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彼得·林奇的投资策略:寻找10倍股
ericsony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836
精华: 25
发帖: 2623
在线时间: 2015(时)
注册时间: 2007-04-07
最后登录: 2016-08-09
楼主  发表于: 2008-04-23   

彼得·林奇的投资策略:寻找10倍股

----------------------------------------------------
2008-04-12 12:32:24


    绝对不可能找到一个各种类型的股票普遍适用的公式
                                                            ----彼得·林奇

    按照投资操作的6个基本步骤:选择目标企业、评估内在价值、分析市场价格、确定买人价格、分配

投资比例、确定持有期限,经过对林奇有关投资策略的论述的收集整理,我们将其投资策略逐一总结为6

个基本原则。


    林奇的选股原则:分门别类,与众不同

    林奇分析公司业务的方法主要是根据公司销售或产量的增长率将其划分为六种类型公司的股票:缓慢

增长型、大笨象型(stalwart’s)、快速增长型、周期型、资产富余型(asset plays)、转型困境型。
    林奇认为,所有经济实体的“增长”都意味着它今年的产出比去年更多。衡量公司增长率有多种方法

:销售量的增长、销售收入的增长、利润的增长等。

    稳定缓慢增长型公司的增长非常缓慢,大致与一个国家GNP的增长率相等。

    快速增长型公司的增长非常迅速,有时一年会增长20%~30%,甚至更多。在快速增长型公司中你才

能找到价格上涨最快的股票。

    需要注意的是,一家公司的增长率不可能永远保持不变。—家公司并不总是固定地属于某一种类型。
在不同时期,在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公司的增长率在不断变化,公司也往往从最初的类型后来转变为另

一种类型。

    林奇在分析股票时,总是首先确定这个公司股票所属的不同类型,然后相应确定不同的投资预期目标

,再进一步分析这家公司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因此,林奇认为:“将股票分类是进行

股票投资分析的第一步。”

    我们只能首先分析确定公司股票的类型,对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那些千篇一律式的陈词

滥调般的投资原则往往是非常愚蠢的。比如,当你的投资翻番时就把股票卖掉,两年后就把股票卖掉,当

价格下跌10%时卖掉手中的股票可以减少损失,等。你千万不要相信这些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投资原则。

    请记住林奇的忠告:

    “绝对不可能找到一个各种类型的股票普遍适用的公式。”

    “不管股市某一天下跌50点,还是108点,最终优秀公司的股票将上涨,而一般公司的股票将下跌,

投资于这两种不同类型公司的投资者也将得到各自不同的投资回报。”

    关于选股,林奇一再告诫投资者要独立思考,选择那些不被其他人关注的股票,做真正的逆向投资者

:“真正的逆向投资者并不是那种在大家都买热门股时偏买冷门股票的投资者(例如:当别人都在买股票

时,他却在卖股票)。真正的逆向投资者会等待事态冷却下来以后再去买那些不被人所关注的股票,特别

是那些让华尔街厌烦的股票。”

  林奇认为自己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与众不同的选股策略:“在我掌管富达公司麦哲伦基金的这13年间

,尽管有过无数次的失误,但每只个股还是平均上涨了20多倍。其原因在于我仔细研究之后,发现了一些

不出名和不受大家喜爱的股票。我坚信任何一位投资者都可以从这样一种股票分析的策略中受益。”


    林奇的选股策略的与众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不选热门股,只选冷门股
    人们往往对热门股追捧得趋之若鹜,林奇却对热门股回避得惟恐不及:
    “如果有我不愿买的股票,那它一定是最热门行业中最热门的股票。”
    热门股之所以如此热门,是因为其股价涨得很快,快得总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遗憾的是热门股跌起

