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守05——谨此献给信任我的朋友
乐乐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3128
精华: 0
发帖: 130
在线时间: 210(时)
注册时间: 2007-04-28
最后登录: 2010-04-26
150楼  发表于: 2008-07-14   
我跟
弃05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3611
精华: 0
发帖: 63
在线时间: 235(时)
注册时间: 2008-01-28
最后登录: 2008-12-03
151楼  发表于: 2008-07-16   
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弃05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3611
精华: 0
发帖: 63
在线时间: 235(时)
注册时间: 2008-01-28
最后登录: 2008-12-03
152楼  发表于: 2008-07-30   
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happyllama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542
精华: 3
发帖: 1697
在线时间: 1257(时)
注册时间: 2007-04-02
最后登录: 2011-05-16
153楼  发表于: 2008-08-01   
05变得益发便宜了    
天河水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4505
精华: 0
发帖: 67
在线时间: 309(时)
注册时间: 2008-07-19
最后登录: 2008-08-10
154楼  发表于: 2008-08-01   
何为股份转让?谁向谁转让?

.1......股份转让不还是股票交易吗!
..2...没实力的股东和散户    向    战略投资人      转让!
你我会站在哪一边呢?
弃05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3611
精华: 0
发帖: 63
在线时间: 235(时)
注册时间: 2008-01-28
最后登录: 2008-12-03
155楼  发表于: 2008-08-04   
                限售解禁,跌易涨难,熊味十足

                                     
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弃05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3611
精华: 0
发帖: 63
在线时间: 235(时)
注册时间: 2008-01-28
最后登录: 2008-12-03
156楼  发表于: 2008-08-07   
                          股市暂放一边  为中国队加油
             
            祝朋友们奥运期间看比赛开心哦!

                     
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happyllama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542
精华: 3
发帖: 1697
在线时间: 1257(时)
注册时间: 2007-04-02
最后登录: 2011-05-16
157楼  发表于: 2008-08-11   
奥运期间难有行情
守05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7493
精华: 0
发帖: 567
在线时间: 161(时)
注册时间: 2007-08-25
最后登录: 2009-02-10
158楼  发表于: 2008-08-11   
引用
引用第160楼happyllama于2008-08-11 05:11发表的  :
奥运期间难有行情


  楼上朋友真话可贵,真心实意的真知灼见更加可贵!

    今日之市,涨难跌易,确是熊态十足。

  年初适时的放弃,或许不失为一种适当的防守。
             
             
happyllama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542
精华: 3
发帖: 1697
在线时间: 1257(时)
注册时间: 2007-04-02
最后登录: 2011-05-16
159楼  发表于: 2008-08-13   
大盘充满恐慌气氛,不宜加仓
只好不买也不卖
守05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7493
精华: 0
发帖: 567
在线时间: 161(时)
注册时间: 2007-08-25
最后登录: 2009-02-10
160楼  发表于: 2008-08-13   
引用
引用第162楼happyllama于2008-08-13 11:02发表的  :
大盘充满恐慌气氛,不宜加仓
只好不买也不卖


                同感

    弃05向朋友们问好!

热烈祝贺中国体操男团、女团双夺奥运冠军!
         
               
                   
(守05与弃05为相同一人,只是使用的电脑不同)

         
弃05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3611
精华: 0
发帖: 63
在线时间: 235(时)
注册时间: 2008-01-28
最后登录: 2008-12-03
161楼  发表于: 2008-08-17   
    周五晚上证券会发言人的所谓“利好”,究实还只是舆论维稳,并非出台实质性利好措施。
         
 
   
    今晚中国健儿,连续摘金夺银,真是可喜可贺!
                                             
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守05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7493
精华: 0
发帖: 567
在线时间: 161(时)
注册时间: 2007-08-25
最后登录: 2009-02-10
162楼  发表于: 2008-08-18   
[quote]引用第165楼弃05于2008-08-17 23:45发表的  :
    周五晚上证券会发言人的所谓“利好”,究实还只是舆论维稳,并非出台实质性利好措施。
         
 
                      《所谓“利好”,究实只是放屁》
  一、中国证监会回应股市重挫监控"大小非"再出三招

  监控了又如何,难道别人就不卖了吗?区别就是大家知道卖了多少,更心慌


  二、证监会:进一步完善大小非大宗交易机制

  再怎么完善,难道能够不让卖吗?


  三、监管部门对大盘股发行采取更加谨慎态度

  更是屁话,什么叫谨慎态度,没有任何量化,说到底还是人制而不是法制了,还是老套路


  四、证监会将多渠道引导长期资金入市

  资金不是你引来的,是要有赚钱效应吸引来的,中国没几个企业是长期发展的,而且企业效益受政策影响那么大,别人凭什么敢长期投资


  五、上市公司回购shehui公众股份审批程序将简化

  现行体制下,上市公司圈钱都来不及,还会回购?


