板甚至是更狭隘的两网股的股民来说,粤传媒作为“优等生”的身份是获得广大认同的,长久以来,几乎寄托了所有三板股民的希望,这种希望和03(粤传媒)所具有的代表性,是在排除对倒后,仅仅成交了寥寥数笔的世纪瑞尔等所根本无法取代的。
下面我提几个问题希望能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
.......

你这个人好墨迹,说话让人感觉不知道你在说什么,看不出你的观点。你一点不狂但是有点像个老鼠
生命的意义在于勇于搏击!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42
精华: 6
发帖: 333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07-10-19
8楼  发表于: 2007-01-20   
你说话有点逗,第一段话的意思是摆事实,让监管层自然的感觉到03不能上在瑞尔之后。
说实话本来是想一早发在论坛上的,怕众说纷纭,但我之前是给几个持有03的朋友看过的,我主要的目的,即使文章不能起到帮助03IPO的作用,至少也不至于引起反感或反作用,所以行文较为低调,主要想强调事实。
而且,作为我个人来说,我只是在实践我的理念"作一个积极推动事物发生的人,而不是一个消极等待的人"。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