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在杭州召开有关创业板的会议,就企业发行等方面细节进行探讨。
创业板企业的门槛初步定为“当年净利润1000万;前一年亏损而当年实现净利润500万”。
“杭州会议讨论的结果是,拟上创业板的企业应当最近一年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如果前一年亏损,当年实现净利润应达到500万元,即企业要具有‘高速增长性’。”一位知情人士说。
关于创业板推出的时间,按预期将在2008年5、6月份,第一批推出50家企业。
据悉,管理层的考虑是“以量压价”,即避免创业板推出初期因上市企业量少而遭遇市场的疯狂炒作和抬高价格。
实际上,管理层于11月16日也曾就创业板建设问题进行专项研讨,相关领导表示,正在为推出创业板做准备,除完善证监会和交易所针对创业板的监外,还要求中介机构做好相关技术和交易系统的准备。
11月专项研讨的另一重要任务则是做好“投资者教育”。这表明,创业板的筹备工作已经进入到细节方面。
“创业板推出要根据各方面的因素,最关键的是要条件非常具备,换一个角度来看,企业从准备上市到报材料之间需要很长的时间,要做各种各样的准备。”深交所上市推广部总监邹雄在“第三届中国证券市场年会”上说。
他指出,企业要做项目策划,要做财务制度的规范化以及法律文件的规范化,整个系列准备工作至少要半年左右。
目前来看,我国各高新区里的企业中,收入超过1亿元的就有3000多家,因此从财务指标来说符合创业板标准的非常多。而那些新经济、新科技、新材料、新农村、新服务包括连锁商业、连锁服务业的企业,因其具有更多的核心竞争力,将有望登陆创业板。管法规和相应交易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