  六、证监会:公司分红作为再融资的条件

  又是屁话,第一这个屁话说了很多年,从来没有一个明确的制度,另外有钱分红还需要再融资干什么,只怕是做假帐用圈来的钱分红,大小非最后成本全收回,留一个空壳在市场上了


  七、证监会:支持机构投资者队伍壮大

  更是放屁,如果中国股市没有SB基金会有去年的疯涨吗?会有今天的暴跌吗?
happyllama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542
精华: 3
发帖: 1697
在线时间: 1257(时)
注册时间: 2007-04-02
最后登录: 2011-05-16
163楼  发表于: 2008-08-19   
中国股市的老问题
呵呵
红色地带 离线
级别: 金牌会员
UID: 5827
精华: 3
发帖: 1995
在线时间: 8118(时)
注册时间: 2007-06-13
最后登录: 2017-02-14
164楼  发表于: 2008-08-19   
happyllama真敬业阿
弃05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3611
精华: 0
发帖: 63
在线时间: 235(时)
注册时间: 2008-01-28
最后登录: 2008-12-03
165楼  发表于: 2008-08-22   
韩志国:“二次发售”是重大利空 [原创 2008-08-22 09:53:57] 
上个周末,管理层提出了在大小非解禁和减持中引入“二次发售”的思路,并且迅速成为市场中最热门的话题和最火爆的题材。把“二次发售”当作重大利好来进行炒作,如果不是出于故意,那也是一种重大误解。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二次发售”都不过是与大宗交易市场相类似的“换汤不换药”的政策行为,它不但不可能成为市场的重大利好,相反,却很有可能成为整个市场的重大利空,这主要是因为:

    第一,在解决大小非问题上引入“二次发售”机制,本身就文不对题。国外市场中的“二次发售”,都发生在少数个案之中,相对于整个市场的股票市值,这些“二次发售”的股票在规模上微乎其微,在预期上也影响甚小。中国股市的大小非问题却正好相反,它对股市的负面影响既过于深重又相当深远:一是,大小非的解禁规模太大,其总量相当于现有市场流通股份的两倍,这就彻底逆转了中国股市的供求关系;其二,大小非的持仓成本太低,无论在什么点位卖都能赚钱,这就彻底摧毁了中国股市的估值体系;其三,大小非的解禁时间太集中,在未来两年多的时间内要全部解禁上市,使得市场每天都会面临大小非的巨大冲击,这就彻底紊乱了中国股市的发展预期。这三个方面的交织作用,就使得大小非成为中国股市的最主要*****,导致市场处于不断的暴跌之中。大小非政策要成为市场的利好甚至重大利好,就必须解决上述三个方面的主要矛盾与核心问题,绕开这些主要矛盾与核心问题,单纯地在技术层面进行调整和调节,如果不是南辕北辙,那也是舍本逐末,而且会因大小非政策的固化而使市场丧失解决大小非问题的最后希望,从而演变为整个市场的重大利空。

    第二,在解决大小非问题上引入“二次发售”机制,本身就面临诸多难点。一是,“二次发售”是强制性的还是非强制性的?如果是强制性的,那就意味着大小非将化零为整,形成规模巨大的股票公开供给方,这比现在化整为零的私下出售更容易造成市场恐慌,也更容易面临发行失败的风险。如果是非强制性的,那就和现在的大宗交易市场没有实质性的差别,就很难设想大小非会自找麻烦甚至增加成本地去委托券商发售。二是,“二次发售”时,是包销还是代销?如果是包销,那么券商的巨额包销资金从哪里来?在整个市场预期向坏的情况下,券商的包销风险又如何控制?如果是代销,那么一旦面临发行失败,大小非还可不可以回到集中竞价市场来进行销售?如果可以,那又会对市场形成新的冲击并造成新的恐慌;如果不可以,那么这部分发行失败的大小非又该怎么处置?三是,“二次发行”后的大小非还有没有锁定期?如果有锁定期,那为什么不让大小非直接锁定?如果没有锁定期,那么在“二次发售”后马上就进入集中竞价市场的大小非又会对市场的现有股价造成集中冲击,导致大小非解禁与股价走势的恶性循环。四是,“二次发售”的价格是高还是低?在整个市场预期已经严重变坏的情况下,“二次发售”的价格绝对不可能高于现有股价但却会拖低现有股价。“二次发售”的价格越低,二级市场的股价就会越低,一直到这两类股票在更低的价格水平上对接。因此,面对规模如此庞大、减持意愿如此强烈的大小非,“二次发售”的失败风险要远远大于成功的可能,而每一次的发行失败,都注定会给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导致市场的循环下跌。

    第三,在解决大小非问题上引入“二次发售”机制,其实质还是为了回避股改的失误和股市下跌的本因。市场的客观现实已经越来越清楚地表明,大小非是造成中国股市市场预期紊乱和股价暴跌的主因,要稳定市场预期并阻止股市暴跌,就必须面对市场现实,承认当初股权分置改革与实施新老划断方面的重大失误,进而从根本上进行制度矫正与政策矫正。不承认这种重大失误,不从根本上进行制度矫正与政策矫正,就不但是治标不治本,而且还会刺激大小非更疯狂的抛售行为,进而导致市场面临更严重的风雨飘摇局面。

