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斯达“天价”拍卖的背后
*ST斯达(600670)昨日的一则公告颇为吸引眼球。公司第一大股东高士达生化药业集团持有的20199132股(占总股本的14.39%),以每股7.926元的高价拍卖给了深圳市广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拍卖槌甫一落下,公司股价便应声而起,*ST斯达股票昨日开盘即被封在3.33元的涨停板上。
广新投资琵琶遮面
敢于以7.926元的高价接手*ST斯达的广新投资究竟是何方神圣?
根据公告,广新投资册资本为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投资兴办实业、信息咨询及国内商业、物资供销业、进出口业务等。然而,寥寥数语却无论如何也难以令人对广新投资高价接手*ST斯达有个大概的了解。为此,记者特意对广新投资进行了探访。结果颇为出乎意料。
深圳工商物价信息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深圳广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是由袁晨亮、曾剑平两自然人共同出资成立,其中袁晨亮出资7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70%,曾剑平出资300万元,出资比例30%,注册地址为深圳市罗湖区翠竹路佳兆业商业大楼808房。公司人员组成结构为,大股东袁晨亮出任公司法人代表兼总经理,也是唯一一名董事成员,而监事成员同样也仅为曾剑平一名。尤其蹊跷的是,该公司成立和核准的日期均为2004年2月23日,而这个日子,正是ST斯达股权拍卖的前一天。
记者根据工商登记部门提示的联系电话试图和广新投资进行联系,但电话无人接听。随后,记者按照该公司登记的注册地址驱车来到佳兆业商业大楼。记者乘电梯来到8楼,却意外地找不到门牌号为808的房间,也看不到任何广新投资的招牌,仅有一家美容机构和几家小公司在8楼办公。正在该层办公的一家小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没听说过广新投资这个公司,以前的公司在他们进驻前就搬走了。
记者随后向该大厦管理处一人员查询广新投资的情况,该人员告诉记者,该楼的业主在去年已经变更,也从未听说过广新投资这个公司。他介绍道,8楼本来是有一家较大的公司,占据了整个8楼的一半楼面,但在大厦变更所有者后该公司在去年4月之前已经搬走,而在该公司搬走之后,现在已经找不到当时公司留下的任何资料。不过他确认,广新投资注册资料上提供的电话号码正是该大厦的电话,“不过有些不用的电话我们已进行了拆除”。
如此天价令人称奇
此次被拍卖的股份是高士达药业持有的*ST斯达全部法人股中的一部分。1999年11月,高士达药业以该部分股份向中国农业银行长春市北安支行作最高限额质押担保借款,质押期3年,2002年到期后续押至2010年4月25日。2003年7月,农业银行向长春仲裁委员会申请了仲裁,并下达了仲裁裁决。
此次拍卖应该算是*ST斯达股权的第二次拍卖,在稍早之前的1月18日,上述股权也曾面临过拍卖,但后来不知因何被暂停。值得注意的是,广新投资的成立正是在两次拍卖之间。
据长春城鑫拍卖有限责任公司有关人士介绍,高士达药业持有的*ST斯达20199132股的起拍价即高达1.6亿元,包括广新投资在内的数家公司在缴纳了500万元的保证金后参与了竞拍。广新投资以高于起拍价10万元的价格轻松竞拍成功。
面对拍卖结果,投资者有足够的理由拍案称奇。每股7.926元的拍卖价格相当于*ST斯达拍卖前一个交易日流通股价3.17元的2.5倍,相当于公司每股净资产值0.22元的36倍。而更重要的是,在2003年亏损几成定局的情况下,*ST斯达的一条腿实际上已经迈入了退市的深渊。从这个意义上说,广新投资“天价”盘下来的,是个不折不扣的“烂摊子”。
重组之路崎岖坎坷
*ST斯达可算是证券市场的元老,而其重组之路也堪称坎坷。
早在1993年8月,其前身东北华联即发行上市。上市后不久,公司业绩即开始滑坡,并因1996年和1997年连续两年亏损而于1998年5月被特别处理,成为证券市场最早的一批ST公司。
1998年,高士达药业入主东北华联,上市公司通过与新任大股东进行资产置换获取资产转让收益,实现扭亏为盈。随后高士达药业将其生物医药业务注入*ST斯达,*ST斯达再把该业务交给集团托管以收取托管利润,这也成为公司1999年与2000年的主要利润来源。但随着托管结束,2001年公司再次出现较大幅度的亏损。
重陷困境的*ST斯达又踏上了新的重组路。2001年11月,高士达药业控股股东达升实业与昆明天和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天和公司拟受让高士达药业26%股权,并承诺以可控制的不动产抵偿高士达药业对ST高斯达的欠款。但该承诺至今杳无音信。
2002年3月,高士达药业与广州新时代公司签署了为期1年的股权托管协议。新时代公司子公司海顺房产拟以其开发的价值7851.7万元房产的产权,抵偿高士达药业对*ST斯达的部分债务。然而,2003年8月,新时代公司与高士达药业和*ST斯达签署协议,拟解除上述以资抵债协议。虽然解除协议两次被股东大会否决,但以资抵债迄今仍是遥不可及。
保牌前景不容乐观
此次广新投资以1.6亿元高价接盘*ST斯达,似乎为公司山重水覆的资产重组带来了些许柳暗花明。
然而,对即将被暂停上市的*ST斯达来说,其保牌前景不容乐观。首先,留给公司重组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ST斯达2003年亏损已难避免,而要想避免退市,*ST斯达必须在2003年上半年盈利,而上半年留给*ST斯达的时间也不过只有四五个月。其次,高士达药业仍占用*ST斯达1.34亿元资金,历史上数次解决均未有结果。最后,注册资本仅1000万元、成立刚刚数天的广新投资,是否能拿出足够数量和质量的优质资产以重组*ST斯达,实在令人担忧。
有鉴于此,投资者对*ST斯达的重组前景有必要保持足够的警惕。
(中证网) 2004-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