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三板就象一个大澡堂
yzy69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2160
精华: 0
发帖: 529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11-12
最后登录: 2008-01-09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9   

三板就象一个大澡堂

现在的三板就象一个大澡堂,大家脱了衣服都是一样的,只是享受的服务不同罢了.


三日族也将开始全面调整了.消极影响比较大..


三日族的调整是短暂的.某些个股将拒绝回调.带领三板走向辉煌!

辉煌的只会是个票了, 全面涨升已经告一段落..如有实质性重组或题材的个票依然会走的很强,仍可适当关注..


       
垃圾王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5420
精华: 7
发帖: 1175
在线时间: 92(时)
注册时间: 2007-06-06
最后登录: 2010-04-17
沙发  发表于: 2007-11-29   
关注38
我叫王敏超,
持股八年了,
退市来三板,
流泪盼解套。
yzy69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2160
精华: 0
发帖: 529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11-12
最后登录: 2008-01-09
板凳  发表于: 2007-11-29   
三板市场年终“破茧” 粤传媒难做榜样
  时光走到2007年年底,对于中国的三板市场而言,终于有了一个可以称之为里程碑式的事件,那就是刚刚在深交所挂牌的“粤传媒”,它成为三板历史上第一个成功转板的公司。

  对于粤传媒的这个第一,市场的反应并不兴奋,因为它的上市,更多的被视为三板市场的“死水微澜”,换言之,粤传媒的成功转板,其个案的特殊性要远大于榜样的示范性。不过,即便是这样,“三板”这个名词也因为粤传媒的上市,多少增加了曝光度和关注度。

  但是,粤传媒的上市,对于同处三板市场的23家公司而言,却多少有些失望,这23家公司就是以世纪瑞尔为首的23家中关村高科技企业。在2006年以前,三板市场更多的是一个“垃圾股收容站”的角色,其中的公司大都是因为连年亏损、走投无路而被迫从主板上摘牌的企业。时至2006年初,国家批准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高科技企业可以在三板市场进行交易,从2006年1月23日第一家中关村高科技企业世纪瑞尔公司挂牌至今,已有23家中关村企业挂牌三板,股票代码以“43”开头,也被称为“43系”公司。这23年高科技企业和三板原有的53家企业一起,构成了如今三板市场“良莠不分”的格局。

  “委身”于三板的43系公司,一直就在想各种办法希望能从这个“良莠不分”的市场脱颖而出,攀到主板这个高枝上。而且,以43系公司不俗的业绩和高速的成长性,他们也自信能够尝到三板市场转板的“头啖汤”,此外,投资者和市场各方人士,也相信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这样的日子不会太远。不过,从去年6月世纪瑞尔首先启动转板计划以来,已有包括曾被寄予厚望的久其软件在内的不少43系公司进行了转板的尝试,不过,各种努力目前还是泥牛入海。对于希望把三板当成“跳板”的43系公司而言,这个“跳板”至今还是一块“呆”板。

  饿死骆驼比马大

  这块“呆”板,不仅让43系公司在上面呆了近两年,而且,交投也是越来越冷清,几近呆滞。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当属交易方式的掣肘。尽管同为三板企业,那些从主板上退下来的公司(40、42系)依旧可以进行撮和成交,按照盈亏状况,分别设定每周交易5次、3次和1次,在交易日由系统在收盘时撮合成交,投资者可以通过任意一款股票行情软件进行查询、买卖。相比之下,43系公司的交易方式只能是场外交易,买卖双方协商达成转让意向的,在交易时间委托证券公司办理。系统交易停留在原始的人工报单模式,只有价格、数量完全一致,双方确认才可以成交,股份过户和资金交收采用逐笔结算的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挂牌三板的中关村高科技企业,其股份交易的实质无非是从原来通过工商局过户,到现在的通过券商过户。可谓是挂着三板上市之名,却没有享受到三板原有企业交易方式之利。长此以来,袖口里的交易自然引不来围观者,43系公司的乏人喝彩也就不难理解了。

  由此,也形成了三板市场“饿死的骆驼比马大”的局面,亦即业绩不好的主板退市公司要比业绩优良的中关村企业更受投资者青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早在去年,就有消息说,一种更加具备流通性的“确认价格委托系统”即将完成技术验收,其类似主板定价委托并自动撮合的交易方式将取代原先的“谈判式成交”。不过,时至今日,尽管不断有消息透露,交易方式和账户合并等技术层面的准备也已基本完成,但这个期冀中的交易系统还是停留在“传说”阶段,

  三板试点受到追捧

   尽管中关村的三板试点到目前为止还不能算是成功,但是,这并不妨碍全国各地都来争当试点二、试点三。有消息说,目前西安、武汉、成都、上海、天津、沈阳等地十余家高科技园区都在积极准备,其中西安、武汉是目前做得最成熟的,已经与多家券商签署协议,对园区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甚至已经有部分完成了尽职调查,只待园区的试点资格一批下来即可申请三板挂牌。相应的深交所有关负责人也在公开场合表示,全国有多家科技园区正在积极准备加入试点。不难看出,不论是跳板还是呆板,三板毕竟也是一块板,对于全国遍地开花、大兴土木的科技园区而言,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而且一旦被纳入试点,今后第一个转板的高科技企业出自自家园区,而非老大中关村园区,也不是没有可能。而对中关村园区而言,这即是压力,也是推力,毕竟伙伴多了,就会少些孤掌难鸣的尴尬,说不定还能产生些倒逼的效用。套用鲁迅的一句话,“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就像这世间的路,这世间本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不过,从目前来看,即便新增了试点,也不过是简单的量变而已。委身于三板市场的43系公司能否变成“冬虫夏草”,现在还看不出明显的迹象。一个真正服务于高科技企业的全国性柜台市场何时能够建立,建在哪里,还是一个未知数。也许,这些问题的真正明了,要等到主板市场退烧、创业板市场诞生之后了。
ygy1997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7736
精华: 0
发帖: 1199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09-06
最后登录: 2008-01-10
地板  发表于: 2007-11-29   
精彩
顺其自然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7171
精华: 8
发帖: 3275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08-07
最后登录: 2008-09-30
4楼  发表于: 2007-11-29   
 
无为而为
受害者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0253
精华: 1
发帖: 287
在线时间: 66(时)
注册时间: 2007-10-17
最后登录: 2013-01-08
5楼  发表于: 2007-11-29   
过河卒5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7374
精华: 14
发帖: 1055
在线时间: 472(时)
注册时间: 2007-08-17
最后登录: 2018-03-21
6楼  发表于: 2007-11-29   
LZ的几篇转帖都不错,如果能指明出处与时间则更有价值.
以前看到的转帖凡提到三板就只提中关村,不合情理.现在总算看了几篇提到老三板的转帖,这是信号,也是必然趋势.老三板也是三板,也属股份代办转让系统,这是现实存在的,是无容置疑的.这个历史问题是无法回避的.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