来也很快,甚至比涨得还快,快得让你找不到脱手的机会。
    林奇对无人问津的冷门股却热情无限:“如果你找到了一只几乎不曾被机构投资者问津的股票,你就

找到了一只有可能赚钱的股票。如果你找到一家公司,它既没有被分析家们访问过又没有专家会承认知道

它,你赚钱的机会就会大了一倍。”
    林奇发现找到冷门股的一个规律是:那些业务让人感到乏味、厌烦、甚至郁闷的公司股票,一般是少

人问津的冷门股,却最终会成为股价不断上涨的大牛股。

    ◆避开高增长易变行业,关注低增长稳定行业
    投资于高增长行业几乎是股市中投资策略的一个主流,林奇却对此不屑一顾:“很多人喜欢投资于让

人激动的高增长行业,这里总是人潮如涌,但不包括我。我喜欢投资低速增长的行业,例如生产塑料小刀

和叉子的公司,但是我也只有在找不到像葬礼服务业这种没有增长的行业时才会这么做。正是在这种零增

长行业中才最有可能找到能赚大钱的股票。”

    那么,林奇为什么如此与众不同呢?因为他发现高增长行业吸引了大批想进入该行业分享奶酪的聪明

人和强势企业,而众多竞争对手的进入使该竞争变得非常激烈,公司很难持续保持利润率,股价相应会下

跌。而低增长行业同时是低竞争行业,公司容易持续保持利润率,股价相应会随着利润的上升而上升。

    ◆远离高技术公司,关注低技术公司
    1995年~1999年更是一次史无前例的牛市,指数上涨一倍,连续五年股票的回报率都在20%以上。这

次大牛市中,人们对网络股等高科技企业的狂热是最大的推动力。但是,在人们的狂热中,林奇却再次宣

称自己是技术厌恶者:
    “一直以来,我都是技术厌恶者。我个人的经验表明,只有那些不盲目追赶潮流的人才能成为成功的

投资者。事实上,我所知道的大多数有名的投资人(首当其冲的就是沃伦"巴菲特)都是技术厌恶者。他们

从来不会买人那些自己不了解其业务情况的公司股票,我也同样如此。”
    林奇和巴菲特一样,从来不会买人那些自己不了解其业务情况的、变化很快的、未来发展不稳定的公

司股票。他同样坚持只投资于自己能够完全理解的传统稳定行业的公司股票。林奇说:“当周围有如此多

的稳定行业时,为什么要购买易变行业的股票呢?”

    ◆别选多样化公司,关注专业化公司
    林奇如此厌恶公司通过收购实现多样化,以至于他将其讽刺地称为“多元化恶化”:
    “利润不错的公司通常不是把钱用来回购股票或者增加股息,而是更喜欢把钱浪费在收购其他公司这

件蠢事上。这种‘精心准备’的收购对象却是一些这样的公司:(1)价格被高估;(2)业务经营完全超出他

们的理解范围。这两点确保收购后的损失而不是收益能达到最大。”
    相反,林奇喜欢寻找专业经营的优秀公司。比如,他非常关注抽资独立型公司。采用抽资摆脱做法的

子公司或者分公司就会变成独立自由的经济实体。尤其是兼并和收购浪潮中成为恶意收购对象的公司,往

往通过卖掉或者抽资摆脱做法,与子公司脱离关系后很快就可以击退恶意收购者,这时独立出来的子公司

的股票就会独立上市。

    ◆不选竞争对手多的公司,只选竞争对手少的公司
    人们往往关注那些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著名公司,而往往忽略了那些长期独霸行业却默默无闻的

隐形冠军企业。
    但林奇却与众不同:“相比较而言,我更愿意拥有一家地方性石头加工场的股票,而不愿拥有20世纪

福克斯公司的股票。因为电影公司的竞争对手非常多,而石头加工场却有一个‘领地’(Niche):在它占

据的领地内没有什么竞争对手。”
    林奇对拥有市场领地的优势企业情有独钟:“我总在寻找这种拥有‘领地’的公司,理想的公司都有

一个‘领地’。”这种领地使公司获得了能够在所在市场领地形成的一种排他性独家经营权。这种排他性

独家经营权正是林奇寻觅的阿拉丁神灯:“没有什么可以描述排他性独家经营权的价值……一旦你获得了

排他性独家经营权,你就可以提高价格。”
    林奇发现巴菲特和他一样,非常钟情于寻找具有独家经营权的优秀企业。林奇敬佩地说,巴菲特通过

向“独家经营权”型公司投资赚了数十亿美元。

    ◆别听内幕消息,只看公司及其内部员工买入
    对于一般投资人来说,有一种正大光明却比内幕消息更为准确可靠的方法:那就是观察公司员工买人

自己公司的股票及公司回购自身股票的。这种,代表公司员工、公司本身对未来充满信心,他们对公司有

着最内部的消息,最直接、最全部的理解,其买人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林奇认为,公司回购自身股票是对公司未来充满信心的重要表现,而且回购股票长期而言会提高股票

