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作者:大约在秋季 于 2008-04-02 发表
刘佑成在其3月28日发表的<大小非减持导致市场重建估值体系>报告中指出,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实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人为割裂的局面被彻底打通,与此相应,中国股市的估值体系将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在股权分置改革前,不可流通的实业资本定价体系和可流通的金融资本定价体系并行存在,交易价格以各自的定价方法为基础来交易。但是股权分置改革以后,非流通股股东通过支付对价后获得了流通权,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转让,意味着两种定价方法已经接轨,从最近几起法人股权转让价格看,已经基本上确认两者定价体系接轨。既然是接轨,就存在相互包容相互融合过程,现在市场上估值就处于这样一个重建过程。很显然,原先的二级市场定价体系不可能容下那么多非流通股的加入,原先的定价体系必然要重建。
作为一个可以选择投资实业和证券投资的实业家来说,抛售获得流通的股票,然后转回实业领域投资,可以获得更多的回报。因此小非减持已经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未来证券资产的价格一定会考虑实业市场的价格,换言之,待大小非减持结束后,市场重新获得平衡后,基本面将决定证券资产价格,概念、题材的恶炒才可能逐步退出市场,证券投资回归价值投资才有可能,中国证券市场的PE、PB也会逐步和国际市场接轨。
在刘佑成看来,新的估值体系是建立在原有估值体系之上的,而促使原有估值体系崩溃、未来估值体系诞生的决定性力量就是大小非的减持流通。
未来估值的痛苦涅槃
在刘佑成看来,股权分置改革彻底改变中国股市原有的生态平衡,而大小非流通减持则为促进股市原有均衡改变和新均衡达成的动力推手。
大小非抛售股票,现在看对市场的杀伤力很大,大小非获得流通权后,挟持信息优势和对行业发展的深刻理解成为证券市场最具权威的价值投资者。大小非减持对市场资金压力也是巨大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