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tahiti 在 海归主坛 发贴, 时间: 2008-4-07 周一, 00:20
这段时间期货的帖子很火,很多争论到最后焦点就是:挣钱了吗?说到挣钱,期货只是金融手段的一种
,而金融也不过是百业中的一种,当然,是比较特殊的类别。
红袖说的无非就是中国境内的商品期货,目前中国还没有金融衍生品市场。我和中国最大的期货公司打
过交道,也认识些圈子里的人,期货这个话题实在是没有讨论的必要。能够参与这个市场的,如那些和期货
交易品种有关的生产,贸易商,他们大多已经开练了,就算开发新客户也不是到海归网来;个人投资者,多
数人在等那个遥遥无期的股指期货,对商品期货有能力和兴趣做的人寥寥无几。而国际方面的衍生品市场,
红袖和她后面的公司还是幼儿园水平,在这里只有听对冲大哥等人讲解的份。
我觉得对于期货新手和年轻人:1、不要指望这个发财,你如果掌握的各种资源成不了大鳄鱼,最好别积
极掺和,就是成了大鳄鱼也未必有好结果。2、该了解熟悉的规则知道了,OK。记住那些K线图,操练交易模
型算不上什么技能资本,不如趁年轻学些算得上[本事]的东西。这个市场随时可以进来,好钢要用在刀刃
上。3、我觉得在期货市场上三个交易日,因为心理压力付出的健康代价估计要超过交易股票30天。我认识的
一些交易员,很多都是鹤发童颜,精神状态就像战场回来的老兵,稍有风吹草动就放松不下来。Bill Gates
我也在公共场合见过了,人家当了多年世界首富也不是这个模样。另外从全世界的富人榜来看,纯粹做投资
的也有世界级的富翁,但多数是基金公司老板,看他们的简历很少有一直参与一线交易的。
所以这个帖子我们跳出期货,聊聊全球范围内的华人财富地图。
为别人数钱是个挺无聊的事,但有人数钱也数出名堂,比如英国人胡润(Rrpert Hoogewerf), 为中国富
豪排榜多年,号称“榜爷”,自己也据此成了货真价实的百万富翁(有媒体说他是千万富翁,我觉得有水分
)。只要你有华人的血统,无论是商界的老江湖,还是初涉尘世的新人,了解一下世界华人财富地图都会有
所裨益。
说到财富,先说一下我的财富观念。还是那句老话: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尤其是‘没
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一句,是在走出家门,校门,国门之后的切身感受,讨论关于钱的话题是没有什么不
好意思的。讨论多了,就会发现‘钱不是万能的’之真理性,个中妙趣,实在是值得玩味。
关于世界华人财富的榜单很多,现在的信息越来越透明,不同的财富榜,对财富的估算越来越相似。本
文主要以此展开论述。至于说还有多少隐身富豪、隐形财富以及其中的猫腻,不在此文讨论范围之列。关于
我个人和榜单上某些人物之间的故事,也许会在若干年后写出来。
以2007年[全球华商富豪500强]为例,大陆367人,约占73%,香港50人,占10%。入选在2人以上的其他
国家、地区包括:台湾18人,泰国13人,新加坡10人,印尼10人,马来西亚6人,菲律宾5人,美国5人,澳大
利亚4人,加拿大3人,巴西2人。
在富豪人均财富方面,香港200亿元,台湾174亿元,新加坡173亿元,马来西亚168亿元,泰国102亿元,
菲律宾89亿元,印尼78亿元,大陆为54亿元。
行业方面,主要分布在房地产、金融投资、制造业、零售、通讯等行业。在前100位富豪中,房地产占32
%,金融保险占20%,零售占9%,制造业和交通物流各占6%。房地产中的富豪是最多,但所占比例逐年下
降,金融投资和现代服务业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得这些行业里的富豪财富增
长速度加快,继房地产行业创造了大量的富豪之后,金融、媒体和娱乐、零售、服务等行业的富豪也纷纷涌
现。
内地富豪中,第三名至第十名依次是:
浙江60人,广东59人,上海46人、北京40人、江苏37人、
福建20人、山东16人、辽宁14人、四川11人、河北10人。
人均财富方面,广东为84亿元,居于首位,上海次之,为65亿元,北京第三,为59亿元。
在另一个中国内地排出的国内富人榜上,可以看出,随着500名富人财富总额的高速增长,他们之间也出
现了财富加速集中和两极分化的特征。个人财富在30亿元以上的富人掌握了7271.4亿元的财富,占500富人总
财富的57%;而10亿元以下富人所拥有的财富只占到500富人总财富的7%,财富占比出现了大幅下降。富者益
富的马太效应反映得淋漓尽致。
从各地上榜富人的总人数来看,浙江、广东、北京、江苏、上海位列前五,
而从各省富人拥有的总财富看,则是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北京分列前五。
今年浙江虽然仍是产生富人最多的省份,但浙江富人的财富总额却不到今年财富最多的省份广东的一半
。广东富人今年的财富总额是3093.8亿元,较2006年大涨201.75%。浙江富人们80%以上从事的是纺织服装、
化纤、汽车零配件、包装材料生产等低端制造业,广东的富人中,40.84%来自金融和地产行业,这29名广东
