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引用楼主annase于2007-12-16 13:35发表的 托普的前世今生(zt) :民营企业家们经历了前期的喧哗和躁动,开始沉淀、思索转型。一大批企业开始第三阶段的成长,但在中国加入TWO、竞争即将升级的时代氛围下,在“时不我待”的感染下,一些人驶离了理性的轨道。 宋如华走得太急了,凭着软件的名义,他迅速复制着“托普产业园”,在大量透支政府资源、银行支持和股民信任后,宋如华跌倒在一件不起眼的“意外”事件上。虚幻的帝国刹那崩溃。唐万新最后也在自己发动的快车“德隆”上眩晕起来。滚雪球般的并购,迷宫般的资产构建,产融结合的积累财富捷径被证明也是极易倒塌的沙上建大厦的游戏。 强极则挫。但仰融的故事又有点特别,虽然他有能力将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金杯汽车一度推上中国第三大汽车企业的位置,但却无力改变特殊时代背景中的个人命运。民间创富者一开始没有注意的产权界限问题,最后可能成为“阿喀琉斯之踵”。仰融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