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软件产业蓬勃发展
全省软件产业会议召开 确定信息产业发展目标
副省长王军民在6月19日召开的全省软件产业会议上要求,坚持“以用兴业”基本方针,加快软件产业发展,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现节能减排提供有力支撑。
王军民指出,各级政府、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意识,确定软件产业优先发展地位。重点发展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数字动漫和游戏产业以及软件服务外包,加快数据库、中间件、语言及开发工具软件、防杀毒软件等支撑软件技术攻关,力争在基础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着力培植特色产业集群和大型软件集团。
会议表彰了优秀软件企业和软件企业领军人物。
据了解,到去年底,我省信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已占到全省工业的10.3%,实现增加值占到全省工业的8.2%。这次会议确定我省信息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至2010年,努力把软件产业建设成我省信息产业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促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发展,带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计算机软件市场销售额增长到1000亿元,约占国内软件市场销售额的10%。
又讯 我省认定首批15家山东省软件工程技术中心,并于6月19日举行授牌仪式。副省长王军民出席仪式并为技术中心授牌。
全省软件业务去年出口额达2.3亿美元
6月19日,山东对日软件外包服务平台顺利开通。
软件外包服务平台,就是利用电子商务技术,为软件接发包企业提供网上接发包服务。新建成的“中日软件外包服务平台”,由省信息产业厅、省外经贸厅、齐鲁软件园等单位共同建立,可以向日本中小软件企业提供市场通道,向中国接包企业提供市场和订单,并在必要的时候向发包方提供桥梁工程师进行技术支持。
服务外包是当今国际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转移的新的趋势,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特别是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迅猛发展,为我省软件产业抓住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机遇。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10年,全球软件服务外包可达6800亿美元,我省拥有一流的软硬件设施、充足的人力资源、良好的外包业务基础、优惠的产业政策,软件服务外包业务前景广阔。
据了解,去年我省软件业务出口额达2.3亿美元,同比增长35%。济南齐鲁软件园成为最主要的出口群体,浪潮世科、E5科技等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开拓经验日益丰富,保持了对日出口外包市场的稳步扩张,并尝试拓宽欧美软件市场。
省信息产业厅厅长孙志恒说,我省将紧紧抓住以软件及相关信息服务外包为代表的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机遇,积极鼓励软件公司到美、英、印、日建立分支机构开拓市场。充分发挥“中日信息服务产业恳谈会”、“中日韩产业交流会”、“鲁台科技合作周”、“青岛消费电子博览会”的平台作用,积极走出去加大招商引资和宣传推广力度,巩固日韩市场,进军欧美市场。
全国计算机软件登记25666件 我省软件登记数量居全国第七
1月8日下午举行的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新年媒体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07年12月31日,经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办理的计算机软件登记总量达25666件,同比增长了15.9%,为历年登记数量之最。根据登记人所在地区情况统计,北京市登记数量为8666件,居首位,我省以814件的数量位居第七位。
据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主任段桂鉴介绍,在各种软件登记中,软件著作权登记数量为24518件,占登记总量的95.53%。其他登记为软件著作权转让合同和专有许可合同以及软件著作权质押合同登记。
根据登记人所在地区情况统计,全国软件著作权登记数量列前十位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分别是:第一位北京市,登记数量为8666件,同比增长了7.0%,占登记总量的35.35%;第二位广东省,登记数量为3269件,同比增长了24.6%,占登记总量的13.33%;第三位上海市,登记数量为2970件,同比增长了19.8%,占登记总量的12.11%;列第四位至第十位的分别是:浙江省(2016件)、江苏省(1773件)、福建省(896件)、山东省(814件)、湖北省(609件)、四川省(489件)和天津市(41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