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http://blog.p5w.net/user1/wudingjie/archives/2007/11557.html 日前,有多家基金公司将机械制造类公司做为其投资重点,种种迹象表明,机械制造股将是基金下一个热点。
而前不久,《上海证券报》引述法国巴黎证券(亚洲)公司的说法指出,未来中国机械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投资性价比最高。而这一判断是基于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潜力和目前的股价增长空间。可以说,在这些外国机构看来,中国的机械制造业正在迅速赶超劳动密集型行业。
报道援引该证券公司中国研究主管及董事欧文的话称,机械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对于服务业、品牌消费业而言,具有最强的增长潜力,虽然其目前尚未到达一个合理的估值。
以往,每逢固定资产投资紧缩之时,机械产品的需求都会大幅降低,进而波及到中国的机械制造商。对此,法国巴黎证券(亚洲)中国机械业分析师曹庆认为,从整体机械制造行业来看,现在不太会出现这种情况。之所以这样,其一是因为中国机械业技术升级促成了机械产品的出口获得强劲增长,国内需求波动所带来的影响相对被削弱,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固定资产投资紧缩对装备制造业的冲击;其二是因为产品组合更为多种多样,有利于克服以往单一产品线的风险。
国内目前工程机械行业上市公司的整体估值约为10-15倍之间,相比国际上工程机械类股估值15-18倍市盈率略为低估,从估值空间来看,工程机械类上市公司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另外随着“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为保证完成相关的工程建设,工程机械行业也必将进入一个采购高峰。2006年的前四个月,这一行业增长率就保持在20%以上。
考虑到工程机械行业未来两年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以及工程机械类股价值低估的因素,同时在以民营资本为主推动的并购重组潮冲击下,我们认为中长期内工程机械行业将值得重点关注。具体理由如下:
一、三大因素推动行业增长
出口快速增长、十一五规划中的公路和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将成为未来几年推动工程机械行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在2004年开始宏观调控以后,工程机械行业类公司为了缓解政策性风险对这一行业造成的冲击,开始努力拓展国际市场。目前这一措施开始初步见到成效,今年第一季度出口增长速度就达到38%。另外根据相关预测,这一行业未来几年的出口增速将保持在30%以上,成为推动该行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另外在“十一五”期间,在公路和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将有大量投入,如近万公里的高速铁路建设就涉及到大批的桥梁隧道工程,这将推动相关类型的工程机械类上市公司快速增长。
新农村规划也需要建设大量的基础设置,比如1200多亿元的公路投资规模,直接拉动了诸如铲土运输机械产品的销售量,为这类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提供坚实的保障。
以上三大因素将成为推动工程机械行业整体业绩快速上涨的主要因素。
二、民营资本推动工程机械并购潮
工程机械行业上市公司未来的机会亮点不但体现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快速增长上,而且还体现在并购重组所带来的跨越式增长机遇上。目前工程机械正好处于一个景气低谷的转折点,上市公司的整体估值水平偏低,这就为大规模的低成本并购提供了基础。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出于对国家战略安全的高度出发,对外资并购工程机械类公司的行为,相关部门已经收紧了审批的门槛。国家六部委开始调查外资的并购状况说明,外资并购工程机械类公司的难度较大。这是由于外资收购国内的工程机械类上市公司大部分要求控股权,引起了国内相关人士的担忧,中期内相关外资并购国内工程机械类上市公司的进度都将放缓。
然而国内资本搅局工程机械行业的事例却此起彼伏,从三一重工并购徐工科技、联想弘毅间接控股中联重科等来看,国内民营资本在工程机械行业正掀起一波并购重组热潮。
国内资本参与工程机械行业并购重组主要有三种类型:
1、部分民营公司难以通过正常途径上市,只好借壳上市,同时看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前景,所以通过收购国内上市的工程机械类上市公司来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
2、管理层通过各种打擦边球的并购手段来实现MBO,比如中联重科就是一例,上市公司的管理层通过购买其控股股东的股权来间接收购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3、部分工程机械类公司为了能够做大做强,抢占市场份额,通过收购行业内公司的方式获得跨越式发展,如三一并购徐工科技就是一例。
一般工程机械类企业在完成并购过程后,都可以通过资产重估来增厚净资本,同时往往也获得新技术,提高了整体的管理效率,孕育着较大的投资机会。
三、 社保基金和券商已经行动
被社保基金重仓持有的上市公司所属机械设备子行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其中从事汽车及配件生产制造的公司占有较大比例。在年报中,社保基金组合共进入了5只机械类股票,例如一零六和一零三组合分别持有宏图高科和宁波东睦;一零六组合同时还持有新华医疗。
而最新公布的上市公司三季报显示,证券公司三季度呈现增仓机械制造股迹象。根据对上市公司三季报前10大流通股股东统计,券商自营股票市值共计205亿元出现在其中的267只股票中,共涉及20个行业板块。而中报时,上市公司前10大流通股股东中券商共持有市值220亿元,分布于288只股票中,涉及21个行业板块。比较后不难发现,三季报前10大流通股股东中券商平均每只股票持有市值为7678万元,略高于中报时的7639万元,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表明券商持股集中度略有上升。
其中,医药、机械制造、金属、石化、社会服务业为其前5大重仓板块,市值分别为54亿、36亿、33亿、11亿和9亿元。与中报时相比,三季报券商前5大重仓板块变化不大,医药股仍是其第一大重仓板块,不过市值比中报时的62亿元略有下降;同时,机械制造股呈现增仓趋势,从而力压金属股跃居其第二大重仓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