金融、地产富人的财富总额达到1979.6 亿元, 占广东富人财富总额的63.99%。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遍布168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侨多达8700多万人,他们手中拥有的资金高达17万
亿,接近2005年中国大陆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18.2万亿元),其投资能力令世界各国政府刮目相看。海外
华商一直是中国引进海外投资的主力军,目前华侨华人、港澳投资者在境内创办的企业约占外资企业的70%,
投资额约占利用外资总额的60%以上。
我又把名单分成几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资产在70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人物(不用美元计价,因为美元在贬
值)。其中香港3人,新加坡1人,大陆1人(按照名单他们当中4人的资产都在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但股价
变动会导致财富增值或缩水,以下的分类也基于这个原因)。这5人的共同点就是1。都主要从事房地产业。2
。都在华人控制的势力范围内经营,李嘉诚先生是个例外,所以他的公司是全球华人控制的私人公司里唯一
的FORTUNE500强。由此也可以看出,大中华地区土地状况和房地产在华人社会中的地位。
现在有句流行语:你成不了李嘉诚。这的确是大实话。你愿意在上世纪40年代移民到香港并随后受日本
统治吗?你愿意在10几岁就永别父亲,中断学业,走上社会养家糊口吗?我就不愿意,所以我也成不了李嘉
诚。不过我也能在某些方面做到和李嘉诚先生类似,其中一条就是从下面例子中学来的。
洪小莲当年是李嘉诚的秘书,那时李嘉诚先生的长江实业还未上市。当秘书,没什么消遣,洪小莲就用
午饭时间来看报纸娱乐版。李嘉诚刚好走过,说:“看这些东西,没有益处的。”她当时想:“关你什么事
。我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几十年后她说:“如果当年我的老板不是李先生,就没有今日的我。”
另外大家都知道李嘉诚先生最早是做塑胶花起家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长江实业早已成为地产巨头
,可仍在生产塑胶花。此时,塑胶花早过了黄金时代,根本无钱可赚。有人问及李嘉诚,回答是“不外是顾
念着老员工,给他们一点生计”。现在很多颇具规模的老板对员工也做不到这一点,他们的解释是没有李嘉
诚那么有钱。换一个角度看,他们没有李嘉诚那么有钱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做不到这一点。
其实看这5人,他们的创业发展之路有很多相似之处:全都是在艰苦的环境中白手起家,没有任何背景,
靠智慧和血汗打拼。对于他们后来的一些商业做法,各界都有不同评价,我也并非全部认同。但时至今日他
们的故事仍然是激励我前行的动力之一。
我把名单分成的第二层次是资产在600亿到200亿元人民币之间的人物。
其中大陆16人(北京4人,广东4人,上海3人,江苏浙江共3人,四川,江西各1人),香港和澳门10人,
台湾4人,新加坡3人,东南亚(包括泰国,马来西亚,印尼)4人。
从大陆名单可以看出:中国财富领头羊地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行业来看8人以地
产为主业,另外还有4人以地产为辅业,再一次印证地产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关于中国的房地产,写几十万字
也不算多,这里我只提一点,很多地产大亨都不是学建筑的,最初也不是干地产行业的。如果我早生10年,
也会走这条路。但是时过境迁,现在富豪名单里地产大亨和前几年比是越来越少了。
另外这一层次的名单中首次出现了海归,以高科技+风险投资+海外上市为创富之路,这也是海归创富
的经典之路。但整个名单中,海归的比例微乎其微。可见数以十万计的海归事业多数仍处于起步当中,但我
认为以后海归上榜的比例会加速增加。在世界著名跨国公司高管中海归比例要大于本土人士,薪水也不菲,
进不了榜单的原因是多数在华跨国公司都已经定型,中国区高管拿到的股票及期权数量有限,就比不过那些
占有绝对控股权的本土家族企业了。
香港有影响的,以地产为主业的传统家族有16个,这一层次香港和澳门名单只有4人以地产为主业,而且
这一梯队地产家族的资产和上一梯队的3人相差悬殊。这说明香港特殊地理位置和以前中国唯一对外窗口形成
的优势地位在下降,死守香港地产已经跟不上形势了。向外扩张和业务多元化是唯一出路。
台湾4人和新加坡3人中,有4人是金融行业,而香港金融业的家族却挤不进这一层。台湾首富终于不是地
