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早推出早受益
www.cnfol.com 2008年03月06日 07:14 中国证券报 蒋家华 李宏根
“‘建立创业板市场’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给资本市场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号,也给深圳传达了一个巨大的喜讯。”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市长许宗衡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尽快推出创业板无论是对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小高新企业融资,还是对促进当地经济和深港资本融合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对深圳意义非凡
有分析人士认为,把“建立创业板市场”写进政府报告意味着围绕创业板的种种争论将尘埃落定,从2000年开始筹办至今已经8个年头。
“无疑,它将推动深交所市值总量爆发式增长,与上证所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许宗衡说,目前,深圳交易所的总市值为6万亿,而上海为20多万亿,之间的差距将会随着创业板推出、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上市而缩小。
在谈到建立创业板的意义时,许宗衡指出,融资难是很多高新技术产业成长过程中始终面临的问题。另外,一批风险投资机构已经投资高科技产业,如何让它们有序、有效退出,不仅是高科技企业的问题,也是推动风险投资市场发展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将随着创业板的推出迎刃而解。
许宗衡说出,创业板的推出对深圳意义非凡。高科技已经成为深圳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去年达到76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已经超过54%,这个比例在全国是最高的。创业板的推出无疑将推动高科技企业通过一个非常规范的资本一级市场获得新的资本,加快发展。
此外,他指出,创业板对深圳风投机构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因为深圳的风险投资机构数量和风险投资资本的数量大约占全国1/3强,很多风投机构将通过资本退出得到更大的发展。
加速深港资本融合
许宗衡认为,创业板的推出,将会有序地推动香港和深圳之间资本市场的融合。深圳和香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香港的投资机构或者民间资本,将进一步以QFII的形式到内地资本市场投资和发展。
“我们目前正在和香港方面谈,希望把两地企业投资这种互动的方式再推进一步。”许宗衡对本报记者表示,随着深圳、香港两地不断地融合,资本的相互流动显得十分重要。
此外,许宗衡指出,创业板的尽快推出也有利于留住更多的上市资源。现在有一批拥有非常好的核心技术和专利技术、有市场潜力、有很好的内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产品市场前景非常开阔的企业,由于找不到合适的资本市场介入,而到境外寻求上市,这不仅不利于内地投资者分享它的成长性,也增大了企业的成本。
“当然,我们也鼓励自己的企业面向世界,走出去,寻求更大领域的融资渠道,但对于成长性的高科技企业来说,高额的财务成本是不可承受之重。”许宗衡说,高科技企业起步往往很艰难,前期资金困难,再加上在成长阶段对国际惯例和法律不熟悉,适应不了国际资本市场严格的监管体制,因此遇到了很多法律诉讼。
“庆幸的是我们将有自己的创业板,中国的纳斯达克也将会出现。”许宗衡对即将在深圳推出的创业板充满乐观的期待。
本报记者蒋家华专访全国人大代表许宗衡(左)。 本报记者 李宏根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