的价值:“一家公司回报投资者的最简单、最好的方法就是回购自己流通在外的股票。如果一家公司对自

己未来的发展充满自信,它为什么不可以也像投资者那样向自己公司的股票进行投资呢?……从长期来看

,回购股票只会对投资者有利。”

    林奇认为,如果公司的普通员工们也在积极购买本公司的股票时,那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买入信号:

“没有什么样的内幕消息能比公司的职员正在购买本公司的股票更能证明一只股票的价值。”一个年薪2

万美元的普通员工,却用1万美元买人本公司的股票,这肯定是一次对其本人来说有重大意义的投资。但

林奇认为内部人员购买本公司股票的原因却只有一个:“他们认为股票的价格被低估了,并且最终会上涨

。”

    林奇的估值原则:市盈率为主,综合估值

    林奇主要采用市盈率进行股票估值。
    按照林奇对股票的六种分类,不同类型公司的股票市盈率差别也很大。许多投资者通过对不同行业之

间、同一行业不同公司之间的市盈率比较,寻找市盈率偏低的股票,从中获取超额投资利润。但林奇提醒

我们,低市盈率股票并非就一定值得投资:“一些投资者认为不管什么股票只要它的市盈率低就应该买下

来。但是这种投资策略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意义。我们不应该拿苹果与橘子相比。因此能够衡量道氏化学公

司股票价值的市盈率并不一定适合沃尔玛。”
    只考虑市盈率当然很傻,但市盈率毕竟是一个非常容易得到的数据,在正确运用时对分析股票也有相

当大的用途,因此,你不能对其不理不睬,而是要合理分析。
    在根据市盈率判断股票高估还是低估时,一定要进行充分、全面的比较。一是将行业市盈率与市场整

体市盈率进行比较;二是将目标公司的市盈率与行业平均市盈率比较;三是将目标公司不同年份的历史市

盈率进行比较。
    关于市盈率指标的运用,林奇给投资者的一个忠告是:“如果对于市盈率你可以什么都记不住,但你

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买入市盈率特别高的股票。”
    林奇也会用每股账面资产与股价进行比较,但他很清楚这样做有潜在风险:“每股账面价值经常与公

司的实际增长没有什么关系,它经常严重高估或者低估了公司的真实增长情况。”林奇提醒我们,当你为

了账面价值而购买一只股票时,你必须仔细考虑一下那些资产都是些什么,到底真实的市场价值是多少。

在分析公司资产时,林奇十分强调库存现金。如果库存现金数额巨大,就必须根据库存现金对其股价进行

调整后,再计算市盈率。如果不考虑数额很大的库存现金的话,那么我们就会低估公司股票的价值。
    林奇也会找到一些收益适中却非常值得投资的公司,这主要是因为它的自由现金流。通常这种公司都

拥有一大笔旧设备的折旧,而这些旧设备短期内不会被淘汰。这种公司在改革的过程中还可以继续享受税

收减免待遇(设备的折旧费用是免税的)。这些折旧使公司的自由现金流远远大于报表上的现金流,容易使

一般投资者低估其股价。但林奇对现金流量的定义非常严格:“如果你根据现金流来购买股票的话,请确

信这个现金流指的是自由现金流。自由现金流,是指在正常资本投资支出之后留下的现金。这是一笔只进

不出的现金。”


