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巴菲特致中国股民的一封信
qwer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980
精华: 40
发帖: 2331
在线时间: 8738(时)
注册时间: 2007-03-15
最后登录: 2017-07-04
楼主  发表于: 2008-01-15   

巴菲特致中国股民的一封信

巴菲特致中国股民的一封信(ZT)
我本人第一次去中国是在12年前和盖茨夫妇一起去旅行。时隔12年,当我在此踏上这篇土地的时候,我非常惊叹中国在在10余年里所取得的成绩,要知道这是在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国家里发生的。在我每年致股东的信里,我很多次提到规模是收益的敌人。然而中国的发展就像是伯克希尔的股票一样,打破了这个经济常识。

  在那片古老的土地上,国民经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每年都保持着对美国巨大的贸易顺差并已取代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长久以来我一只呼吁美国政府日益沉重的贸易赤字等于是在出卖国家。从中国回来以后,更加强了我这种观点,因为中国人都很聪明、也很勤劳。这十年的时间里,中国的证券市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若不能带动经济市场的同步发展,那么这种发展是值得怀疑的。中国政府也在做着这方面的努力。

  也就是在我去中国的前段时间,我清空了中国石油的全部股份。很多朋友想知道其中的原因,甚至给它戴上了政治的帽子。在此我再次声明一下:中国石油是一家非常优秀的企业,也有着很好的管理团队;我清空中国石油完全是商业行为,跟我的投资理念有关。

  至于我会不会再次投资中国市场,我的回答是:可能会,但不是现在。也许会有很多人告诉我,中国的经济发展空间还很大,现在的估值也算合理。但我投资不是从宏观角度,而是从更微观的角度进行评估的。中国股市可能还有小量价格相宜股票,但要点石成金相当困难。我自己只投资熟悉的行业,以及寻找有盈利增长潜力的公司;目前正有意在全球物色入股大企业的机会,但我质疑在中国市场能否仍物色到优质的吸纳目标。投资者要留意中国股市急升,市场目前过热,中国股市表现非常强劲,但当有这么多人愈来愈醉心炒股,应注意是用什么价钱去购买,而不应兴奋过度,因为不同国家的股市都会有一天要走到极端,就像美国的高科技热潮。当很多人对股市趋之若鹜,报章头版只刊载股市消息的时候,就是应该冷静的时候了。在这里我非常愿意和大家分享我的老师格雷厄姆的智慧,在《聪明的投资者》,他引入了“市场先生”这个比喻概念。不妨假设你与“市场先生”是一家非上市公司的合伙人,若不出意外的话,“市场先生”每天都原意报出一个价格,他原意以此价格来购买你手中的股票和卖出他手中的股票。尽管你们的企业经济特性和经营状况稳定,但“市场先生”的情绪和报价却并非如此,他非常的情绪化,有些时候他会因为情绪高涨而只看到未来的“光明”面(比如现在中国的股票市场我深感担忧),在这些日子里,他会给你们的合伙企业报出非常高的价格;而在另外的时候,“市场先生”却会非常的沮丧,看不到除了未来麻烦的任何东西,他会给你们的合伙企业报出非常低的价格。格雷厄姆还认为“市场先生”还有一个非常惹人喜爱的地方,那就是他从来不会在乎别人对他的冷落,如果你对今天他报出的价格你不感兴趣,“市场先生”明天又会兴高采烈地报出另外一个价格。格雷厄姆还告诫自己的学生,对我们有价值的是“市场先生”的钱袋而不是他的智慧。如果“市场先生”表现的很愚蠢,我们就可以忽略甚至利用他。但如果你在他的影响下摔倒,往往出现灾难性的结果。

  我一直把自己看成一个企业分析家,而不是什么市场分析家、证券分析家。所以我从来不去分析市场的走势,那不是我的能力范围。也有很多人在研究我的投资理念,其实很简单,多少年来我一直在寻找如下的投资机会:

  (1)巨额交易

  (2)持续稳定的获利能力(我对有远景或具有转机的公司没有兴趣)

  (3)高股东回报率(并很少举债,我对高的财务高杆不感兴趣)

  (4)具备良好的管理阶层(我无法提供)

  (5)简单的业务(若涉及太多的高科技,我弄不懂)

  (6)合理的价格(在价格不确定之前,我不希望浪费自己与对方太多时间)

  如果你手里有复合上述条件的企业,可与我们联系。我们不在意这家企业是否上市。

  08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非常令人期待,我已和盖茨要好一同前往。那可能是我最后踏上那片神圣的土地了。

  沃伦·巴菲特

  2008.1.8
愚民政策虽然造成了沙漠,却绝难征服民心。 ---《解放日报》1942年4月23日
(注:所表述的是本人个人看法,仅供参考和讨论,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务必谨慎)
描述
快速回复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