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非小非”扑面来鼠年成为解禁年
www.eastmoney.com 2008-02-16 10:18 王百炼 银河证券
【字体: 大 中 小】 【收藏】 【复制网址】 【打印】
新版行情 新版自选股 ★新版港股 新版港股行情 进入股吧 最新基金净值
春节长假刚刚结束,“大小非”解禁大闸即在鼠年第一个交易日开启,其来势凶猛绝非之前所比。毫无疑问,鼠年已经成为“大小非”解禁年。
从2月开始,沪深两市将迎来今年首个解禁小高峰,涉及总数达58亿股,如果这些股票全部流入二级市场,至少需要3000亿元以上的巨额资金才能承接,对比今年1月份解禁股票总市值只有近1500亿元。面对目前市场行情,短短14个交易日,股指自5500点附近暴跌1300多点,如同经受一场50年少见的冰雪考验,沪深两市能否承受得起此压力?
解禁股份上市流通关键年
今年解禁的股份主要有两大类:其一,股改以后,按照“新老划断”原则发行股票并上市的企业。这些企业的解禁对象主要是上市前通过网下或战略配售,向机构投资者定向发行的部分和原先定向非公开发行的部分;其二,股改前上市的公司,在完成股改以后向一般法人机构发行、并获得流通权的股票(即通常所说的“小非”)和上市公司大股东所持有、股改后分批获得流通权的股票(即通常所说的“大非”)。按照管理层的安排,这些“大小非”将在今后几年内陆续解禁上市,从而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最终目的———全流通。无庸置疑,2008年将是解禁股份上市流通的关键年。
统计显示,今年2月份,因股改、增发、首发而解禁的上市公司共有125家,股份总数达109.4亿股,总市值约3400亿元。其中,招商银行将于2月27日解禁上市23.6亿股,解禁额高达860亿元。今年3月份,共有132家企业的限售股解禁,上市流通股份达到112.5亿股,总市值近4100亿元。如果包括首发和股权分置对价股在内,总流通股份将达112.83亿股。其中,3月1日中国平安有19.63亿股解禁,相当于目前流通盘的2.4倍,需要1400多亿元资金承接。
按照解禁安排,今年3月和8月是两个解禁高峰期,最高峰在8月份,共有220.74亿股限售股解禁。实际上,2008年全年解禁总数将达到1353.64亿股,解禁总市值可能接近3万亿元,占到目前两市总市值约1/10,流通股总市值约1/3。这应该说,对目前弱不禁风的沪深两市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解禁引发的心理压力重于市场压力
面对如此巨大的解禁压力,沪深两市的承受能力到底有多强呢?
尽管大多数人士认为,即使大量大非解禁,监管层也不可能允许把这些股份立刻抛向市场。尤其是解禁的大非股份通常是国有股东持有,股改时,国资委就对上市公司大股东至少拥有多少股权比例作出明确的要求和承诺。因此,解禁股给市场的压力并不如想象中大。但在目前弱不禁风的市况下,这一消息对投资者的心理压力远远大于抛售引发的资金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场前景不太明朗的情况下,现阶段“大小非”减持的意愿还是相当明显。仅今年1月份,大非选择减持套现的次数达到143次,比去年明显增多。笔者看来,2月份大非套现的欲望会进一步加强,套现资金量也会同步增加,可能给目前成交量有限的市场带来资金压力。
不过,虽然受各种因素制约,大非减持压力并不具备集中冲击力。但对于小非来说,却有些例外。由于小非的股东大多是作为财务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股权投资,特别是不少上市公司的小非股权已经被抵押,或者通过拍卖等形式转移到其它机构手上或个人股东手上,这些股份的套现欲望非常强烈。只要有上市流通的机会,大多数会选择卖出。
而且,由于小非持股数量低于5%,减持套现过程中无需公告,使得市场上套现规模难以精确统计。加上大多数小非参与的上市公司业绩一般,在目前市况中选择套现的欲望非常明显。但需指出,因为小非股权比较分散,集中套现的压力并不明显,一般只会对其减持的个股形成影响。
笔者看来,目前的市场并不缺少资金,只是缺少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而且,在解禁股份上市的过程中,一部分价值明显被低估的个股,可能会受机构投资者的关注,并在相对低位大量吸纳筹码。因此,解禁股份上市对具体个股而言,其影响作用也不一样。例如,中国石油10亿股解禁股份上市当天,股价下跌6.37%;兴业银行2.79亿股限售股上市流通当天,股价反而上涨3.54%;大秦铁路9.09亿股限售股上市流通的当天及第二天,股价更连续上涨7.26%和5.29%。由此可见,限售股上市流通后,其套现压力存在显著差异。
因此,虽然目前市场面临“大小非”减持的巨大压力,但总体来说,心理因素大于市场因素。随着个股反弹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基金的不断发行,宏观紧缩政策的松动,市场面临的资金面问题将有所改善。一旦市场趋势转变,投资者心态回稳,“大小非”就不会成为困扰市场的大问题。
[ 此贴被1357在2008-02-18 00:24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