    林奇看待股市的原则:收益线与价格线

    林奇认为,最终公司股价的走势取决于公司价值。尽管有时要经过数年时股价才能调整到与公司真实

价值相符的水平,但是有价值的公司即使股价下跌很久,也最终会上涨,至少在多数情况下是这样。
投资者在任何----张既有股票价格走势线又有收益线这样的股票走势图上都会看到这种股票价格走势与收

益走势基本相符的情形。林奇这样总结股票价格波动的规律:
    “股票的价格线与收益线的变动趋势是相关的,如果股票价格线的波动偏离了收益线,它迟早还会恢

复到与收益线的变动相关的趋势上。人们可能会关心日本人在做什么、韩国人在做什么,但是最终决定股

票涨跌情况的还是收益。人们可能会判断出市场上股票短时间的波动情况,但从长期来看股票的波动情况

还是取决于公司的收益。”
    例如,道氏化学公司1971~1975年和1985~1988年间收益增加时股票价格随之上涨。在这两个时期之

间,也就是从1975年—1985年,道氏化学公司的收益波动很大,同时股票价格的波动也很大。

    1958~1972年间,雅芳公司收益持续上涨,股价也相应从3美元上涨到惊人的140美元。尽管大家对这

只股票普遍看好,但相对于收益来说股价明显太高了。1973年公司收益大跌,让投资人幻想破灭,股价也

随之大跌。


    林奇买入股票的原则:选择最佳时机

    林奇认为,选择买人股票的最佳时机的前提是发现被市场低估的股票:“事实上,买人股票的最佳时

机总是当你自己确信发现了价位合适的股票的时候,正如在商场中发现了一件价位适宜的商品一样。”
林奇从多年投资经验中发现最佳交易时机可能出现在以下两种特定时期。

    第一种时机是出现在年底。股价下挫最严重的时期总是出现在一年中的10月到12月之间,这并非偶然

,因为经纪人和投资人往往为了年底消费,愿意低价卖出股票。机构投资者同样喜欢在年底清除一些亏损

的股票以便调整未来的证券组合。所有这些抛售行为将导致股价下跌,对于价位较低的股票影响更加严重



    第二种时机出现在每隔几年市场便会出现的崩盘、回落、狂跌时期。在这些令人惊惶的时期,如果投

资人有足够的勇气在内心喊着“卖出”时仍镇静地买人,就会抓住那些曾认为不会再出现的良机。对于那

些经营良好而且盈利可观的公司股票,在市场崩溃时期反而是良好的投资时机。


    林奇的投资组合原则:集中投资,适当分散

    长期以来一直存在集中投资与分散投资两种完全对立的投资组合管理观点。林奇却并不偏执于某一种

组合模式:“寻找一种固定的组合模式不是投资的关键,投资的关键在于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某只股票的

优势在哪里。”
    林奇认为,确定投资的前提是研究分析股票价格是否合理:“假设你做了正确的研究并且买了价格合

理的股票,这样你就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使你的风险最小化了。”相反如果购买一只价格高估的股票就是一

件不幸的事。因为即使这个公司取得了很好的业绩,投资人仍然难以从中赚钱。
    林奇认为,投资应该尽可能集中投资优秀企业的好股票,而不能单纯为了多元化投资于自己不了解的

股票。投资者应该尽可能多地持有下列公司的股票:“(1)你对该公司有一定的了解;(2)你通过研究发现

这家公司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投资分析研究的结果可能是一只股票,也可能是多只股票符合以下标准,

投资人应该根据自己的研究判断来决定投资组合持有股票的多少。但根本没有必要因为多元化投资而投资

一些自己不熟悉的股票,对小投资者来说愚蠢的多元化投资如同恶魔一样可怕。”
但林奇同时认为,为了避免一些不可预见的风险发生,只投资于一只股票是不安全的,一个小的资产组合

中应含有3~10只股票较为适宜,这样既可以分散风险,又有可能产生更多收益。
    (1)如果你希望寻求“10倍股” (tenbagger),那么你拥有的股票越多,在这些股票中出现“10倍股

”的可能性就越大。
    (2) 拥有的股票越多,资产组合调整的弹性就越大,这是林奇投资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些人

