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的筹备工作进入细节化。11月24日,管理层在杭州召开创业板会议定论,创业板企业的门槛初步定为“当年净利润1000万;前一年亏损而当年实现净利润500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做主板或中小板项目的保荐代表人可以同时做创业板项目。
保荐代表人“松绑”
根据现行的保荐制度规定,“一个保荐代表人同时只能做一个项目”,如果保荐代表人可以同时做两个板块的项目,无疑打破了原有规定。“这样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使现有的保荐代表人资源得到更充分有效的利用,保荐人和保荐代表人的业务范围会随着市场发展而逐渐扩大。”一位有着多年投行经验的保荐代表人说。
按照这个思路,保荐代表人有能力做一个项目就做一个,能做两个也应该做两个。据悉,管理层已经在考虑是以什么形式,而不是简单签字权,去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出发点是,无论签一个项目还是签两个项目,都要保证实际做项目的人和签字的人一致,只有这样才能符合保荐制度本来的真实意图。”一位管理层人士说。
在上述保荐代表人看来,如果最终确定保荐代表人能同时做两个板块项目,则创业板推出时企业就不会因为等候保荐代表人签字而出现积压,保荐代表人的紧缺现象也将得到缓解。
避免市场疯狂炒作
“杭州会议”讨论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创业板门槛。讨论的结果是,拟上创业板的企业应当最近一年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如果前一年亏损,当年实现净利润应达到500万元,即企业要具有‘高速增长性’。”一位知情人士说。关于创业板推出的时间,按预期将在2008年5、6月份,第一批推出50家企业。
据悉,管理层的考虑是“以量压价”,即避免创业板推出初期因上市企业量少而遭遇市场的疯狂炒作和抬高价格。实际上,管理层于11月16日也曾就创业板建设问题进行专项研讨,相关领导表示,正在为推出创业板做准备,除完善证监会和交易所针对创业板的监管法规和相应交易规则外,还要求中介机构做好相关技术和交易系统的准备。
目前来看,中国各高新区里的企业中,收入超过1亿元的就有3000多家,因此从财务指标来说符合创业板标准的非常多。而那些新经济、新科技、新材料、新农村、新服务包括连锁商业、连锁服务业的企业,因其具有更多的核心竞争力,将有望登陆创业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