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概念成为新的投资主题
由于创业板公司的股本明显较小,为防止爆炒,创业板推出一定要把规模冲上去,这也是业内的共识。首都经贸大学刘纪鹏教授认为,推出创业板一年至少要上500家,无论如何不能低于300家。有投行人士表示,创业板首批可能会推出50家到80家企业。虽然目前还没有完全确定,但同时推出一大批企业是一定的。
据了解,创业板的上市资源储备丰富,目前,中小型券商为创业板储备的拟上市公司普遍有20家左右,而大券商囤积的上市资源则高达30家以上。就国内有60多家保荐机构,以每家储备5家到10家拟上市资源计算,就有300到600家上市资源。
创业板的推出,使得创投概念成为一个新的投资主题。上周五,创投概念股全线上涨。市场人士认为,未来随着创业板的渐行渐近,创投概念将存在反复活跃的市场机会。去年8月末,在创业板即将推出的消息刺激下,创投概念股就曾有过表现,当时,力合股份、大众公用、清华紫光等就曾连续涨停,让市场惊呼创投概念的巨大的机会。市场人士表示,对于那些参股创投公司的相关上市公司而言,其二级市场上面临着价值重估的投资机会。但投资者在投资创头概念股的时候,对上市公司所参股的创投企业要有所甄别。如果上市公司所投资的是优秀创投企业,并且是以大比例入股,则能较好地分享创业板带来的业绩迅速提升的机会。
业内专家解释,创业板,顾名思义就是给创业型企业上市融资的股票市场。创业板首先是一种证券市场,它具有一般证券市场的共有特性,包括上市企业、券商和投资者三类市场活动主体,是企业融资和投资者投资的场所。
创业板的性质属于二板市场。创业板的设立,可以为中小企业搭建直接融资的平台,有效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从而为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拓展空间。大多数新兴中小企业,具有较高的成长性,但往往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业绩也不突出,却对资本的需求很大,证券市场的多层次筹资功能可以改善中小企业对投资的大量需求。
国际上成熟的证券市场大都设有二板市场,只是名称不同。比如美国的NASDAQ,日本的JASDAQ,以及英国的ATM市场。
新闻内存
纳斯达克上市条件
截至目前,中国内地已有55家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2007年中国企业赴纳斯达克上市的数量达到22家,数量创下单年历史新高。对于非美国公司,纳斯达克提供可选择的上市标准如下:
选择权一:财务状况方面要求有形净资产不少于400万美元;最近一年(或最近三年中的两年)税前盈利不少于70万美元,税后利润不少于40万美元,流通股市值不少于300万美元,公众股东持股量在100万股以上,或者在50万股以上且平均日交易量在2000股以上,但美国股东不少于400人,股价不低于5美元。
选择权二:有形净资产不少于1200万美元,公众股东持股价值不少于1500万美元,持股量不少于100万股,美国股东不少于400人;税前利润方面则无统一要求;此外公司须有不少于三年的营业记录,股价不低于3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