认为,林奇的投资成功在于其只投资于增长型股票,其实林奇投资于增长型股票的资金从未超过基金资产

的30%~40%,余下部分被分别地投资于其他类型的股票以分散风险。“尽管我拥有1 400只股票,但我

的一半资产投资于100只股票,2/3投资于200只股票,1%的资金分散投资于500只定期调整的次优股。我

一直在找寻各个领域的有价值的股票,却并不执著于某一类型的股票。”
    林奇认为,在选择分散投资的对象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增长缓慢型股票是低风险、低收益的股票;大笨象型股票是低风险、中等收益的股票;如果你确信了

资产的价值,资产富余型股票是低风险、高收益的股票;周期型股票取决于投资人对周期的预期准确程度

,可能是低风险、高收益,也可能是高风险、低收益。同时,十倍收益率股票易于从快速增长型或转型困

境型股票中获得,这两种类型的股票都属于既是高风险又是高收益类型的股票。越是有潜力增长的股票越

有可能下跌。

    林奇认为,在投资组合管理中,要不断地复查自己的股票,同时仔细观察股市动态,根据公司及股市

的变化对股票进行适当调整。


    林奇的持股原则:长期投资胜过短期投资

    林奇是长期投资的信奉者:“我对长期投资的兴趣无人能及。但是正如圣经中所说,鼓吹要比实践容

易得多。”

    林奇同样注意到,由于有了短线投资者和一些专业的对冲基金管理人员,使得现在股票的换手率变得

异常迅速,短期交易已经充斥整个市场,并对市场行情产生了重大影响,造成了市场的更大波动。
但林奇非常反对短线交易:“指望依靠短线投资赚钱谋生就像依靠赛车、赌牌谋生一样机会非常渺茫。事
    实上,我把短线投资看做是在家里玩的卡西诺纸牌游戏 (Casino)。在家里玩卡西诺纸牌游戏的缺点

是要做大量的记录工作。如果你在股市上每天交易20次,那么一年下来要交易5000次,而且所有的交易情

况都必须记录下来,然后做成报表向美国国税局进行纳税申报。因此,短线交易只不过是一个养活了一大

批会计人员的游戏。”…

    请记住林奇关于长期投资的一句格言:“股票投资和减肥一样,决定最终结果的是耐心,而不是头脑

。”



日本股神:中国股市与日完全不同 
--------------------------------------------------------
中财网  2008年04月22日 14:01:58


  人物介绍:1954年移居日本的邱永汉,被日本民众称为“股票神仙”和“赚钱之神”,是日本华侨界

名声最响的人。他从作家起步,历经了日本战后的经济腾飞、泡沫时代和泡沫破裂后的萧条,其事业却始

终屹立

  日本应对暴跌启示录

  系列报道之二

  前日,证监会破例连夜召开新闻发布会,规范大小非解禁,发出了管理层“救市”的明显信号。但上

证指数昨日在高开210点之后,引发场内大量抛盘,股指高开低走,连续跌破3300、3200、3100三个整数

关口,四小时回落约200点,两市再次创调整以来新低。在投资者信心极度低迷的时刻,本报回访了有着

日本“赚钱之神”之称的邱永汉。
  邱永汉的观点,与去年10月本报在东京专访的观点保持一致。他认为,“中国的股市在趋势上没有变

化。从现在开始,中国的经济会越来越发展,穷人们会越来越有钱,随着工资的提高以及《劳动法》的实

施,老板们会越来越头痛,中国是要进入泡沫经济之中了。从现在开始十年,中国经济会有十年的黄金期

。这才刚刚开始。”

  记者:有人说,这次中国股市回落的主要原因是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但美国的股市回落不到20%

,并进入了反弹之中,中国的股市却下滑了50%,并一直跌跌不休?
  邱永汉:我认为中国这一轮股市的下跌不是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中国股市的动荡最初原因是中国开

