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谢百三教授的建议
贝壳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4961
精华: 30
发帖: 6174
在线时间: 1686(时)
注册时间: 2007-05-31
最后登录: 2017-08-02
楼主  发表于: 2008-01-28   

谢百三教授的建议

管理提醒: 本帖被 1357 执行加亮操作(2008-01-28)
中国应该成为抵挡世界经济衰退和金融风暴的中流砥柱

1)尽快地修正过严的货币政策,恢复正常的货币政策(即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修改过紧的额度管理制。提出“从紧的货币政策”,在当时是对的,但目前在世界经济衰退的汹涌潮流中,中国不能再搞几年时间的经济大调整、硬着陆了。

  印度在76岁的经济学家辛格率领下,正在快速赶上来;俄罗斯政局稳定、资源丰富,也在拼命地学习和追赶中国了;中国应该根据形势和情况的变化,审时度势,修正原有的设想和政策。笔者一直认为:中国经济现在是基本正常、情况良好的,没有偏热与过热的情况,到各地调研,不少企业家、地方官员、银行领导都对我这么说。中国没有发生八十、牛市年代那种经济过热、浮躁冒进的情况;中国目前的经济是正常的。

  不能搞德国式的“只盯住物价”的货币政策,要兼顾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等其他目标。宁可有些轻度、温和通胀,只要实行指数化工资、补贴就行了,绝对不能为了压温和通胀而整个地压冷、压垮实体经济。

  德国8000万人口,20年仅增加200万,增长极慢;俄罗斯、日本人口都是负增长;中国年增长1000万人口,怎么能够死板教条地按德国模式办事呢?中国经济增长降到7-8%,就一片萧条了。

2)对外资企业上市不要设时间表,长期拖下去,坚决顶住此类不利于中国经济、中国利益的事发生。

3)控制上市企业的再融资规模与速度;那种动辄募资1000多亿的事,要控制得很严很严。

4)对2008年的“大非”放行,建议出个“细则”来限制它。不能让它一窝蜂涌出来,冲击二级市场。这实际上是防止国有资产贱卖的重要保证。

5)暂停加息政策。美国利率已跌到3.5%了,中国利率则为4.15%,加上年升值5-10%;海外热钱一定会从各个渠道加快涌入。目前的加息政策已使“房贷一族”苦不堪言。何以别国货币升值时,没有多次加息的政策呢?负利率的国家,海外不乏先例。

  目前企业资金“捉襟见肘”,企业之间贷款,利率高达12-15%;民间借贷、当铺、质押贷款利率又出现高利贷现象。

  应该认识到越加息,越提高准备金率,热钱进得越快的道理。去年一年增加了4700亿外汇储备,是过去每年的10-20倍。这难道还不发人深思吗?换一种思路,不加息或者减息试试看。1996年,中国通胀还高达18-19%,当时大家按照往常的惯例,将保值储蓄利率也搞到18-19%,结果贷款利率更高,企业成本居高不下,通胀也居高不下,后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根据国外的负利率经验,果断拍板,于1996年4月1日,停办保值储蓄;5月1日,果断降息,最后果然使通胀和利率双双下降,形成了经济的良性拐点。这一经验今天值得借鉴。

6)改变,将过剩流动性完全压入银行而不允许贷出的做法,容忍轻度、温和通胀,工资、补贴同时适度上涨;农牧副渔的适当涨价,就是给农牧副渔民加工资,这么多流动性,房地产涨了这么多年了,还不应该让农牧副渔民加点工资吗?

7)启动新基金发行工作(已几个月不发了)。

8)再也不要打压股市了——从2005年的牛市,中国几千万投资者为国家、为民族,做了多大的贡献。仅2007年的印花税就交了2000多亿,相当于80座南浦大桥。2007年的大牛市中,新股IPO合计募集资金高达4469.96亿,而2002-2006年的五年中的融资总额仅为4238.90亿元,仅2007年就支持了120家企业的振兴和起飞。如果搞成熊市,怎么了得?——要珍惜牛市,要呵护牛市。

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 谢百三教授
贝壳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4961
精华: 30
发帖: 6174
在线时间: 1686(时)
注册时间: 2007-05-31
最后登录: 2017-08-02
沙发  发表于: 2008-01-29   
引用
引用第8楼秋麦于2008-01-29 00:01发表的  :
兄弟一场算是留给你参考吧!

你从来就没有听一句!

中石油见底大盘见底,现在是给3~9月份留出空间
描述
快速回复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