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引用第20楼一叶漂萍于2007-12-02 18:34发表的 :
发呆的母鸡,母鸡中的战斗机啊!
看来只好让发呆的母鸡将您领走吧,哎,您还不醒醒脑子。
霰瓣孤悯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38
发帖: 1485
威望: 1650 点
金钱: 24525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2007-01-21
最后登录:2007-12-02 小 中 大
终于弄懂“发呆的母鸡”之寓意!
管理提醒:
本帖被 9999 设置为精华(2007-11-26)论坛中之女性,以“发呆的母鸡”之雅号最为奇怪 。
今读一文,始知其中大有寓意:
该文说:
“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实际上却有很强的战斗力,貌式木头的斗鸡根本不必出击,就令其它的斗鸡望风而逃。可见,斗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
要是形容一个人有些呆头呆脑、痴傻发楞的样子,人们往往会用“呆若木鸡”这个贬义词。然而,“呆若木鸡”最初的含义和现在的用法没有丝毫关系,反倒是一个褒义词。
“呆若木鸡”出自《庄子·达生篇》,原本是个寓言。故事讲的是,因为周宣王爱好斗鸡,一个叫纪子的人就专门为周宣王训练斗鸡。过了10天,周宣王问纪子是否训练好了,纪子回答说还没有,这只鸡表面看起来气势凶凶,其实没有什么底气。又过了10天,周宣王再次询问,纪子说还不行,因为它一看到别的鸡的影子,马上就紧张起来,说明还有好斗的心理。又过了10天,周宣王忍耐不住,再次去问,但还是不行,因为纪子认为这只鸡还有些目光炯炯,气势未消。这样又过了10天,纪子终于说差不多了,它已经有些呆头呆脑、不动声色,看上去就像木头鸡一样,说明它已经进入完美的精神境界了。宣王就把这只鸡放进鸡场。别的鸡一看到这只“呆若木鸡”的斗鸡,掉头就逃。
庄子这则寓言很有趣,同时也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让人不由不得想到古人所说的“大智大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
德创智信
Posted: 2007-11-22 23:20 | [楼 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