    今年以来,在市场预期已经发生重大改变的情况下,我一直在提醒市场注意大小非问题的严重性,并且呼吁管理层采取得力措施解决大小非对市场的巨大冲击问题,但到目前为止,我对解决大小非问题的前景却越来越悲观,甚至可以说已经看不到解决这一问题的真正前景。在现有的政策框架和思维方式下,大小非很可能会最终拖垮整个中国股市,使得整个市场都成为政策失误与决策失误的牺牲品。

(随文分析:大小非问题解决之日,是否才是安全入市之时?
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守05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7493
精华: 0
发帖: 567
在线时间: 161(时)
注册时间: 2007-08-25
最后登录: 2009-02-10
166楼  发表于: 2008-08-27   
                                            跌市最容易犯什么错误(转发参考)
    1、爱用相反理论。其实,在一轮大跌市中,90%以上的时间里人们都是恐慌绝望的,剩下9%的时间是反弹和横盘,只有1%的时间才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时候。但很多人(尤其是一些涉市不深的专业炒股人),动不动就是“市场已经恐慌了”、“别人都绝望了”,因此,“大底来了”等等。可怜的他们是在一个只有1%概率不到的赌!相反理论其实是一个标准的“事后诸葛亮”式的理论,事后总结,任何人都觉得理所当然,但从我的经验看,我从未看到过我身边的人有准确应用过相反理论而成功过的人!当然,说大底100次或几乎每周都说大底要来的人总能蒙对一次。其实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不要把自己凌驾于市场之上,以为自己比别人都聪明。

  2、运用以前的经验。股市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每次行情和下跌,都是不一样的。但有人总爱用以前的经验去套现在。比如,现在连跌了10周,所以下周会如何如何。每次股市的走法都会给你一个新的教训。

  3、提前。下跌市中,对人性也是一种考验。面对连续的跌市,诱惑就来了。于是不等趋势逆转的信号就提前进场。结果如何自己心里清楚。有个网友说得好,手痒断手,脚痒断脚。

  4、不放过任何波动。有人总以为,我是职业股,连续空仓我来股市干嘛?于是天天盯着盘面,哪天一有红线便不能自已。其实熊市中的反弹只有大约10%的有操作意义,其余的反弹没有操作意义。没有经历过两轮以上熊市尤其是1993-1994年、2001年下半年跌市的人是不会理解这句话的。

  5、总想在有反弹的时候再减镑,特别是总希望在反弹的最高点再出。其结果便是越套越深。这些人脑子里根本没有止损的观念。其实这么做还是如上面说的,在做一个小概率事件。熊市中的一句名言:“任何时候抛都是正确的”。这是1993-1994年、2001年下半年的大跌市中多少人血淋淋的教训换来的。可是总有人重复地交这样昂贵的学费。
股海虾米 离线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1311
精华: 2
发帖: 8514
在线时间: 3334(时)
注册时间: 2007-03-27
最后登录: 2020-07-14
167楼  发表于: 2008-08-27   
05的春天何时到来?!……    
happyllama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542
精华: 3
发帖: 1697
在线时间: 1257(时)
注册时间: 2007-04-02
最后登录: 2011-05-16
168楼  发表于: 2008-08-29   
至少要等到明年了
守05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7493
精华: 0
发帖: 567
在线时间: 161(时)
注册时间: 2007-08-25
最后登录: 2009-02-10
169楼  发表于: 2008-08-29   
                                                    踏空或许也是风险
                      以中长期价值投资的心态
                昨早择股买进点处于历史低位的绩优深B
                                  准备如果每跌20%就每补仓30%的资金

              股市是赌场,小散是弱者,每次出手都有风险
                但没有适时的播种,焉能有秋天的收获
                         

                             
守05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7493
精华: 0
发帖: 567
在线时间: 161(时)
注册时间: 2007-08-25
最后登录: 2009-02-10
170楼  发表于: 2008-09-01   
                      大小非未解决,股市料难走牛。
        今早先保本出来,俺可不想做股东。


                     
红色地带 离线
级别: 金牌会员
UID: 5827
精华: 3
发帖: 1995
在线时间: 8118(时)
注册时间: 2007-06-13
最后登录: 2017-02-14
171楼  发表于: 2008-09-01   
股市就是打、砸、抢 就是剩下的没有招,打死也不招!
守05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7493
精华: 0
发帖: 567
在线时间: 161(时)
注册时间: 2007-08-25
最后登录: 2009-02-10
172楼  发表于: 2008-09-02   
 
                                    ( :解结大小非,谈何容易啊?!)


