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明:《货币战争》错在哪了?(二) (404 reads) 时间: 2008-1-27 周日, 下午4:06
--------------------------------------------------------------------------------
作者:狼协 在 海归主坛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货币战争》错在哪了?(二)
易明
我在这两天似乎正在经历“金融战败”,汇市夜夜愁,股市翻跟头,买房要砍价,卖房得装修,不留神还慢待了不能得罪的女朋友,早把什么评论《货币战争》的事忘到九霄云外去了。今天忙里偷闲一上网,好嘛,老芦居然以外行的身份,谈起连内行都不敢涉及的经济形势预测来了,连专业人士Bystander先生都出来发言,不尽令人大喜过望。而且我的这种喜悦乃是发自内心,产生于一种对“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期盼。我一向认为,虽然专业人士的意见不一定都对,但即使是错的理论,对于有心的读者,认真领会消化之后,也往往会得到一定的启发。
其实《货币战争》也有这样的功能,更何况该书的最后两章,还对美国经济的高度债务化,贵金属的牛市和金融市场可能存在的潜在危机,都作出了十分准确的分析和预测,堪称全书的精华所在。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该书有些亮点,就对它所包含的错处视而不见。相反,正因为该书已经畅销,一个有良知的读者,更应该把可能引起的误导和偏差指出来,以消除它的负面影响。当然,这样做需要有深厚的经济学其*****别是货币金融学的知识,包括对近代经济史的透彻了解。我虽然目前还不还具备这些完备的知识,而且由于瞎忙连恶补一下的时间都没有,本来需要的参考书也找不到,但还是认为应该将自己的一些初步的看法谈出来,以就教于真正的专业人士。
其实我在总结《货币战争》的要点时,就已经表示了我对所谓“阴谋论”不以为然的态度。所以这里也不准备就所谓阴谋论本身展开讨论,而是侧重于其中所涉及的具体的经济理论漫谈一下。当然我的知识也还是限于我以前残留的对于一些基本经济概念的印象而已。
首先,《货币战争》的核心论点是:欧美国际银行家试图用私有的中央银行,垄断全世界的货币发行,并进而通过通货膨胀的方法搜刮本国人民的财富,以及用通货紧缩的方法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产。但在我看来,这种阴谋论似乎是建筑在对银行功能的错误的理解之上的。
众所周知,银行最基本的职能是筹集和合理地配置资金。除了吸收大众的存款之外,银行还要有一定的自有资金,才能正常运转。而在通货膨胀的过程中,由于货币贬值所引起的购买力的下降,就使得包括银行在内的债权人成为最大的受害者。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银行本身实际上是反通胀的。
与之相反,债务人,其*****别是政府(而不是银行),将是通货膨胀的最大受益者。由于通胀可能造成的隐形的税收提高和债券贬值,政府不仅可以变相地增加税收,而且可以在实际上减轻债务负担。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央银行的私有,恰恰是制约政府通过通胀而掠夺国民财富的可能性的一个较好的办法。正如胡祖六在其文章《货币战争子虚乌有》所指出的那样,美联储(俗称Fed)的筹备与立法,由于采用了一套较为精细 的权力制衡机制,其实比象中国这样的完全国有的中央银行体制,更能有效地抑制通胀。
其次,自1930年代凯恩斯主义大行其道之后,通缩一般很少发生。即使通缩在目前的日本和金融危机之后的亚洲曾经一度死灰复燃,但这也主要是由于各国本身的经济问题所引起的,与国际银行家的所谓阴谋不甚相干。现在一般认为,通缩几乎就是衰退的同义语,其引起的问题其实比通胀还要命。其中最主要的,是会引起投资意愿的下降以及与之相关的失业扩大。而其对世界经济的长期损害,已经有1929年的大萧条为证,令人至今心有余悸,自不待言。
再次,金本位的货币制度,尽管有其明显的优点,但由于其弊病也很多,似乎不太可能成为未来的主要货币形态。一般的看法,是认为贵金属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所以其增长速度无疑会落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因此在金本位制度下,就会使通缩成为常态而引起各种资源其*****别是劳动力在利用上的浪费(即失业)。此外,由于金本位的采用,实际上是要恢复固定汇率制度,因此会使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作为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失去功效。
