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一、为什么QFII总是如愿以偿。在5·30前夕,QFII众口一词地唱空A股,有的甚至露骨的要求出台干预政策,建议“采取措施阻止泡沫的进一步形成”。不久,印花税上调引发A股深度调整,随后的数据显示,QFII在此次大跌后蜂拥而入,实实在在地抄了一个大底。而在抄底之后,QFII又开始一路唱多,其表现与阴谋论的节拍吻合得几乎天衣无缝。而这次下跌,是在QFII额度从100亿美元扩大到300亿美元之后。QFII接受上次集体唱空成为众矢之的的教训,一声不响,但是,相关走势依然令其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机会。这种巧合告诉我们,QFII真的是大富大贵之命。
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时机。
1月16日下午,央行宣布:为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继续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决定从2008年1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而就在此前的1月15日,美国最大银行花旗集团公布该行2007年第四季度业绩,竟然巨亏98.3亿美元,为花旗有史以来最大季度亏损,超过了此前市场所有最悲观的预期,从而引发了美国股市的大跌。加之次级债危机的扩散,中国的投资者心理上已经处于脆弱状态,正渴望暖的时候,选择此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谓“雪上加霜”。为何不错开几天,偏偏选择这个时机?
三,碍于工作单位限制,这个原因不便提。
四、中国平安巨额再融资的时机。
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时机选择一样,中国平安又选择了一个可以作为“最后一根稻草”的时机。
继美国最大银行花旗集团公布该行2007年第四季度业绩巨亏98.3亿美元之后,华尔街巨头美林公司宣布第四季度亏损98.3亿美元,合每股亏损12.01美元,这也是美林连续第二个季度遭遇巨亏,且亏损额几乎是此前市场预期的三倍——之前分析师最悲观的预期是每股亏损4.8美元左右。这无疑再次挫伤了股市人气。A股投资者再次感受到严寒。
但就在这一关键时刻,中国平安在本周一宣布了它野心勃勃的再融资计划:拟公开增发不超过12亿股,同时拟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不超过412亿元。两者相加,其再融资规模接近1600亿元。而中国A股市场两个最大的IPO,中国石油(668亿元)和中国神华(665.8亿元)加起来也没有达到1600亿元!中国平安将在全世界创下最大融资纪录。
众所周知,我国股市是政策市,同时也是资金推动型牛市。随着H股回归、新股上市、限售股解禁,市场对资金的蚕食效应日益明显。中国平安疯狂的再融资计划,给投资者带来了一个可怕的预期,如果其他上市公司也这样做,资金是否将被抽干?
如前所述,美国次级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是有限的,中国股市的涨跌乃是其他力量左右的结果。那么,是什么力量在狂砸股市?
中国平安的再融资计划,被认为是摧毁股市人气的一个导火索,但它也仅仅是一个导火索而已,这是一个表象的因素。问题在于,如此离谱的再融资计划为何迟迟没有有关部门表态?即使在上次的5·30大跌中,暴跌开始不久,有关部门即发出安抚声音,比如,让四大证券报同时发文鼓舞人气。而此次下跌悄无声息。一切似乎都静止了,只有散户投资者的哀伤和无声流下的眼泪,这种令人震撼的痛楚竟被残忍地忽略了。
而就在不久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声音还那么令人欢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