证监会:没必要对“大小非”开征暴利税

www.eastmoney.com  2008-09-02 04:21  陆媛  第一财经日报
【字体: 大 中 小】 【收藏】 【复制网址】 【打印】



  在《人民日报》昨日发表对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琨的访谈中,李琨要求对“大小非”开征暴利税,并建议将“大小非”所持股份与二级市场投资者所持股份区分为两类性质不同的股票——控股股权和普通股权并分离交易平台。证监会有关人士昨日表示对“大小非”的政策将坚持原有施政态度,不会因此改变。

  “大小非”是否股市下跌的重要原因?李琨认为,以“大小非”为主体的净卖出力量远远大于以基金为主体的买入力量,这是股指之所以持续调整的一个重要原因。上述证监会人士认为,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外经济放缓、油粮价格上涨、次贷危机等因素,“大小非”不是股市调整的主因。从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提供的公开数据来看,“大小非”解禁后减持数量并非占股市交易主力。

  是否需要对“大小非”减持行为开征暴利税?李琨的观点很明确,因为“大小非”获得成本低,只有纯收益而无风险,所以必须开征暴利税。他还表示,“大小非”所持股权,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的结果,没有经过市场交易环节。这种情况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通过竞争获得原始股溢价权有着本质的不同,理论上并不具有在二级市场上进一步获得股票溢价所得的权利。

  证监会上述人士表示,没必要对“大小非”开征暴利税,如果要开征,那么应当平等地对所有证券投资所得都要征税。“大小非”持有股权时间长,也承担了企业能否上市、能否盈利的风险,和其他流通股一样是平等的,而且国有大股东和其他类别的大股东都向流通股股东支付了对价。

  李琨认为,即使经历股改,“大小非”和流通股仍旧是不同股不同权,在此基础上,他建议把A股的股份重新分为两类,提出要区分股票性质,明确地为两类股票“正名”。即,将“大小非”所持股份与二级市场投资者所持股份区分为两类性质不同的股票,前者根据其实际情况可考虑界定为控股股权,后者为普通股权。他要求分离大宗交易平台,“大小非”不能无条件进入流通股市场。

  证监会的态度是,坚决反对已经解决了的股权分置问题,再搞出两个分裂的市场,再重新进行“二次股改”,这等于颠覆股改成果。

    相关新闻:

    人民日报专访发改委专家:对大小非征暴利税

    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琨

  目前股票市场的问题主要是制度因素引起的,不是凭市场运行之力能够解决的,也不是仅仅靠投入资金所能“救”的。尽快建立规范的大宗交易平台和对“大小非”征收暴利税,应是推进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有力抓手。

  ①“大小非”减持是市场持续调整的重要原因

  记者:今年以来,虽然我国经济高增长态势依然,股票市场却一路下跌。您认为市场一步步陷入低迷的原因在哪里?

  李琨:诚然,美国次贷危机、全球经济放缓、石油价格上涨等都会对股市运行产生不利影响,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仍然无法解释如此深幅的持续下跌。市场不稳定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显然不是广大中小投资者,因为在不少股票已经跌破发行价的情况下,他们的卖出多数意味着亏损;也不会是公募或私募基金,他们可以不买,但在这样的低位也很难再继续亏损卖出。然而,市场的确存在强而持续的做空动能,存在着在低价位上卖出依然能够获利的群体——“大小非”。

  我这里有两组数据:一是截至今年7月底,“大小非”已累计减持258.56亿股,套现资金保守估计应不低于3000亿元;二是截至7月21日,已发布成立公告的基金共有56只,募集资金总量不足1300亿元。由此看出,即便不考虑老基金的赎回情况,同时假定所有中小投资者的买卖能够保持均衡,以“大小非”为主体的净卖出力量也远远大于以基金为主体的买入力量,这是股指之所以持续调整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仅如此,“大小非”解禁并不是一个暂时的一次性事件,根据股改安排,上市公司“大小非”解禁都有一个具体的时间表,总解禁数量达1.2万亿股。这意味着“大小非”解禁有一个很长的释放过程。在股票市场上,所有的正面和负面的信息都会被放大,何况“大小非”是在实质性地抛售,这必然对二级市场投资者形成强烈的心理压力。

  ②“大小非”所持股权与二级市场流通股不同质

  记者:解决股市的股权割裂问题,实现上市公司股份的全流通,是资本市场基础建设的一个突破。“大小非”持股的上市,为什么会带来剧烈的“阵痛”呢?

  李琨:应当说,作为一项基础性的改革和制度安排,解禁“大小非”,让全部股权具有流动性,是股市完全市场化运行的基本规则和条件,基本方向是对的,否则,我国股市将永远不是一个完整的市场。但是在具体改革过程中,我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即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小非”所持股权与二级市场上普通投资者的股权其实是不同质的:

  首先是每股的含金量不同。“大小非”所持的股份一般只有1—2元的成本(这个区间包括了股改过程的送股成本),而二级市场流通股的发行价格则是10倍以上的市盈率。近20年正值我国上市公司快速发展期,不同的股份为上市公司贡献的资金量有如此大的差距,每份股票对企业发展所起作用自然也有很大不同。

  其次是股权内在价值的获得渠道不同。“大小非”所持股权,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的结果,没有经过市场交易环节。这种情况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通过竞争获得原始股溢价权有着本质的不同,理论上并不具有在二级市场上进一步获得股票溢价所得的权力。

