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价值投资,市场专业人士言必称巴菲特,选股必选绩优成长股。而本文要谈的是一种另类的价值投资,即对于所谓“垃圾公司”的“隐性价值”的投资。这种隐性价值在国外成熟证券市场难以寻找,是中国证券市场特定时期特定制度下的产物,是失不再来的投资机会。
隐性价值,顾名思义,就是潜伏的,藏在深处尚未显现的价值。只有透过垃圾公司的垃圾表象,进行深入分析后才能发现它。就象一块璞玉,从外表看只是毫不起眼的石头,当剥开石头外层后,才能发现包裹其中的珍贵玉石.
现在三板挂牌的终止上市公司,都是由于连年亏损丧失了上市条件而被终止上市的,是一些典型的垃圾公司。然而,这些垃圾公司,正是一块块尚待挖掘的璞玉,蕴藏着以下的主要隐性价值:
第一,巨额应收款和其他应收款的隐性价值。这些都是债务人应该归还而尚未归还的款项(其中,大部分是大股东占款)。欠债是必须要还的,三板开展清欠工作只是时间早晚而已,一旦这些款项得到归还,不论是归还现金,以股抵债或是以资抵债等,都将极大地改善公司的财务资产状况。尤其是公司计提坏帐准备的冲回,将计入公司当期收益并增加净资产。
第二,巨额债务的隐性价值。垃圾公司已经丧失了清偿全部债务的能力,债权人要处置这些不良债权,只能与公司进行债务债权重组,豁免大部分债权。即便申请公司破产清偿,也会因为公众公司破产将引发不安定因素而导致有关管理层的过问,最终也要走公司破产重整获得新生的途径(至今没发生一家公众公司破产清算便是例证),债权人还是得豁免公司的大部分债务。这些豁免的债务及其予提费用,将计入公司当期收益并增加净资产。
第三,对外担保预计负债的隐性价值。公司对外担保因诉讼等原因产生的或有损失,公司进行的预计负债财务处理,当该担保被解除后,预计负债的金额,将冲回计入当期收益并增加净资产。
第四。股改对价的隐性价值。目前主板已基本完成股改,作为原主板上市公司的终止上市公司,必将开展股改,非流通股东将向流通股东支付对价,提升流通股东的股权价值。
第五,再次上市“壳”的隐性价值。中国证监会文件规定,终止上市公司只要重新符合上市条件并具有持续经营能力的,可以直接向证券交易所申请再次上市,而不必在证监会排队IPO,这就赋予公司上市的壳价值。无论通过资产重组,债务重组或资产注入等方式,只要使公司符合了上市条件,都可以使公司再次上市,提升公司的价值。
正因为以上这些隐性价值尚未被市场充分发现,所以市场存在大幅度折价交易的机会,投资者买入公司股票中长期持有,等待隐性价值转变为现实价值,将会获得不菲的投资收益。
青岛 殷家驷
[ 此贴被挚友在2008-03-03 11:48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