产界的了,而且台湾在这个500富豪榜上没有一个是搞地产行业的,这挺有意思。可见港台经济,人文环境的
差别。
我把名单分成的第三层次是资产在200亿到100亿元人民币之间的人物。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香港金融行业仍无人上榜,可见香港金融业国际化程度之高,当地人士根本占不到
便宜。想想香港3家发钞行有2家是英资的,1家是大陆的,最大的本土银行恒生也被汇丰收购,这种局面也就
不奇怪了。流氓小国菲律宾有4人在这个层次上榜,而美国和加拿大也终于各有了一个名额。
我有10几个老同学现在是美国和加拿大公民,虽然我没去过北美,但在美国TOP5公司的中国分公司干过
,也有一大把的美国朋友,所以对美国的了解比一些中国的省份还要多。现在中国人去美国,当然都不会再
有老中写的‘几个月像踩在棉花上似的’恍惚了。
[全球华商500强]是把全球华商放在一块排的,做为头号强国的美国,其中美国华人只有YAHOO杨致远
,Abraxis Bio Science孙雄,搞GPS的高明,NVIDIA黄建生以及Computer Associates退休的王嘉廉这么几个
人。应该会有遗漏的,但也不会太多,那些藏在美国的贪官不在统计之列。
这个现象值得好好说一说。
[未完待续。]
楼主说出了俺的体会啊,普通人,还是要有点实实在在的本事。转一句挺经典的话和大家共享:
时间: 2008-4-07 周一, 14:07
--------------------------------------------------------------------------------
Doing what you love is freedom, loving what you do is happiness.
独立董事钱果丰出任恒生银行董事长
--------------------------------------------------------------------------------
《证券时报》 记者:张若斌 郭 蕾 2007年08月07日 04:58
本报讯恒生银行昨日宣布,委任钱果丰为恒生银行董事长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以接替稍早离职去澳新银
行的邵铭高。而来自汇丰控股方面的代表----汇丰银行行政总裁霍嘉治则获委任为该行非执行董事。恒生银
行的此番任命,一改以往由汇丰银行行政总裁出任董事长的传统,而选择了由独立董事出任董事长。
钱果丰目前担任多家上市公司主席和董事。其中包括香港地铁有限公司及香港汇丰直接投资(亚洲)有限
公司的主席;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英之杰集团及九龙仓集团等公司的董事。他还曾担任廉政公署贪
污问题咨询委员会主席、香港/日本经济合作委员会主席、工业及科技发展局主席及香港工业科技中心公司主
席。
恒生此番由独立董事出任董事长,引起一些争议。有公司治理专家认为,独立董事不应涉及公司业务的
执行,所以有“外部董事”或“非执行业务董事”之称,故而独立董事不宜担任董事长;因为现任董事长即
使未持有公司股票,因已经参与公司业务执行,也不宜认定为符合独立性的独立董事。
去哪里容易发财
--------------------------------------------------------------------------------
作者:图图 在 海归主坛 发贴, 时间: 2008-4-07 周一, 12:16
引用:
以2007年[全球华商富豪500强]为例,大陆367人,约占73%,香港50人,占10%。入选在2人以上的其他国家
、地区包括:台湾18人,泰国13人,新加坡10人,印尼10人,马来西亚6人,菲律宾5人,美国5人,澳大利亚
4人,加拿大3人,巴西2人。
从这组数据看,泰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几个地方华商富豪占华人人口比例比较高。
引用:
在富豪人均财富方面,香港200亿元,台湾174亿元,新加坡173亿元,马来西亚168亿元,泰国102亿元,菲律
宾89亿元,印尼78亿元,大陆为54亿元。
从这组数据看,香港、台湾、新加坡这几个华人主导地位的地方华商富豪赚钱最多。
米国的华人富豪这么少呀? 时间: 2008-4-07 周一, 14:24
--------------------------------------------------------------------------------
是不是校长是5个里的一个...
好文章!收藏了,俺们做互联网的还是要加把劲儿。 时间: 2008-4-07 周一, 11:48
--------------------------------------------------------------------------------
发大财还得会中国,就是这么个结论。 时间: 2008-4-07 周一, 09: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