  三是投资性质的区别。在市场化运行的股市上,任何参与主体都需要承担风险,但“大小非”所持股权不仅成本低廉,而且经过上市公司多年的分红,非常低廉的成本也早已收回。显然,这种由制度因素形成的只有纯收益而无风险的股权并不具有市场化特征,与二级市场投资者购买的风险股权在投资性质上是全然不同的。

  由此可以看出,“大小非”所持股份与二级市场的流通股是“不同股”的,因而也就不能“同权”,尤其不能同价,两种股票根本就不具备平等交易的基本条件。现在“大小非”可以在二级市场出售,意味着将这两种不同质的股权放在了同一个交易平台上。

  ③股市长期非正常运行,可能在某一时期给经济运行造成不应有的“内伤”

  记者:股市与经济不仅仅表现为是一种简单的“晴雨表”关系,它对经济也会有反作用。您认为目前股市的状况,可能会给经济运行带来哪些影响?

  李琨:目前,“大小非”解禁对市场的冲击使投资者信心受到很大损伤,股市因此出现非理性运行,由此带来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市场公信力受到挑战。2007年以来,大多数中小投资者尤其是基金投资者,是带着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和长期价值投资的信念入场的。然而,目前两种不同质的股票在同一交易平台上形成的不公平交易,使普通投资者在任何价位上购买股票都没有安全感。

  二是居民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可能延缓。应当看到,当今的股市已是容纳着10多万亿资本的巨大“资金池”。它的一端连接着数千万中小投资者的钱袋,另一端关系着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资金池里的水有序流动,缓缓上升,两端都能双赢;反之,如果任由“大小非”通过减持吮吸资金,两端都会“双输”。一方面,百姓财富缩水的同时必然缩减消费,刚刚开始的消费升级进程被迫延缓;另一方面,企业由于融资困难,创新脚步也被迫放缓,突出的表现是创业板的推迟。

  三是在我国经济已融入全球化进程和资本全球化的背景下,股市下跌不仅仅是投资者的损失,更关系国家总体利益。正因为此,许多国家股市出现动荡后,政府都有救市行为,有些国家甚至只许涨不许跌,这种情况是以前从未出现过的。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及时更新观念,从国家利益角度审视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运行情况。否则股市长期非正常运行的结果,很可能会在某一时期给经济运行造成不应有的“内伤”。

  ④股改在形成上市公司业绩激励机制方面已初见成效,今后重点应是形成稳定的市场机制

  记者:对于如何解决“大小非”问题,市场各方给出了很多建议。要从根本上化解这一难题,您认为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李琨:在股权分置的状态下,由于割裂了股价波动与大股东利益的联系,使其不仅不致力于提升公司业绩,还常常恶意圈钱。这次股改在相当程度上纠正了以往的痼疾,但由于未能兼顾“大小非”与流通股东的利益,使得“大小非”客观上成为市场不稳定的根源。如果说前一时期的股权分置改革在形成上市公司业绩激励机制方面已经初见成效的话,那么,今后的重点就应是如何形成稳定的市场机制了。

  首先,区分股票性质,明确地为两类股票“正名”。即:将“大小非”所持股份与二级市场投资者所持股份区分为两类性质不同的股票,前者根据其实际情况可考虑界定为控股股权,后者为普通股权。

  其次,分离交易平台。“大小非”所持控股权主要通过大宗交易股权平台流通,在这个系统中交易的股票是不能无条件地转入流通股市场的。大宗股权交易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为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提供方便。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流通股在含金量和投资风险等方面都高于“大小非”的原始股权,企业在二级市场购买的流通股在控股权益上完全可以等同于控股权,因此,除大宗交易平台外,普通流通股市场仍然可以为企业提供要约收购的便利,发挥其资源配置的功能。

  事实上,真正能够对“大小非”的原始股权有一个市场定价的还应是大宗股权交易市场。一些已经被收购的上市公司如珠海中富(000659)、苏泊尔(002032)、三联商社(600898)等,其大宗股权的价格都远远高于目前二级市场流通股的价格。上市公司只要不急功近利,在长期内,其公允价值会在大宗股权交易市场得到体现的,大宗交易市场的控股权价格未必比流通股市场低。

  再次,通过征收暴利税搭建两类股票在不同市场之间的转换流通渠道。“大小非”所持股份要进入二级流通市场,必须经过登记程序,就像高速公路要设收费关卡,暴利税就起到这样一个关卡的作用。征税可以提高“大小非”的减持成本,间接地缩小“大小非”所持股票与流通股在含金量上的差别。暴利税的税率原则上宜高不宜低,以让“大小非”感到减持不如分享红利划算为宜。此外,已经减持的,不论发生在何时均应悉数追缴,不留政策漏洞。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上市公司用于股权激励的股份应无条件允许在两个市场之间自由选择流通,这部分股权不多,但却是上市公司价值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只有业绩创造者所持的激励股份获得了最大限度的流通权,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的利益才能真正得到链接并实现双赢。

  应当看到,目前市场的问题既然主要是制度因素引起的,就不是凭市场运行之力能够解决的,也不是仅仅靠投入资金所能“救”的,因为暂时买卖的均衡并不能改变“大小非”的减持套利冲动,也就很难改变市场的趋势。目前,尽快建立规范的大宗交易平台和对“大小非”征收暴利税,应是推进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有力抓手。

  记者:根据您的建议,对两类股票建立相对分离的交易平台,并通过暴利税限制两个平台间的流通,这样会不会形成新的“股权分置”?