最后,如前所述,由于政府最有可能成为通货膨胀的获益者,因此只要中国还实行国有银行制度,中国就永远也不会使用金属货币来作为自己的通货。退一步说,即使中国如《货币战争》作者所建议的那样,在不远的将来实现了金本位,人民币也不会成为如美元,欧元或日元那样的硬通货。原因很简单,由于现代货币的币值是建立在信心的基础之上的,要使人民币成为硬通货,就要使人们对中国的长期经济发展具有充分的信心。中国近30年经济的发展,虽然已经使世界对之刮目相看,但由于这种增长(如我一直所强调的),是建立在具有更多的人为因素在内的二元经济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其增长模式是否可持续,似乎还在未知之数。
那本书简直太扯了,我还花了好几个晚上坚持把它看完了. 时间: 2008-1-28 周一, 下午5:17
--------------------------------------------------------------------------------
真是浪费我的时间啊!
货币战争是演绎,但个人在历史上 起得作用不容忽视
--------------------------------------------------------------------------------
作者:buyingamerica 在 海归主坛 发贴, 时间: 2008-1-28 周一, 上午9:29
我们都是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长大的一代,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历史是一个客观的科学的发展过程这个观念被深深嵌入到潜意识里。实际上至少在中短期,历史的意志是可以被个人左右的。美国金融体系的建立就是汉密尔顿和杰弗逊两个流派的战斗,美国金融前两百年的历史就是几个金融巨头从欧洲融资建设美国的历史。最初的美国政府官员都是兼职的,除了汉密尔顿等几个清白的,其他人都公开利用在政府的公职为自己牟利。而且法律并不禁止这些行为。美国最初的几家银行都是这些人建立的。摩根在美国的地位就像教父在黑手党的地位。以前读过的一本书是这样描绘摩根解决金融危机的场景的:摩根把所有的大人物召集在一起,扔给他们一份方案:这就是你们每个人要承担的份额。
我没有读过货币战争,因为不相信在今天这个复杂的社会里,能靠公开的信息理出这个阴谋论的头绪。但是有一点我是相信的,一个处于权力核心的极端主义者完全可以找到杠杆,撬动整个系统,做出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来。对,10年20年以后历史一定会回归,但我们能活几个10年?
布什这样资质平平的人都可以左右美国八年的历史,一个真正的野心家搞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战争只是美国人摆脱英国控制的起点,真正完成美国独立的是历次金融危机,通过这些金融危机,美国人把欧洲人的投资一次次廉价的买回到自己的手里。美国政府对待经济的政策很难说不被这种大背景所左右。屁股决定脑袋,美国这个社会如此强调企业家的权利,竭尽全力保护小企业,让个人头脑能和资本对等的谈判,和当年美国与欧洲的相对关系是分不开的。
从这个意义上,货币战争这本书还是有它的价值的。中国的领导人早该学学这些历史了。学习别人不能乱学,每一种经济体系,背后都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学错了就一定会被别人当枪使。
老狼,你身为小康人士,为啥要和穷百姓抢公交资源呢? 时间: 2008-1-27 周日, 下午4:19
--------------------------------------------------------------------------------
《货币战争》不该公开发行,应该印小册子悄悄的传播。本来就不该拿到台面上讲,偏要哗众取宠,简直是自取其辱。 时间: 2008-1-27 周日, 下午4:18
--------------------------------------------------------------------------------
谁叫他写的都是阴谋诡计。这些东西,尤其是日子久了,根本就找不到证据去证明。
典型的真理部的思维 时间: 2008-1-27 周日, 下午4: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