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没有做市商制度的创业板迟早会面临流动性之忧
贝壳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4961
精华: 30
发帖: 6174
在线时间: 1686(时)
注册时间: 2007-05-31
最后登录: 2017-08-02
楼主  发表于: 2008-03-24   

没有做市商制度的创业板迟早会面临流动性之忧

在中国香港创业板市场(GEM)交易过的人都知道,那个市场的交易很不活跃,德国创业板市场关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交易量,日本创业板市场也是半死不活,所以交易是否活跃是衡量创业板市场的重要指标。纳斯达克市场在1971年开市后也遇到过交易低迷的挑战,由于多数股票的盘子很小,机构看好的,几个大户就扫货控盘了;机构不看好的,券商就自己扛着,散户几乎不起作用。好在有个做市商制度(Market Making System),把券商自己持有,放空和相互间的“对敲”交易合法化了,市场才有交易量,所以做市商(Market Maker)在当时的另一个名称是流动性提供者(Liquidity Provider )。
流动性机制的制度基础是做市商,我们国内常常把做市商翻译为庄家,而庄家是带有贬义的赌场用语之一。由于证券市场是“舶来品”,早期的(还有台湾的)翻译找不到合适的词,就将许多股市术语译成了赌场用语,误会颇多。关于做市商和庄家的区别,前证监会主席周正庆还专门写信询问过梁定邦先生,梁先生回信说:如果说庄家是暗庄的,那么做市商就是明“庄”。一个是明的,一个是暗的,在市场流动性不足的时候,没有“明庄”,必有“暗庄”,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市无庄则不旺。
做市商制度其实是弃暗投明,在提高证券流动性的同时提高了交易的透明度。每天收盘后,注册做市商的仓位完全公开,谁持有谁放空一目了然,券商没有办法隐瞒,所以必须动员客户接盘,这就提高了市场的流动性。没有做市商制度的创业板迟早会面临流动性之忧,且很难避免暗庄丛生。我们在《证券法》修订过程中用心良苦,在法律上为做市商制度扫清了障碍,而即将推出的创业板市场却没有打算实行,决策者自然有非常正当的理由,还是让实践来检验吧。
上海证券报  ⊙金岩石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