  李琨:根据实际情况创设相应的交易平台和流通方式,与双轨制时期冻结“大小非”的“股权分置”有本质区别,因为后者是根本不流通的。“全流通”并不意味着“大小非”全部在二级市场上减持,也不意味着全部股权都时时处于流动状态,资本不同于商品,大部分都要沉淀下来,才能有利于实体经济产出的形成。所以全流通只是一种制度设计,尤其“大小非”这样的持股者,本应90%以上是持股不动的。

  而且,股票市场原本就是多层次的,比如有场外交易与场内交易之分,有创业板、中小板和主板之分等等。由于股权的性质不同,所以需要不同的市场和交易方式,对其市场和交易进行分离或分割只是为了使流通更加有秩序和有效率。“大小非”是我国独有的问题,完全可以有自己的解决方式。
守05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7493
精华: 0
发帖: 567
在线时间: 161(时)
注册时间: 2007-08-25
最后登录: 2009-02-10
173楼  发表于: 2008-09-02   
                                    ( NND:首发限售股雪上加霜,股市今日祸不单行   )


6.67万亿空头新领袖发威 规模赶超大小非  http://www.jrj.com    2008年09月01日 08:44    新快报
【字体:大 中 小】【页面调色版  】
TopView免费解套:010-58325082



     


  ■新快报记者 陈昊旻

  首发限售股规模赶超“大小非”

  打击股市信心的老牌空头“大小非”虽被“二次发售”新机制遏制,但新科空头——市值6.67万亿元首发限售股已造就更大抛压。据统计,首发限售股总市值已达6.67万亿元,已经超过“大小非”的解禁市值,其中非控股股东持有的限售股已经解禁2000亿元,而且有明显的减持举动。分析人士认为,限售股或将取代“大小非”成为市场的新“空军”。

  6.67万亿惊人规模

  2006年5月25日,伴随着中工国际(002051行情,爱股,资讯)(002051)公布招股说明书,股改后的IPO第一单终于亮相。至此,分三步走的“新老划断”画上了句号,资本市场的“全流通”时代正渐渐展开。从此,首发上市的上市公司将不再有非流通的股份,取而代之的是具有锁定期限的“首发限售股”。然而随着这些限售股的限售期限陆续结束,投资者们才发现,限售股来势之凶一点不逊色于“大小非”。

  仅以今年9月份为例,在9月份即将解禁的51.02亿股中,股改时产生的“大小非”为15.11亿股,市值101.69亿元,而新老划断后首发、增发股份的解禁规模则高达35.91亿股,解禁市值达到322.66亿元,占9月份解禁规模的76%。另外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新老划断前,股改所产生的“大小非”解禁股总数为4356亿股,解禁市值为4.43万亿元。而新老划断之后,截至2008年8月18日,新股首发限售股总数高达8002.56亿股,解禁市值6.67万亿元。首发限售股解禁市值是股改“大小非”解禁市值的1.51倍。而目前整个A股市场的流通市值不过就5.5万亿元左右,其冲击力不言而喻。

  市值1957亿“小限”解禁

  此前,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曾公开表态称“央企不敢随便减持”,这对于首发限售股显然也是适用的。而控股股东为了保证自己的控股地位一般也不会轻易减持。实际上,真正需要投资者关注的主要是规模较小且所定期限较短的首发限售股,即新版的“小非”(以下简称“小限”)。

  自从新老划断之后,首发上市的公司限售股期限锁定一般为1年或3年,因此,许多规模较小的限售股于2007年便开始解禁。据记者统计,最早解禁的为横店东磁(002056行情,爱股,资讯)(002056),解禁日为2007年8月2日,解禁600万股。而从那时起,共有64家上市公司的限售股解禁,除去控股股东所持股份以及国有股份,即使按照目前处于低谷的股价,“小限”的解禁额达到了1956.76亿元,考虑到此前A股市场的股价处于高位,实际解禁额远远大于这个数字。

  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解禁的“小限”额度较小,如果按照目前股价计算只有38.35亿元的“小限”在去年解禁,而今年这个数字则明显增多,尤其是今年3月。今年3月是这段时间内解禁额最高的一个月,由于有中国平安(601318行情,爱股,资讯)多达31.22亿股的限售股解禁,即使按照目前其45.93元的股价计算,解禁市值也高达1433.74亿元,是市场上当之无愧的“巨无霸”。而今年10月份则因无“小限”解禁略为轻松;但9月份及12月份解禁的“小限”都超过百亿,这对目前的市场形成的压力不容忽视。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北京银行(601169行情,爱股,资讯)(601169)、中国远洋(601919行情,爱股,资讯)(601919)以及国投新集(601918行情,爱股,资讯)(601918),解禁额分别达到95.41亿元、60.07亿元及47.87亿元,对公司股价都将形成一定的冲击。

