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流淌的歌声》看网友评介:
如你问我,最喜欢什么?我会毫不迟疑地告诉你:喜欢音乐与文学,这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平时逛书店,我常会带回一些自己喜爱的书籍与音乐CD。
神奇的网络,获取音乐的途径又拓宽了许多,多如星辰的音乐网站,任我慢慢地溜——欣赏、下载、转帖,我乐此不疲。一天,一曲《高山流水遇知音》男女生三重唱,那歌声似露珠般晶莹,山泉般纯净,小溪般清澈,一下子拨动了我的心弦,我被深深地吸引着,禁不住一遍遍地聆听:女高音甜美而娇柔 ;和声温馨而清纯;最为迷人的是那男中音,音色纯净,浑厚而宽广,吐词非常清晰,宛如天籁之音,与一般的流行歌手有着天壤之别。
网友告诉我,这是梦之旅——中国目前最知名的演唱组合,演唱专辑是《流淌的歌声》。他们把曾经传唱中国大江南北的老歌,运用通俗唱法、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重新加以演绎,令人耳目一新。
哦,原来这么精彩!真是梦幻组合啊,看来我的眼光还不错,一下子就感觉到它与众不同。我迫不及待地在网络中,搜索有关的资料,搜出了《流淌的歌声》的20个CD,三百首歌呀!一看曲目,不得不佩服他们的策划:好厉害,都是经久不衰的经典老歌:《草原之夜》《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纤夫的爱》,还有外国名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雪绒花》等,多么熟悉的歌曲,让我倍感亲切!
一首首地下载,一曲曲地欣赏,我陶醉其中,百听不厌:他们有时热情奔放,有时柔情似水,有时激情洋溢,有时幽默诙谐……那如梦似水般的旋律,我多么希望与大家分享啊,于是,兴奋地向同事们推荐。不出所料,他们果真喜欢,“好听!特别那位男中音,太迷人了!”“是啊,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啊!”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那些天,自己仿佛变成了“追星族” ,为解心中之谜,继续在网上搜索 :那位男中音,原来是唱美声出身的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吴哲铭。他1997年以全院声乐最高分毕业于广州星海音乐学院。2003年11月他在中国唯一的音乐专家奖——中国音乐“金钟奖”中荣获声乐表演铜奖。《流淌的歌声》已风靡全球华人区,被授予第四届中国“金唱片”奖。说来真是奇怪,越知道得多,越欣赏,也越迷得厉害。
《流淌的歌声》始终萦绕耳际,荡漾在我的心中,我几乎成了音乐发烧友。寒潮袭来的日子,大街上的许多人,都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还缩头缩脑。在凛冽的寒风中,我不由自主地哼着《玛伊拉》《采蘑菇的小姑娘》《我爱祖国的大草原》等欢乐的旋律,心中荡漾着春天般温馨的气息,精神抖擞地去上班。一个小伙子哼着歌,随着欢快的节奏轻轻地摇摆着身体,从我身边快速穿过。仔细一看,原来他带着耳机,正陶醉在自己的音乐世界中,完全忘记了外面的天寒地冻,不知是什么迷人的音乐,让他如此兴奋,也是《流淌的歌声》吗?音乐,我再次感受到它神奇的魔力!
欣赏着,也思索着,他们将老歌演绎得如此亲切、温馨、甜美,如此成功,决非偶然。我想,创造性的思维是起决定作用的:他们勇敢地挑战了传统观念,大胆地运用通俗唱法、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将老歌重新加以演绎。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将形式与方法分得非常清楚,仿佛不可越雷池一步,就像我们人为地将文章分为散文、小说、诗歌一样。其实,任何形式和方法都是为内容与主题服务的,只要创造出美好的东西,又何必在意形式呢?正因为他们眼界开阔,敢于挑战,敢于创新,不拘泥于一般的形式,才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和谐。
一位名人说过,音乐始于词尽之处,音乐能说出语言无法表达的东西。用文字来描述音乐,也许是多余的,但对于我来说,真是不吐不快呀!
感谢网络——给我们带来回忆给我们带来美好...
[attachment=6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