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怪 :08-04-11 23:25
国家外汇管理局使中投的努力更为复杂化。
■汉妮·桑德尔(Henny Sender) 马利德(Richard McGregor)
自去年9月份成立以来,中国投资公司的投资决策在海外一直饱受猜疑与批评,而在国内则遭到普遍
的指责。中投公司是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
中投的目的是为中国1.6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实现更高回报。目前,中国的大部分外汇储备都投资
于低风险资产,如美国国债。
它去年做出的一些直接投资备受关注,包括去年6月向黑石(Blackstone)投资30亿美元以及在去年12
月对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投资50亿美元。
自从中投参与黑石的首次公开发行以来,黑石的股价已经下跌一半,令这笔投资在中国国内遭到大
量批评。
中投的目标回报率略微高于30年期美国国债4.4%的收益率,也高于该公司约为4%~5%的资金成本。
但这一回报率落后于其它亚洲主权财富基金过去的业绩。
新加坡*Z*F*投资公司(GIC)董事长李光耀(Lee Kuan Yew)两年前透露,按美元计算,该公司年回报率
为9.5%。自1974年设立至今,淡马锡控股(Temasek Holdings)的平均年回报率为18%。韩国投资公司
(Korea Investment Corp)总裁去年10月披露,其年回报率为7%。
就在中投公司努力将自己塑造为可信赖的全球投资者之际,它突然发现,自己正面临另一个始料未
及的障碍----国家外汇管理局(SAFE),中国的另一家*Z*F*投资机构,而且它拥有更充沛的资金。
国家外汇管理局不仅与中投公司争夺投资,同时使中投的努力更为复杂化。
国家外汇管理局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PBOC),长期以来一直保守地管理着中国迅速膨胀的外汇储备
。
长时间以来,这些资金大部分投资于美国国债。银行界人士透露,即使现在,大约70%的外汇储备仍
投资于美元债券。但近几个月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变成了更为激进的强大投资者,追逐中投公司受命寻
求的那种海外投资回报。
据英国《金融时报》披露,国家外汇管理局已购入了法国石油公司道达尔(Total) 1.6%的股份,价
值约为18亿欧元(合28亿美元)。该机构还购入了澳大利亚一些银行的股份,同时考虑投资于私人股本基
金,该机构也在考虑投资于全球地产领域。
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此类投资决策,一定程度上与担心美元不断贬值有关,因为这会造成其持有的美
国国债资产(在中国)的国内购买力下降。
但此类投资将日益加大这两家主权基金正面冲突的可能性,而其中只有一家(即中投公司)面临披
露其交易行为的压力。
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潜在资金量远超中投,后者目前只有约700~800亿美元可供直接投资。此外,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人同时在中投公司董事会任职,可获得中投拟议投资项目的敏感信息。
例如,当私人股本公司TPG推销一只规模为数十亿美元、投资于陷入困境的美国金融机构的基金时,
首先接洽的是中投公司。但中投公司对交易条款不满,决定与JC Flowers结盟,最终将大约40亿美元的
资金投入了一只由JC Flowers所开发的基金。TPG这才接洽国家外汇管理局。
中投公司一直寻求直面批评,以坦率和直截了当的方式开展业务。中投公司董事长楼继伟(Lou
Jiwei)走访了全球各大金融中心,以宣传中投的立场。
相比之下,国家外汇管理局素有行事隐秘之名,这使中投公司的日子更加难过。中投公司正试图提
高透明度,以打消一些国家*Z*F*对主权基金的疑虑。
许多国家的*Z*F*正在争论,允许相互竞争的国内投资机构存在----迪拜和新加坡即采用此种模式----是否合理,这种做法的目的是提振投资业绩,并实施更多的制衡。
存在竞争似乎对提高双方的效率和投资业绩都有好处。然而混淆各自职能和角色的结果,也许带来
一定短期业绩,长期却并不符合国家利益。
正如其英文名字缩写SAFE明确指出的,外管局的最高责任在于资金安全,而不是赚钱。
------------------------------------------
好奇怪 :08-04-11 23:26
就在中投公司努力将自己塑造为可信赖的全球投资者之际,它突然发现,自己正面临另一个始料未及的
障碍----国家外汇管理局(SAFE),中国的另一家*Z*F*投资机构,而且它拥有更充沛的资金。
------------------------------------------
好奇怪 :08-04-11 23:26
相比之下,国家外汇管理局素有行事隐秘之名,这使中投公司的日子更加难过。中投公司正试图提高透
明度,以打消一些国家*Z*F*对主权基金的疑虑。
------------------------------------------
好奇怪 :08-04-11 23:28
央行连续加息,一定有对冲机制,这个对冲就是恒指、新加坡A50和美国中指。
------------------------------------------
好奇怪 :08-04-11 23:30
央行迟迟阻挠中国国内推出做空机制,是因为他们要巩固强化独自掌握的对冲能力。
而为什么去年一直涨到6000点,放任海外游资进场,就是为沽空拉开空间。
中国股民完全处于被坑杀的状态。
------------------------------------------
好奇怪:08-04-11 23:32
期指是最好的对冲工具,为什么近期央行又高调宣布支持期指上市,就是为房地产寻找对冲的机会,看
看近期资金流向就知道了。央行房地产泡沫的问题一定是在期指中对冲掉的,不信走着瞧。当然到时把
责任往游资身上一推就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