  24只“小限”股减持

  以目前这种低迷的市场情况来看,此时并非减持的最好时机。由于许多股票甚至都已经跌穿了发行价格,如果在股票发行时认购的战略投资者或者个人抛出手中股票,很可能要接受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但是这样也没有阻止“小限”进行减持。根据上市公司的定期报告来看,“小限”在解禁后选择减持手中股票的上市公司有据可查的就有24家,占比超过1/3。而在今年余下的4个月里,还会有多少家“小限”进行减持目前仍不得而知。记者就此采访了一位证券界人士,据其称,对于跌破了发行价的股票,股东减持的欲望应该会比较弱,因此解禁后的这些股票对目前的市场造成的冲击不会太大,但是之后如果市场回暖情况就不一样了。“肯定会限制市场上行的高度。”他告诉记者。

  同时,尽管股改遗留下来的“大小非”解禁压力已然使A股估值缩水2/3,成为了市场上的众矢之的,可是它们毕竟是支付了对价才换取到流通权的,因此连证监会都明确表态“不会限制大小非减持”。著名财经专家时寒冰就曾对此表示,此前的“大小非”已让A股跌势惨烈,而限售股将给市场带来“灭顶之灾”。
happyllama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542
精华: 3
发帖: 1697
在线时间: 1257(时)
注册时间: 2007-04-02
最后登录: 2011-05-16
174楼  发表于: 2008-09-02   
05的好处是还没有大小非
弃05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3611
精华: 0
发帖: 63
在线时间: 235(时)
注册时间: 2008-01-28
最后登录: 2008-12-03
175楼  发表于: 2008-09-02   
引用
引用第179楼happyllama于2008-09-02 10:12发表的  :
05的好处是还没有大小非



    05确实没有大小非。
    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大盘如果继续熊下去,就是好的个股也难以涨到哪里去。
  ——“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这也是我 守05 虽然看好05前景却于年初就无奈放 弃05  的原因。
  虽然我早已空仓了,但还有亲友在坚守05,我衷心希望05能涨起来。
  虽然有坛友说我自相矛盾,但留得青山在,终将有一天,我也还会来守05 !
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happyllama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542
精华: 3
发帖: 1697
在线时间: 1257(时)
注册时间: 2007-04-02
最后登录: 2011-05-16
176楼  发表于: 2008-09-05   
   
需要国家的经济政策刺激股市
熊市中有很长时间的煎熬
不过05已进入可投资区间
股海虾米 离线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1311
精华: 2
发帖: 8514
在线时间: 3334(时)
注册时间: 2007-03-27
最后登录: 2020-07-14
177楼  发表于: 2008-09-05   
静静的等,苦苦的盼!……     
弃05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3611
精华: 0
发帖: 63
在线时间: 235(时)
注册时间: 2008-01-28
最后登录: 2008-12-03
178楼  发表于: 2008-09-05   
2245——一七年前的牛顶在今早一开市中就悄然无声被击破,连一点痕迹都没留下

                  危机——细心寻找危险股市中的投资机会

                          耐心等待下一个熊牛轮回

                               
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弃05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3611
精华: 0
发帖: 63
在线时间: 235(时)
注册时间: 2008-01-28
最后登录: 2008-12-03
179楼  发表于: 2008-09-06   
首发限售股10倍大小非 市场考问新股发行制度

www.eastmoney.com  2008-09-06 07:46  吴君强  华夏时报
【字体: 大 中 小】 【收藏】 【复制网址】 【打印】



    股改大小非的解禁已经让市场不堪重负,但股市未来的头号“空军”却是首发限售股。

  WIND资讯统计显示,今年最后的4个月里,首发原股东限售股的解禁规模达到840亿元,这840亿元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以中小股东为主,持股成本很低,减持冲动强烈,全部具有抛售压力,市场威胁远远超过600亿元的股改限售股。

  这还是刚刚开始,明年股改限售股解禁市值为17287亿元,而首发限售股解禁市值为20988亿元;2010年,股改限售股解禁市值大降至4080亿元,而首发限售股解禁市值却高达36369亿元,是前者的9倍!