始有钱了,“流动性过剩”了,简单地说中国生产了许多东西卖给外国,换来了巨额的外汇,这些外汇进

来后,中国政府需要印大量的人民币去换,这样中国市场上的钱太多了。这些钱进入不动产、股票、宝石

黄金等贵金属上投资。

  “流动性过剩”使股市大跌

  记者:您认为,中国股市回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邱永汉:这一轮的下跌则是由于中国股票大众化之后,连股票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都去玩股票,乱玩

,我听说许多人在上班的时候炒股票,什么股票知识也没有就听人家讲,还有报纸。这样非理性的市场自

然充满着风险,即使美国没有“次贷危机”,中国股市也会发生这样的大跌。

  记者:许多人认为中国股市已经进入了熊市,您怎么看?
  邱永汉:现在不是熊市。不是的,这只是一个暂时的情况。大家都悲观的时候可能就是最好的时候。

在股市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把钱扔掉的人,一种是把别人扔掉的钱捡起来的人。
  我认为今年年底中国股市会有一个回升,人家都说奥运会后中国股市会下降,我不这么看。

  记者:在去年10月的专访中,您认为“中国的泡沫才刚刚起步,会让大家都高兴一次才破的”,您认

为现在是处于怎样的一个阶段中?
  邱永汉:目前,中国的股市还处于“三合目”阶段。在日本,人们把富士山以“合目”作分段,一共

十段,最高点是十合目,海拔3776米。现在中国股市还处于“三合目”位置。我现在每天都在买股票,现

在正是买的时候,和大家的操作相反才能赚到别人的钱。要投资股票赚钱,不能跟随一般人的常识,要对

准尚属少数意见的股票,期待它逐渐成为多数意见的过程。


  股票获利在于忍耐

  记者:记得那时您说,您买入了东江环保,在这一次H股的大跌中,您有没有抛掉?
  邱永汉:是的,我买了东江环保,到现在(股价)差不多翻了一倍了吧,虽然与最高点相比,现在跌了

一些。我没有操作它,因为目前市场的趋势其实没有变化。一般的股民面对这种情况会特别紧张,但我不

紧张,现在应该是买股票的一个机会。

  记者:那么您一般操作一只股票的投资周期多长?
  邱永汉:基本上的周期是三年,当然有些会是一年或者五年,因为必须面对不断的变化。股票的利益

就是忍耐的报酬。
  1983年,当时每桶石油价格接近30美元。我比较看好美元贬值、石油价格下跌的趋势。如果这样的话

,日本产业界受益最多的企业将是电力、天然气与石油。
  我购买丸善石油的股票,虽然当时的丸善无分红又有累积赤字,但其炼油能力大,如果以原油跌价、

美元贬值来降低生产成本,公司业绩将会显著好转,股价一定能上扬,购买丸善实属合情合理的判断。
  遗憾的是,在丸善公司与大协石油合并成Cosmo石油后,我竟然把Cosmo的股票在300日元至400日元之

间脱手了。以至于股价暴涨到1000日元以上后,只能眼睁睁看着错失巨额财富,为没有耐性而付出了昂贵

的机会成本。


  中国股市与日本当年不同

  记者:随着政府对不动产业的调控,广州、深圳的楼市已经出现明显的降幅,股市也在深幅调整,有

学者认为“中国泡沫经济已现崩溃征兆”,对于这个观点您怎么看?
  邱永汉:那些学者不是有钱人,他们不懂(笑)。
  中国股市目前的情况与日本当年泡沫经济的破灭完全不一样,中国还没有走到这一步。从现在开始,

中国的经济会越来越发展,穷人们会越来越有钱,随着工资的提高以及《劳动法》的实施,老板们会越来

越头痛,中国是要进入泡沫经济之中了。从现在开始十年,中国经济会有十年的黄金期。这才刚刚开始,

是中国经济大发展的开始。

  记者:那您认为现在的中国股市是低位吗?
  邱永汉:股市高不高,或者现在是不是低位,这都是由将来决定的。
  我在日本买的土地,一开始是一坪(3.3平方米)30~50万日元,后来涨到了300万日元,觉得好贵好贵

