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缺陷或让创业板沦为投机的天堂
www.cnfol.com 2008年03月18日 11:29 中金在线
历经十余年的准备筹划,中国的创业板终于渐行渐近了。两会期间,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明确指出:创业板上市发行办法4月公布,预计5月就将实现首批企业挂牌上市。这表明,在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诸多要件中,创业板先于场外交易市场、公司债券市场等,被放在了体系建设的首要位置。
创业板市场之所以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突破口,有其战略意义和现实需求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在以经济实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能否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已经成为国际间的竞争焦点,甚至是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的命脉所在。而创业板市场的融资主体是中小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能否发展壮大、并形成制度性创新机制,事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与层次水准。其次,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由来已久,大批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高科技项目难以实现商品化和产业化。推出创业板可以通过拓展直接融资渠道,让困扰中小高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迎刃而解,实现宏观政策导向与微观企业利益的双赢。
然而,就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而言,创业板带来的热点则远离了其市场建设的本意,更多地集中于如何借此实现"一夜暴富"的梦想。如同当初的中小企业板一样,对于很多企业的发起人而言,实现上市意味着当初的投入将获得市场价格的倍增;而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而言,股价的暴涨潜力,同样也意味着实现暴利的机会。其实,尽管创业板尚未真正开出,其财富效应已经在A股市场有所显现,君不见所谓"创投概念"股票近期的持续飙升、股价翻番者早已不再少数,高位追涨者也是层出不穷。除此之外,A股市场投资者关注的问题还有:创业板的推出究竟对于既有市场的资金分流作用如何?是否会引发大盘的继续下跌?而有关创业板推出的真正意义和作用,却鲜见有深入的讨论与关注。
市场的反应远离多层次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本意,的确令人遗憾。但资本市场有谚语云"市场总是对的",也就是说资本市场既然做出如此的反应,真正的原因还在于市场本身。近期,曾有监管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资本市场投资者还无法做到长期理性的投资。尽管既有的主板市场和未来的创业板市场确实存在此问题,但是这同样需要监管部门自己进行深入的反思。
目前A股市场投资者普遍渴望一夜暴富,继而引发资本市场短线交易频发、投资者热衷于听信消息追涨杀跌。与一夜暴富相对应的是长期价值投资,然而让投资者自发选择价值投资是需要制度建设前提的。由于目前证券市场在制度建设上存在严重的不足之处,投资者所面对的未来市场交易制度存在严重的不确定性,这就很难让投资者坚定长期持股的信念。
这样的制度缺陷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大小非解禁带来供求关系的重大不确定性;其二是市场监管制度的漏洞。股权分置改革进入到下半场之后,大小非将陆续获得流通权。与二级市场既有的投资者不同,大小非股权的购入成本极低,经历了历史送配之后,部分购入成本甚至为负。面对二级市场的股价,大小非股东的暴利空间极大。而对于其他非流通股股东而言,大小非究竟如何看待上市公司股价、是否选择抛出股份、抛出比例多大等问题都成为一个巨大的长期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足以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二级市场的供求关系,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体制性风险,试问,哪个投资者又敢于选择长期持股、秉持所谓的价值投资呢?从市场交易制度看,目前A股市场的监管成效并没有明显提高,"消息市"、"题材市"的特征并没有被消除。近期在 中国平安 (601318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巨额再融资计划的影响下,但凡上市公司涉嫌再融资皆难逃股价暴跌。在这一股价巨大波动过程中,至少有两个严重涉嫌违规的问题没有得到处理:一是 浦发银行 (600000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再融资计划提前泄露,导致股价持续暴跌,泄密者是谁?谁在暴跌中提前出局?至今没有任何说法;二是有关再融资的谣言时常出现, 中国石化 (600028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 中国联通 (600050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 大秦铁路 (601006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等上市公司均一度被涉及,谣言对股价的伤害巨大,但究竟谣言来自何方,谁又该承担责任,同样始终未见管理部门履行基本的监管责任。凡此种种监管行动的漏洞问题依旧存在,较之以往鲜有水平的提升和绩效的改善。
按照目前的制度设想,未来的创业板市场交易制度或将采取"T+0"和"不设涨跌停板"。这样的交易制度考虑到了创业板市场的新兴特征,但同时,在目前整体A股市场制度约束付诸阙如的背景下,难免成为助长投机炒作的温床。可以想见的是,伴随着创业板概念的恶炒,有关部门呼吁理性长期投资的声音还将再次响起。所以,我们不妨先做出一个提醒:要想让投资者长期投资,有关部门须先履行应尽的行政职责,预先建立起鼓励长期投资的市场制度,而绝不是本末倒置。(马红漫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