  新老划断之后上市的大股东们,将接管A股市场的做空权。

  首发限售股=10倍大小非

  9月仅有64.72亿股限售股解禁上市,创今年新低,不过,细心的市场人士发现,“增量”大小非即首发限售股,却来势汹汹。

  根据WIND统计,2008年9至12月,全部限售股的解禁规模为5098亿元,不过,这些股改限售股却以“大非”为主,解禁规模为3126亿元,“小非”仅有65亿元,占比为2%。在“大非”中,国有控股股东解禁规模有2285亿元。

  “李荣融已经表态,国有上市公司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减持,大非向市场抛售的可能性很小。”银河证券策略分析师张琢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在预测实际减持压力时,应剔除国有控股“大非”持有的限售股规模。

  更值得关注的是首发限售股。根据统计,9至12月份,首发原股东限售股的解禁规模840亿元。这解禁的840亿元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中,没有国有控股股东,以中小股东为主,且由于持股成本很低,在获得流通权后存在较大的获利空间,因而减持冲动强烈,全部具有抛售压力。

  以北京银行为例,该上市公司27.56亿股限售股的解禁将于9月19日到来,占其流通股本的63.52%。当前北京银行的实际流通A股规模仅为12亿股,而获得释放的限售股规模将是其实际流通股规模的两倍。

  “北京银行股东背景复杂,很多自然人股东持股成本非常低,他们的抛售愿望肯定非常强烈。”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对记者说。北京银行股东数量庞大而分散,达到2.9万户之多,其中法人股东0.1万户,自然人股东2.8万户。

  实际上,尽管半年业绩涨幅达到121%,但随着解禁期的临近,北京银行近来一直“跌跌不休”,8月以来的跌幅高达30%,反映出市场对其大量限售股解禁的担忧。

  北京银行只是一个缩影。据 WIND统计数据显示,新老划断前,股改所产生的大小非解禁股总数为4356亿股,解禁市值为4.43万亿元。而新老划断之后,截至2008年9月3日,深市中小板上市了220只新股,沪市上市了40余只大盘股,首发限售股总数高达7963.27亿股,解禁市值6.35万亿元。

  而根据中登公司的统计数据,与目前整个A股市场5.5万亿元左右的流通市值相比,仅首发限售股解禁市值就相当于再造一个多A股市场。

  所谓旧恨未去,新仇又添,A股将面临更大的供求失衡的考验。

  考问发行制度

  “当前市场围绕大小非减持方式进行喋喋不休的讨论,去探寻如何止跌,实际上是忽视了市场的根本矛盾,起不到丝毫作用,如果不尽早对未来持续不断增加的大小非增量部分对市场产生的决定性影响有清醒认识的话,大盘下跌的长期预期就得不到任何有效改变。”路透社财经分析师曾祥进对本报记者说。

  韩志国、皮海洲等资深市场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均指出,首发限售股正上升为主要矛盾,必须未雨绸缪。财经评论人士时寒冰更是用“灭顶之灾”来形容首发限售股即将给市场带来的威胁。

  “限售股解禁,与过去两年新股上市过于密集有关。”新老划断之后,2006年下半年和2007年的A股大牛市之中,包括工商银行、中国石油等大盘蓝筹股在内,近200家新公司登陆A股,总股本高达1.3万亿股,创下了中国股市有史以来IPO之最,也为同期世界之首。

  更为可怕的是,股改限售股是一个固定的存量,而首发限售股正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越滚越大。今年以来,尽管市场低迷,但仍有70家公司上市,即使在沪指跌破3000点之后,中国南车这一大盘蓝筹股仍然逆市发行,限售股随即再增74.4亿股。

  面对来势汹汹的首发限售股,韩志国提出延长其锁定期,“锁定5年以上,才能缓解当前供求严重失衡的市况”。

  “暂停发行新股,特别是公众股比例极小、大小非比例极高的大盘新股。”评论人士贺宛男的建议也代表了众多投资者的观点。

  一种更容易得到各方妥协的方式是,放缓新股发行节奏和规模,为存量大小非和增量大小非减持留出足够多的消化空间。业内人士还同时呼吁,加大首发新股上市当日流通比例可谓一举两得。

  “增加首日上市的流通股比例,既可解除限售股对后市的压力,也能抑制上市当天的新股炒作!”曾祥进认为,提高上市当日流通股比例,可以逐步拉低新股首发定价和市盈率,让市场的定价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中国南车A股申购冻结资金高达2.27万亿元,8月18日登陆上交所,上市当天的最高价为4元,涨幅为83%,全天收盘价3.45元,涨幅为58%。而同一天,沪深股市分别暴跌了5.34%和4.86%,两市跌停的股票高达500只。

  “流通股占比越小,股价越容易呈现出强势特征,越容易被操纵,而通过推高流通股股价,就能为解禁股换取一个更高价位套现的平台。”时寒冰指出,较小流通盘为股价炒作创造了客观条件。

  中国南车总股本达到116亿,但流通A股只有24亿股。最新在中小板上市的美邦服饰,其总股本为6.7亿股,流通股仅5600万股,所占总股本比例仅为8.36%。

  同样,由于流通股占比少,供求关系失衡也推高了市盈率。美邦服饰发行价格为19.76元/股,此价格对应的市盈率为22.74倍,而中国南车的发行市盈率为18.59倍。

  “提高流通股比例,降低上市公司的发行价,保证我国股市的市盈率从新股发行的时候开始就同国际股市接轨,而不是通过暴跌让广大投资者付出巨大代价后强行同国际股市接轨。”皮海洲说。


  NND,限售股难估值,估计下周一股市高开低走,上周五刚买的小部分股票还是有赚即溜)
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