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叶檀:朝三暮四的专家也该为政策市负责
多头散户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2521
精华: 34
发帖: 1942
在线时间: 11(时)
注册时间: 2007-04-20
最后登录: 2009-07-2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04   

叶檀:朝三暮四的专家也该为政策市负责

叶檀:朝三暮四的专家也该为政策市负责



2007年12月03日 08:48:42 中财网
  过份的打压或者吹捧,都会让市场偏离轨道,成为外力控制下的市场。投资者预期正处于转折关头,如果股市再把熊皮披下去,有可能真就由牛变熊了,这样的情况恐怕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
  近日,以往唱空的专家学者们突然步调一致,纷给出面安抚投资者。余永定先生表示明年宏观经济依然乐观,但需要一些调整,同时可能还需要准备应对一些不测事件,当股市出现大的动荡时,不排除政府直接入市干预的可能;股市坚定的悲观主义者谢国忠则表示,虽然中国股市被高估,但是从以往的市场周期来看,泡沫到明年奥运会前很难破灭。连瑞银首席经济学家安德森近日都发文指出,中国股市的泡沫化进程才刚刚孕育了一半。
  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早知如此,何必如此大声疾呼让政府急挤泡沫呢?一些因为股市泡沫而信誓旦旦声称必然崩溃者,现在又称牛市走到一半。我们以最大的善意揣测,这些专家是忧国之所忧,希望资本市场保持平稳,使中国经济发展有个稳定的环境。
  但这些专家的前后矛盾却给资本市场带来了更大的混乱。专家当然有发言的自由,但必须以专家的身份,而不是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身份发言。以为非降温不可,结果还真如其所愿了,不料最后又抛出个政策救市论。中国股市的政策市特征,一半也得拜这些人所赐。
  中国股市是新兴加转轨的市场,其突出特征一是发展得快,二是不规范,内幕交易横行,金融权贵毫无忌惮。政府做出了努力,从给予证监会准司法权到成立稽查总队,但正如市场不可能一步净化,投资者也不奢望市场能够一步跨越几十年。
  此轮股市披上阴跌的熊皮之前确实热得发烫,政府为了大的经济发展目标希望股市平稳,如果通过整肃市场规范,一可以为股市降温,二可以建立股市的根基,三可以为所有投资者示范股市规则的严肃性。政府手中有的是资金控制权,这就掌握了资金推动型市场的命门。比如两个月不批新基金,或者不允许老基金申购,这样做严重侵害了基金公司与基民的权益,没有人有权命令市场主体具体的操作行为,除非更改游戏规则。
  这些专家理当在规范央企整体上市、控制内幕交易以及资金流向等各方面 说出些真正于国有益、于民造福的报告,而不是一天三转向,让人无所适从。我们经常看到如下逻辑,在成熟市场市盈率是多少、市净率是多少,因此,中国股市的市盈率应该压低到什么水平,以防重蹈日本覆辙。
  这样的逻辑完全不顾中国的资本市场大型央企充斥的事实,也不顾中国经济转轨、人民币正在市场化、资源品储备正在急剧增加的事实,只字不提到目前为止普通民众承担改革成本这一事实。不同的市场不能用同一支温度计,表面是否正常与实际上是否正常是两码事。如果民众的狂炒是一种错误,那么,让一家盈利水平极低的大型企业上市、分拆上市、整体上市又意味着什么呢?
  动用摧抑资金的手段确实是让股市短时间内降温的最佳办法,刚刚过去的11月创下自1994年7月以来的最大月跌幅,某些专家应该庆幸市场在表面的一系列特征上与成熟国家接轨,但近期的一连串牛市表态,很明显,如此大跌又不符合国家利益和其健康标准。
  由于迷信人造的股市健康标准,一些表面上的市场人士实际上成为了政策市的潜在推崇者,上升时抑制投资,下跌时推平准基金--很多人把社保视为政府平准基金的一种--在起起伏伏间以自己的健康标准寻找定心锚,为种种宏观目标管得资本市场半死不活,全然忘了资本市场的本意究竟是什么。
□ 叶檀  每日经济新闻
同心十载痴情盼 ,守得云开见月明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