的吧,但你知道最高峰的时候是多少吗?一亿日元一坪。经过泡沫经济时代,快二十年后的现在是3000万

日元一坪。这比起最初的30万日元,还是涨了100倍。我一直认为,中国经济从现在开始有十年左右的黄

金期,这没有改变,中国的股市和不动产业都才刚刚开始而已。

  记者:目前,对于中国政府是否应当救市正成为中国经济界一个焦点的争论,您怎么看?
  邱永汉:政府不会救市的,做了也没有功效。


  中国不会出现“次贷危机”

  记者:北京房地产商潘石屹认为,中国不动产业的走势会在100天内见分晓,您认为中国楼市下一阶

段发展趋势如何?
  邱永汉:中国的不动产业与日本相比会有很激烈的变动。但只要经济在发展,不动产业肯定会上涨,

只不过它会呈现一种波动的上涨状态。早年,我在新天地买的公寓是2万元/平方米,现在是10万元/平方

米。长期来看,不动产业还是会涨,会涨到现在的几倍,短期来看,会不会降,会降到哪个位置,这个很

难预测。不动产投资最重要的一是地点、二是用途、三是谁建的、四是物业管理,中国目前很多楼房住户

家里很漂亮,但外面很脏,这样价格一下子就下去了。
  相对于投资不动产,我想普通人买不动产业的股票更容易赚钱一点,因为不动产不同于其他产业,你

的产品卖不出去可能会砸在手里,但不动产的价值可能在将来会更高。当然你要掌握好买的时机,我注意

到中国不动产的股票一年之中总会有一个阶段,其价格只有最高峰的一半左右,你在它降到一半水平的时

候买,那就不怕了。

  记者:人们担心随着不动产业的下滑,中国的银行会面临美国一样的不良贷款风险,从而给经济带来

巨大打击,您认为这种现象会在中国出现吗?
  邱永汉:美国人和中国人不一样,美国人是不存钱的,赚了钱就完全用掉。而中国人不一样,中国人

都会存款,小心翼翼、量力而为地买楼,中国不会出现“次贷危机”。 
 看好公共投资和消费板块

  记者:您认为现在要回避哪些股票?
  与不动产业相比汽车行业就不那么好了,因为汽车业竞争激烈,这么多公司你不可能真正知道哪一家

能够赚钱。由于中国政府要对通货膨胀进行控制,就会控制电力、煤气等价格,这些行业的股票会有下降

的,但他们的成本却在上升,所以今明两年还是不要买这些行业的股票为好。

  记者:那您现在看好哪些板块?
  邱永汉:买哪些行业的股票好,首先,中国的出口产业正面临着不景气,为了挽救中国整体经济的景

气,中国政府会加大公共设施的投资,以增加投资来提升经济,那么铁路建设之类的股票无疑是会涨的。

  另一方面,中国的出口产品将转向为国内消费,抓住国内消费的企业将会赚钱。我们看到今年中国将

会开始进入工资增长的通道,这个结果是穷人们会越来越有钱。中国字是很有意思的,“贫”字拆开来就

是"分贝",分钱的意思。穷人有钱的时候是最会花钱的(笑),不卖到美国的东西就会转卖到国内,什么样

的企业能从穷人那里赚到钱,这样的企业股票就可以买。

  记者:就在过去几天,有一位中国股民因为在股市上的投资失败自杀了,在中国的股市营业厅还出现

了两百人一齐痛哭的现象,您是从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中走过来的,也看到很多日本股民曾经血本无归,您

对中国股民有什么样的建议吗?

  邱永汉:不懂股票的人在股市中肯定是要损失的。另外,中国人比较想赚钱,所以对比当年的日本人

(普通民众),中国人在股市中的损失应当会比日本人大。你能够亏损的最大范围,就是你能够投机的最大

极限。不能将短期资金周转去买股票。

  预告:榊原英资,1995年任大藏省国际金融局局长,1997任大藏省事务次官,升至日本官僚系统的最

高位。因为主管利率、汇率等货币金融政策,他被称为“日元先生”,当年在国际金融界影响力不亚于格

林斯潘,拥有极高的学术声誉。1999年退职进入学界。

------------------------------------------


     
描述
快速回复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